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怎样治 这些疗可解决肾小球肾炎
作者:许金云
肾小球受累会导致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承担着身体代谢的重任,肾小球肾炎会导致部分肾功能障碍,肾脏渗透功能的下降会使体内堆积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出现蛋白尿、血尿及高血压等症状,病情的恶化还会导致尿毒症及肾衰竭,那么肾小球肾炎应该怎么样治疗呢?
1、急性肾小球肾炎在确诊后,应该根据医嘱卧床休息,患者在身体局部水肿消退,血压值恢复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及血肌酐数值正常后,方能起床活动,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随诊,对病情进行观察,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补充适当的蛋白质,帮助肾脏功能恢复,出现高血压及局部水肿的患者应进行低盐或无盐饮食,对尿少且水肿的患者,应对水的摄入量进行控制。
2、肾小球肾炎可以通过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肾小球肾炎一般存在明显的感染灶,当细菌培养呈阳性时,通常使用抗生素对感染进行治疗,常见的药物有青霉素,整个治疗过程大概需要半个月,若患者扁桃体病灶明显,且病情反复,可以根据医生建议对扁桃体进行摘除。
3、可对肾小球肾炎进行对症治疗,对水肿严重,甚至出现水钠潴留及心衰的患者,除在饮食上对水及盐的摄入量进行限制外,还应根据医嘱,使用适量的利尿剂进行治疗,利尿剂能降低容量负荷,使血压下降,而适当的压降能增加肾脏的血液流量,对肾脏功能进行改善;对肾脏损伤较为严重的患者,应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对肾脏功能进行代偿。
肾小球肾炎是发生于双侧肾脏的常见疾病,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急性肾小球肾炎病程短,起病急,多发于男性,水肿是其最常见的症状,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分为局部水肿及全身水肿,确诊患者可根据患病症状及病因,对症对肾小球肾炎进行针对性治疗。
#肾小球肾炎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多种原因导致的双侧肾脏肾小球病变表现为水肿、泡沫尿、血尿、血压高、腰痛药物治疗为主,慢性肾炎可进展为肾衰竭简介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综合征,是指因遗传、感染、免疫、代谢、肿瘤等各种因素导致的双侧肾脏肾小球病变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肉眼血尿、泡沫尿、水肿、高血压、尿量减少或尿,腰痛等。根据发病原因,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理类型和病因治疗,大多数肾炎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出现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会进展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肉眼血尿、泡沫尿、水肿、高血压、尿量减少或尿等。诊断依据:1.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依据:(1)起病前1~3周有咽部感染或皮肤感染史;(2)短期内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少尿或高血压;(3)尿检可见红细胞、蛋白和管型;(4)血清C3降低,伴或伴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升高;(5)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含量增高。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依据:临床上患者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治疗数周仍未缓解,血肌酐水平增高。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依据:(1)起病缓慢;(2)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现中的一项或数项;(3)病程中可有肾炎急性发作,因感染诱发,发作时可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4)出现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5)多次尿液检查尿常规显示尿蛋白微量到大量,伴或伴有镜下血尿,尿蛋白定量>150mg/d(毫克/天)。4.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依据:(1)轻度蛋白尿(一般<1.0g/24h,白蛋白为主)和(或)肾小球源性血尿;(2)高血压、水肿及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3)已排除生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血尿、继发性及遗传性肾小球疾病。5.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依据:(1)尿蛋白定量≥3.5g/24h;(2)血浆白蛋白≤30g/L;(3)水肿;(4)高脂血症。肾小球肾炎有哪些类型?1.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肾病综合征。2.根据病变性质和病变累及范围可分为:肾小球轻微病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病变;弥漫性肾小球肾炎;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肾小球肾炎常见。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年龄多见于3~8岁,男女比例约为2:1;国外报道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为34%~49.5%,国内报道为40%左右[1]。是否可以治愈?大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可以治愈,预后良好,但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诊疗及时或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致病情长期迁延,多数患者会进展至可逆的肾衰竭。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