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和预防血液透析中发生的溶血
作者:王淑会
如果血液透析中发生溶血,病人会出现恶心,呼吸急促,腹部或背部疼痛和发冷的症状,以及引起急性高血压的发作。严重的溶血可能会引起急性胰腺炎、心律失常、高血钾症,甚至会导致死亡。如果未能及时查清引起溶血的原因,也没有正确处理,导致症状不能缓解,致使停止血液透析,一定会降低透析的效果。那么如何处理和预防血液透析中发生的溶血呢?
处理和预防透析过程中发生的溶血的方法如下:
1、应该定期监测透析机,防止恒温器和透析液比例泵失灵,同时保证血泵松紧适宜,并且监测透析用水,防止被消毒剂污染,同时检测透析液,做到严格消毒,防止透析被液污染。透析器一定要彻底冲洗干净,消毒剂残余量要保持在许可范围内,要定期更换血路管,避免管内的破碎红细胞或者破损碎片。
2、发生溶血时应该立即停止血泵,夹住血路管道,因为溶血的血液中含钾量高,所以应该丢弃透析器和管路内的血液。
3、严密监测血钾,避免发生高钾血症。如已发生,要对症治疗高钾血症、低血压、脑水肿等并发症,给予吸氧,及时纠正贫血,贫血严重的重输新鲜血液,并将血红蛋白提高至许可范围。
4、检查透析器的温度、电解质浓度和透析用水等明确溶血原因,以尽快恢复透析。
其实血液透析治疗本身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观察并且做好及时处理的准备。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除了透析中可能发生的溶血并发症,透析病人还可能会存在远期的一些并发症,主要是心脑血管并发症、感染、贫血、微炎症状况等。对于这些远期的并发症也应在做好透析和药物治疗的前提下,给予一定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关怀。
#预防#肾透析
阅读数 2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