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肌张力障碍会进行性加重吗

肌张力障碍会进行性加重吗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肌肉紧张和运动控制异常。这种疾病通常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恶化,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肌肉萎缩

肌张力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面部肌肉异常、手足徐动症书写障碍等。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症状:

1. 扭转痉挛

扭转痉挛是肌张力障碍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会出现不自主的扭转动作,如头部、躯干和四肢的扭曲。这些动作可能会突然发生,也可能在特定情况下触发。

2. 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是指颈部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导致头部偏向一侧或扭曲。这种症状可能会引起疼痛和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3. 面部肌肉异常

面部肌肉异常表现为面部表情不自然,如眼睛无法正常闭合、嘴巴歪斜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和外观。

4. 手足徐动症

手足徐动症是指四肢出现不自主的、缓慢的、无目的的运动。这些运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穿衣、进食等。

5. 书写障碍

书写障碍表现为书写时手臂僵硬,肘部向外弯曲,手腕和手指出现扭曲。这导致患者无法正常书写,严重时甚至无法完成简单的文字。

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来减轻症状,物理治疗可以改善肌肉功能和运动控制,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病例。

除了积极的治疗,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进行适当的运动等。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宝宝竖头不稳不治疗能自愈吗?

宝宝竖头不稳,如果不治疗,是否能自愈呢?答案是不确定的。如果孩子体质虚弱,营养补充得当,有可能逐渐改善。但如果怀疑肌张力异常或颅内损伤,需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1. 神经行为评分: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2. 头颅CT或核磁:检查脑发育情况。 3. 钙剂补充:加强营养,促进骨骼发育。 4. 针对肌张力异常的治疗: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医疗新知速递

13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共济失调型脑瘫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脑瘫主要表现为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 共济失调型脑瘫主要表现为全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半球性共济失调和小脑蚯蚓部性共济失调。 全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为步行障碍、上肢协调运动障碍、构音障碍及眼震等。 小脑半球性共济失调表现为身体向受累侧半球倾斜、四肢运动性共济失调。 小脑蚯蚓部性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站立、坐位时的平衡障碍、躯干共济失调及语言障碍。

医者仁心

12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足外翻矫正要多久?

足外翻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期异常姿势,其矫正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首先,需去除导致肌张力及肌力异常的病因,如积极治疗脑瘫、佝偻病等相关疾病。其次,加强肌力训练,改善关节稳定性。此外,借助助行器、手杖、矫正鞋、矫正鞋垫等工具减轻患儿下肢负重,矫正姿势。具体矫正时间需根据孩子恢复情况进行调整。

生命守护者联盟

10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颈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有效吗?

颈动脉外膜剥脱术是一种通过切除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束的治疗方法。 该手术可能通过以下原理改善症状:提高中枢反应阈值,调节脑干功能,调节自主神经所支配的脏器功能,降低“兴奋毒”的释放,增加脑血流量,引起局部神经内分泌及中枢神经递质的改变,交感神经参与肌张力或与运动神经相互影响。 手术可改善吞咽或言语不同程度障碍,流涎及斜视,紧张性痉挛瘫,扭转痉挛、徐动症等不自主运动,降低肌张力,改善双手灵活性,坐姿变稳,消化道功能改善。 脑科学研究证实,脑在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期具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对患儿的疗效更为显著,年龄愈小效果愈好。

生命之光传递者

10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瘫治疗有哪些方法?

脑瘫是一种由于怀孕后期或出生后1个月内胎儿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运动障碍,常伴随感觉障碍、癫痫发作、自闭症等症状。脑瘫的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旨在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药物治疗则用于控制癫痫发作和其他症状。手术治疗通常用于严重病例,如矫正畸形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脑瘫,治疗方法和策略会有所不同。

AI医疗先锋

12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帕金森不治疗会怎样?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该病多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病因不明,慢性起病,缓慢进展。症状多从一侧上肢开始,逐渐发展到同侧下肢、对侧上肢和对侧下肢,呈N字型发展。 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震颤、肌张力增强、运动减少等。静止性震颤、铅管样或齿轮状肌张力增强、随意运动减少、缓慢凝滞步态、小步、写字过小征、猿猴姿势、慌张步态等都是常见的症状。此外,帕金森病还可能伴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油脂面、直立性低血压、顽固性便秘等。 帕金森病不仅让患者生活痛苦,自理能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如果不及时治疗,帕金森病还可能引发并发症,使患者承受更大的痛苦。 因此,帕金森病应该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健康管理专家

1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脑瘫治疗有哪些方法?

脑瘫是一种由于大脑发育不完整或受损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常见症状包括肌肉张力异常、痉挛性瘫痪和关节僵硬。 确诊脑瘫通常需要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和肌电图等检查。 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和必要的手术矫正,药物如巴氯芬片和盐酸乙哌立松片可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 家庭应关注早期干预和定期随访,以支持孩子的医疗和教育。

医疗数据守护者

10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治疗小儿神经内科疾病?

小儿神经内科疾病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癫痫药物、镇静剂等,以控制症状。物理治疗则包括康复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以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手术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疾病,如脑瘫、癫痫等。 对于小儿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诊断,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针对小儿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2. 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 3. 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给予患儿关爱和支持。

疾病解码者

11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神经内科中西药结合治疗多久见效?

在湘雅一医院小儿神经内科,治疗小儿神经内科疾病,医生通常会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中成药和西药是常用的治疗手段,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会合理搭配使用。若患者需要中草药治疗,建议前往中医科就诊。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也能放松心情。此外,合理的饮食、规律的作息和优质的睡眠对于病情的恢复也是至关重要的。

疾病解码者

13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推拿如何干预脑瘫和神经内科疾病?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在脑瘫和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针灸、穴位注射、神经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磁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合谷、曲池等,来缓解肌张力,适用于中风后遗症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 穴位注射则是将药物如维生素B12注入特定穴位,以营养神经,主要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 神经电刺激疗法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大脑皮层及周围神经,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脑瘫患者有帮助。 功能性磁刺激通过电磁场产生电流刺激大脑区域,增强其功能,对运动障碍的脑瘫患者有积极影响。 生物反馈治疗则通过监测身体状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可用于调节压力导致的失眠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这些治疗前,应确保患儿无禁忌证,并密切观察其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根据需要调整方案。

精准医疗探秘

10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我长时间开车,经常感到腿无力,想知道如何缓解和预防这种情况?患者男性32岁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20

医生建议:考虑到长时间开车和久坐可能导致的肌肉张力下降和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建议您多参加户外运动,如散步,提高肌肉张力。同时,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久坐,定期休息和活动。适当补充维生素C等营养素也能帮助改善症状。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王彬

主治医师

秀山山外山康美血液透析中心

查看详情

21岁,怀疑特发性肌张力障碍,颅脑MRI显示右侧海马局部信号略高,双侧额叶、左侧岛叶皮层下、右侧脑室周围有白质高信号。患者男性21岁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总交流次数:20

医生建议:患者目前颅脑MRI检查显示异常,需结合症状和脑电图检查进一步分析。建议患者继续观察,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肌张力障碍,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医生指导,可能需要药物治疗。生活上,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病情恢复。

宋崇建

主治医师

莘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脊髓损伤20年,胸1-8节段受损,肌张力高,走路歪歪扭扭,脊柱侧弯。患者男性26岁

就诊科室:康复医学科

总交流次数:25

医生建议:脊髓损伤治疗需综合用药、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包括巴氯芬、替扎尼定等,物理治疗包括推拿、关节松动训练等。生活建议:注意保暖,进行温热疗法。治疗建议:考虑肉毒素注射,需根据肌肉痉挛程度确定用量。针灸治疗需谨慎。

刘付星

主治医师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推荐医生
汤占斌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三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肢体疼痛(1例)
专业擅长:脑梗死。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症,脑炎,面神经炎,脑出血。周围神经病 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失眠,焦虑,抑郁,植物神经紊乱,偏头痛,头晕,高血压
好评率:100% 接诊量:388
曹露

主治医师

神经内科

三甲
商丘市中医院
失眠(2例) 头疼(1例)
专业擅长:擅长脑血管病、脑卒中、脑血管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头晕和眩晕、头痛、吉兰-巴雷[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重症肌无力、贝尔面瘫、癫痫等疾病的诊疗。
好评率:100% 接诊量:7881
胡柯嘉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三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专业擅长:1)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基于脑机接口神经电生理的脑深部电刺激(脑起搏器)治疗以及术后管理; 2)复杂疼痛的综合管理,射频消融、微创手术贯序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顽固性心绞痛等缺血性疾病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脊髓电刺激治疗; 3) 脊柱微创和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 4)癫痫致癫灶的影像和立体定向脑电图功能性定位及手术治疗; 5)强迫症、厌食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基于脑机接口的神经电生理手术治疗; 6)三叉神经痛、脑转移瘤、脑膜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及手术治疗 7) 周围神经功能障碍(面肌痉挛,面瘫等)的手术治疗
好评率:100% 接诊量:559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