奶粉混合喂养有哪些注意事项 奶粉混合喂养的7个注意事项盘点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
健康一点通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王淑会

由于有些产妇奶水不足,所以会选择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避免宝宝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但是混合喂养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所以产妇也需要加强对混合喂养的了解。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奶粉混合喂养有哪些常见的注意事项呢?

1、定期对奶具进行消毒

奶粉会比较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有较大的可能性出现变质的问题,容易导致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按照要求保存奶粉,定期对于奶具进行消毒,配奶前需要注意洗手。

2、密切观察宝宝的身体情况

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身体是否出现了不适症状,大便形状和次数是否有异常。

3、不要同时混合喂养

在每次给宝宝喂奶的时候,一次只能喂一种奶,不可以喂养母乳后又让宝宝喝奶粉,否则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的情况。

4、尽可能多选择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可以帮助宝宝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等问题的可能性,同时还可以帮助宝宝促进大脑发育和身体发育。并且,多喂母乳也可以促进乳汁分泌。

5、不要轻易更换奶粉

如果频繁更换奶粉,很容易造成宝宝出现厌食的问题。

6、保证宝宝的饮水量

混合喂养的宝宝会有较大的可能性出现便秘和口渴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应该多给宝宝喝一些温水。

7、控制喂奶温度

喂奶前需要控制奶粉温度,不宜过烫也不宜过凉。

以上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混合喂养的一些常见注意事项。如果产妇奶水比较充足,还是建议以母乳喂养为主,奶粉的增加量主要取决于产妇的母乳缺少程度以及宝宝的具体情况。另外,建议母乳喂养过程中的产妇注意改善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过于辛辣和刺激的食物。

#概述#营养不良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饮食足或均衡,导致营养过剩或营养足勿用米糊、白粥、面条等代替配方奶喂养孩子通过营养补充和干预,营养良可有效纠正简介营养良是一个描述健康状况的用语,是指体内营养素失衡,包括营养过剩和营养足,营养足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良和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缺乏,营养过剩主要指脂肪积累过多导致的肥胖以及一些营养素过多引起的中毒。营养良主要由于饮食足、吸收良、过度损耗或饮食均衡所致。本病临床较为常见,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其中以儿童和老人为多见,如果能长期摄取由适当数量、种类或质量的营养素所构成的健康饮食,个体将营养良。长期的营养良可能导致饥饿死亡。蛋白质能量营养良会出现体重下降、消瘦、水肿、精神萎靡、容易疲乏,免疫力低下,易感染等症状。维生素缺乏时,会导致相应的一些病变,如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眼病、皮肤干燥等;维生素B1缺乏会导致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受损,主要表现为水肿、感觉障碍得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会导致口腔溃疡,舌头肿胀,阴囊瘙痒;烟酸缺乏会导致皮炎(水肿、红肿、溃烂)、腹泻、痴呆、死亡;叶酸缺乏会导致胎儿出现脊柱裂、脑儿;维生素B6缺乏可导致皮肤油脂增多、皮炎瘙痒;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会导致异常出血;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骨骼发育畸形等。儿童营养良会影响生长发育,长期营养良可导致身材矮小和智力低下。营养良需要及时给予营养补充,进行有效干预,多数患者可以基本治愈,预后良好。症状表现:蛋白质能量营养良:体重下降、消瘦、水肿、精神萎靡、易疲乏等。维生素A缺乏:夜盲症,皮肤干燥等。维生素B1缺乏: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受损,主要表现为水肿、记忆力下降,食欲振,感觉障碍得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口腔溃疡、舌头肿胀、阴囊瘙痒。烟酸缺乏:皮炎(水肿、红肿、溃烂)、腹泻、痴呆、死亡。叶酸缺乏: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出现脊柱裂、脑儿。维生素B6缺乏:皮肤油脂增多、皮炎瘙痒。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异常出血如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和骨软化病、骨质疏松,表现为骨骼发育畸形等。诊断依据:营养良的诊断,需要进行营养评价,即通过临床检查、人体测量、生化检查、人体组成测定及多项综合营养评价等手段,判定机体营养状况,确定营养良的类型和程度,预测营养良所致的风险,并监测营养支持的疗效。营养良有哪些类型?1.根据原因可分为2种:原发性营养良继发性营养良2.根据营养素缺乏和失衡的同,又可分为两种(1)营养缺乏病蛋白质能量营养良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2)营养素过剩肥胖症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营养良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其中以儿童和老人为多见,目前我国的营养良患病人数有权威的流行病学数据。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通过积极地营养补充和营养干预,消除营养摄入足和消耗过多的问题,即可将营养良得到有效的纠正。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李缨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