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出现下肢疼痛意味着什么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
健康一点通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李晓军

糖尿病足往往会见于糖尿病的后期,会有局部组织的溃烂和化脓等表现,而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很可能会发生足部的坏死和坏疽,甚至会蔓延至整个下肢,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有时甚至需要进行截肢治疗,导致患者终身残疾。糖尿病足患者有时会出现下肢疼痛的症状,而这种情况又会意味着什么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下肢血栓形成

在糖尿病发展到糖尿病足的阶段时,血液的粘稠度往往会比较高,由于血液中葡萄糖对血管内皮产生的氧化作用,很可能会造成局部内皮的损伤。如果损伤面积比较大,通常会导致血液中脂肪酸等物质的积聚,长期下去就可能会发展成为血栓,当血栓出现以后,患者就会出现下肢疼痛的不适症状,而且有时还会有下肢青紫的情况发生,需要及时进行溶栓或者手术治疗。

2、下肢出现外周神经病变

患者如果感到下肢疼痛,那么很可能会是局部外周神经出现病变所导致的。由于血糖浓度持续升高,往往会对局部神经组织产生破坏和损伤作用,有可能会导致局部疼痛的症状出现,而随着局部神经组织破坏程度的增加,患者还会出现发痒、麻木以及烧灼感等其他异常感觉,这种情况也是糖尿病足引起的常见并发症。

如果糖尿病足患者出现下肢的疼痛症状,一般会说明以上两种情况的发生,通常是疾病加重的表现。因此,一旦患者感到下肢疼痛,需要及时明确病因,积极控制自身血糖的水平,然后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要注意多休息和足部患处的积极护理,一般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才能保证良好的预后。

#概述#糖尿病足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典型症状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发凉、麻木重者可发展为足部溃疡、坏疽;甚至导致截肢可治愈,但预防大于治疗。糖尿病人群应多注意简介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及同程度血管病变,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损伤,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困难的特点,患者具有较高的截肢和死亡风险[1]。症状表现[2]:糖尿病足轻症者症状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麻木,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诊断依据[1]: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按照下列要点进行诊断: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具备以下4个糖尿病足特点之一,即可确诊:(1)既往溃疡﹑截肢和治疗史;(2)下肢远端神经异常;(3)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4)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疾病类型[3]:糖尿病足根据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神经病变型糖尿病足缺血型糖尿病足神经-缺血型糖尿病足是否常见?本病较为常见。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2]。是否可以治愈[4]?部分糖尿病足可以治愈。严重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预后差。治疗方法通常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陆菊明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