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种情况必须停止母乳喂养
所有生产后的宝妈都知道母乳是最好最安全的天然营养品。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免疫成分,可以让婴儿获得更好的抵抗力,所以每一位宝妈都希望可以亲力亲为的母乳喂养。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之下宝妈需停止母乳喂养。那么,哪几种情况必须停止母乳喂养?
1、母体患有传染性的疾病。如果母体患有传染性疾病,或者母体为传染性病毒的携带者时,都应该停止母乳喂养,以防疾病通过母乳传染给婴儿。
2、母体正在进行治疗期间。如果母体正在接受同位素诊疗、抗代谢药物及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或对婴儿有影响的药物治疗时,应该停止母乳喂养,待疾病康复,体内的药物完全清除后再继续。
3、母体患有消耗性疾病。如果母体本身患有慢性肾炎、糖尿病,或者心功能不全时,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医生的诊断意见来决定是否要进行母乳喂养。
4、母体患有乳腺炎或严重的乳头皲裂。如果母体已经出现严重的乳头皲裂,或者是严重的乳腺炎,已经影响到母体身体的健康时,应该先停止母乳喂养,治疗好后再进行。
5、母体剧烈运动过后。母体剧烈运动后,有可能会导致母乳中的乳酸暂时性的积累,改变味道。因此母体剧烈运动后不应该马上进行母乳喂养,可在一般运动1到2小时后再进行。
6、母体接触过有毒化学物质。如果母体不慎接触到有毒的化学物质时,应该立刻停止母乳喂养,避免有害物质通过母乳使得婴儿中毒。
7、母体正在吸毒或者酗酒。在哺乳期,母体如果还在吸毒或者酗酒的话,就必须停止其母乳喂养的行为,否则会对婴儿的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
8、婴儿天生患有一些疾病。如果婴儿出生就患有半乳糖血症或枫糖尿病的话,应该停止母乳喂养,要以特殊的不含乳糖的代乳品来替代喂养。
一旦出现上述8种情况,应及时就医停止母乳喂养。此外宝妈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应该学习正确的喂奶姿势,了解一些注意事项才行。此外宝妈还要注意乳房的保养,洗澡时注意按摩放松,佩戴空松合身的胸衣。只有宝妈掌握了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哺乳期的麻烦和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