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衰竭能治愈吗 多个方法控制糖尿病肾衰竭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
健康一点通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高明

糖尿病病情逐渐加重后可能会直接威胁到肾脏,导致肾功能不全,还有可能会因此引起肾衰竭。这是肾脏疾病的终末期,如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威胁到性命。可是糖尿病肾衰竭到底能不能治呢?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下面还是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肾病是较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不管是一型糖尿病还是二型糖尿病,都容易发生类似症状,很难彻底治愈,此时大多患者都会出现蛋白尿,且会导致全身浮肿,很快就会进入尿毒症期,所以患者此时就能靠做透析来维持性命,延缓疾病的发展。所以发展成了糖尿病肾衰竭,要注意一下几点:

1、肾衰竭的患者在平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水、钠的摄入量,这是引起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如不注意,很容易加重肾脏负担,从而导致肾脏功能下降。在饮食上也要多加注意,尽量不吃含有氮质、钾、磷的食物,可以适当的补充优质蛋白。

2、急性肾衰的患者要注意纠正心力衰竭,一旦进入急性期,患者很容易急性感染,所以要尽快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减少继发性感染风险,这类患者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口服抗生素进行消炎,或选择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减轻炎性反应,防止心衰

3、肾衰竭的患者还很容易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所以患者平时要观察自己的排便情况,如大便出血量多,就要及时止血,要保证食物的清淡易消化程度。平时有要定期监测红细胞,当发现大便里面的红细胞增多时,为了防止贫血,要及时输血。

通过上文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其实糖尿病肾衰竭不好治,但是查出糖尿病肾衰竭后也不要放弃,因为该病通过及时治疗,大多患者可以存活很长时间,所以也要按照上文的注意事项来要求自己。在治疗糖尿病肾衰竭过程中,要控制好血糖,避免血糖持续增高。

#糖尿病性肾病
阅读数 1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可导致蛋白尿、水肿,严重者可引起肾衰严重者引发肾衰竭、酸中毒预后佳,确诊后需综合治疗简介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由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佳引起的慢性并发症,主要为肾脏微血管损伤的疾病。正常情况下,50%的葡萄糖经过肾脏代谢,长期的糖代谢异常、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均遭到破坏,从而形成糖尿病肾病。症状表现为高血压、水肿、泡沫尿、少尿甚至尿、乏力、面色苍白等,一般通过药物治疗严重时通过手术治疗,预后佳。症状表现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同,症状同。早期症状明显,仅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增多(尿微量白蛋白是反映肾脏损伤比较敏感的指标)。中期通常行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阳性,出现大量白蛋白尿。病情进一步发展者可出现水肿,血压升高(>130/80mmHg)。若仍进行诊治,就会发生少尿(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进一步水肿加重、贫血、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肾功能衰竭的症状。诊断依据2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和1型糖尿病确诊5年后既要筛查尿蛋白,推荐使用晨尿的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测试作为临床评估白蛋白尿的首选方法(即分别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和肌酐含量,计算二者比值来反应白蛋白的排泄情况)。根据糖尿病病程、持续或间断性的ACR≥30毫克/克即可考虑糖尿病肾病。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糖尿病肾病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美国为42.8%、德国为36.1%、瑞典为25%、澳大利亚为22%、日本为28%,中国糖尿病肾病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占15%。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应当早期干预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终末期肾脏病(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则需要肾脏的替代治疗(透析、肾脏移植)。是否遗传?是,其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遗传为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是否医保范围?是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陆菊明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