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怎么治
作者:许金云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也称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这类心脏病的典型特征是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出现了异常的通道,同时也具有肺动脉狭窄的特点,继而导致患者出现缺氧等其他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粘膜出现青紫色。例如法洛四联症,艾森曼格综合征等都是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范畴。在患有这种疾病时,也不要过于恐慌,还是有方法能够治疗这种疾病的。
1、为患者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同时要进行适当的活动,但要避免患者激烈活动。
2、室内空气要保持流通,定时开窗。同时患者所处的环境的温度不要过高,以免导致患者脱水。
3、避免患者的情绪产生波动,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刺激,避免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4、对于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来说,在治疗的过程中需根据病因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患有法洛氏四联症的话,那么这时需尽快进行手术,尤其情况比较严重的话,最后在出生24小时内做手术。
5、如果患者心室已经发生间隔缺损了,那么可以使用具有降肺动脉压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缺损长时间存在,同时降肺动脉压力的效果并不好的话,那么这时需要做心肺移植了。
以上就是治疗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种办法,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病因,来进行相应的治疗。造成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可能是患者母亲患有一些病毒感染性疾病,例如流感等,还有可能是服用了某些药物。所以一旦患有这种疾病的话,不要过于担心。在生活中,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有利于病情恢复的。
#肺细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脏病[阿耶萨氏综合征]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能根治儿童最常见心脏病,部分可治愈,可缓解症状简介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在出生时病变即已存在的疾病,简称先心病。先心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脏病,在我国,先心病的发病率为0.7%~0.8%[1-2]。症状表现[1-2]:轻者症状,体检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诊断依据[1]:先心病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辅助化验综合判定。病史:注意胚胎发育早期,母亲有病毒感染史、放射性接触史及服用过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症状:重病患者具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症状,一般随着年龄增大,病情也越来越严重。体征:部分先心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具有特征性的心脏杂音,病情较重患者可能会出现智力及身体生长发育迟缓、肝脾也会有增大。联合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及造影等检查可确诊。疾病类型[2]:根据血液动力学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可分为:分流类: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缩窄等。左向右分流类: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一般紫绀(口唇、甲床出现青紫症状),若在晚期发生肺动脉高压,有双向或右到左分流时,则出现紫绀,又叫晚期紫绀型。右至左分流类:一般出生后久既有紫绀,如法洛氏四联症,大动脉换位和三尖瓣闭锁等。是否常见[1,2]?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在活产新生儿中为0.6%~1.4%。如果未经治疗,约1/3的患儿在生后1年内可因严重缺氧、心力衰竭、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在我国,先心病的发病率为0.7%~0.8%。是否可以治愈[1,2]?部分先心病患者手术后可治愈。是否遗传[1,2]?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