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如何预防出血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
健康一点通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惠丽超

血友病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遗传性因素引起的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会引起自发性出血或者反复性出血的现象,如果不注意合理的治疗,会导致流血不止、粘膜组织坏死、休克等危害,因此要及时进行身体检查,并且选择药物治疗来改善病情,具有一定的止血和凝血的作用,除此之外要注意日常生活护理,对血友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一、及时止血:血友病的主要发病因素是出血,因此,应该常备一些常见的止血药品或者绷带、纱布,一旦出现了局部皮肤受损或者流血性症状,可以选择局部加压止血来改善病情,也可以通过外敷药品或者口服药品来进行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止血和抗感染的作用。

二、慎重的使用药品:血友病的患者如果出现了局部感染发炎或者慢性疾病,要遵医嘱用药,慎重的使用血小板凝聚受抑制的药品,阿司匹林、保泰松、潘生丁等药物尽量不要随意的使用,避免引起凝血障碍,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性病症。

三、尽量预防外伤或者手术:患者平时应该注意身体护理,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避免突然间摔倒或者外伤,可能会引起关节出血的症状,对血友病的治疗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避免手术或者针剂注射,可以预防出血性病症。除此之外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安排,尽量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可以促进凝血因子的生成。

以上几方面介绍了一下血友病的预防方法,如果出现了血友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心态,避免对静脉及肌肉进行注射,才能够预防出血性病症。除此之外,患者一旦出现了出血性病症,一定要及时止血,严重情况下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持续性流血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血友病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以出血止、血肿形成及关节出血为特征以替代疗法为主,尚根治方法简介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父亲母亲均有可能将致病基因传给自己的孩子,主要为男性患病,女性罕见患病,国内血友病A患者占患病总数的80%~85%,血友病B患者占患病总数的15%~20%。典型表现为出血止、血肿形成及关节出血。目前本病尚法根治,主要以替代疗法为主(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但也只能延缓疾病进程,病情严重者仍可能危及生命。症状表现:血友病患者的表现以阳性家族史、幼年发病、自发或轻度外伤后出血止、血肿形成及关节出血为特征。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出血止、血肿形成及关节出血等症状,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凝血因子Ⅷ(FⅧ)、遗传性凝血因子Ⅸ(FⅨ)或XIa因子活性减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测定正常即可诊断血友病。血友病有哪些类型?血友病A血友病B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1986~1989年期间在全国24个省的37个地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血友病的患病率为2.73/100,000人口[1]。是否可以治愈?能治愈。通过规范替代治疗可缓解患者症状,能相对正常生活。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孙树梅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