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得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不能吃什么水果

得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不能吃什么水果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患者常出现眼睛发红、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饮食调理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饮食禁忌的科普知识。

首先,应避免食用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眼部不适。此外,以下几种水果也需谨慎食用:

1. 热性水果:如杏、荔枝等。这些水果性热,容易导致上火,加重眼部症状,不利于结膜炎的治疗和恢复。

2. 凉性水果:如柿子、柚子等。对于眼睛刺痛、畏光、流泪等症状明显的患者,过多食用凉性水果可能会加重眼部充血,延长疼痛时间。

3. 芒果、椰子等。对于眼睛浮肿、结膜滤泡等严重症状的患者,应尽量少吃这些水果,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除了水果,以下食物也需注意:

1.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容易刺激眼部,加重症状。

2. 生硬的食物:如坚果、硬壳等,容易损伤眼角膜,加重眼部不适。

3. 过于油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油腻肉类等,容易导致身体上火,加重眼部症状。

在饮食方面,患者可以适当食用以下食物:

1. 清淡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等,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2. 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如绿豆、西瓜等,有助于缓解眼部症状。

总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禁忌,合理搭配膳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眼睛流血图片:眼科疾病的警示信号

眼睛流血,虽然听起来令人恐惧,但实际上它可能是多种眼科疾病的表现之一。本文将探讨导致眼睛流血的几种常见原因,包括眼外伤、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1. 眼外伤 眼外伤是导致眼睛流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当眼睛受到撞击时,眼部组织的血管可能会发生痉挛反应性充血,导致渗透性增加,进而出现水肿和流血现象。例如,一位30岁的男性在一次篮球比赛中被球击中眼睛,随后出现了眼睑皮肤损伤、眼部疼痛和流血。治疗上,医生建议他使用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止血,并对伤口进行了清创缝合。 2.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70型或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引起的传染性眼病。患者常表现为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严重时可见到眼睛流血。治疗时,应积极控制感染,使用鱼腥草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抗病毒药物,并保持眼部清洁。 3.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血压持续升高时,视网膜的小动脉会发生病变,导致视网膜出血、渗出等改变。若此时患者揉眼或压迫眼睛,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出现眼睛流血。治疗上,控制血压是关键,同时可使用地巴唑片等药物缓解血管痉挛。 4. 预防措施 预防眼睛流血,首先要注意眼部保护,避免眼部受到撞击。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调整药物,保持血压稳定至关重要。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传染源,可以有效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发生。 5. 结论 眼睛流血虽然看似严重,但通过正确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得到有效控制。面对眼睛流血,不要惊慌,及时就医是关键。同时,日常生活中加强眼部保护,控制好血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预防眼科疾病同样重要。

医疗星辰探秘

8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2010年10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五,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为主

2010年10月,我国全国范围内(不含台港澳)共报告法定传染病509523例,死亡1254人。其中,甲类传染病报告鼠疫1例,霍乱9例,无死亡。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外,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83701例,死亡1222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和淋病发病数居前五,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丙类传染病发病225812例,死亡32人,其中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数居前三。

老年健康守护者

29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EV70)和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CA24v)引起。该病以其传染性强、发病急骤、潜伏期短而著称,主要通过水或直接接触传播,夏秋季节为高发期,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 疾病概述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双侧眼部灼热感、剧烈的异物感、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等。由于其传染性强,易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因此被列为中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病因与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由EV70和CA24v两种病毒引起。这些病毒形态相似,均为直径20~30nm的球形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患者的眼分泌物或通过污染的水源传播。因此,避免共用生活用品、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睛等措施对于预防该病至关重要。 诊断方法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结膜拭子培养分离病毒、病毒抗原检测及血清学检查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病原体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治疗与预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辅以对症治疗,如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眼部不适等。由于该病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可完全康复。 预防措施 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尤其是避免共用毛巾、洗脸盆等个人用品;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设施后;不用手揉眼睛,减少病毒进入眼睛的机会。 结论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虽传染性强,但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了解该病的基本知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饮食指南

8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什么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引起。这种疾病以其快速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症状而闻名,尤其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和工厂等地,传播尤为迅速。 疾病特点与症状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特点是起病急、传染性强、刺激症状重。患者通常会突然出现眼睛红肿、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并伴有大量的眼部分泌物。更为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的眼睛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结膜下出血,使得眼睛看起来非常红。这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导致视力暂时下降,甚至在不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引发角膜炎等并发症,进一步损害视力。 诊断方法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医生会通过检查患者的眼部症状,如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性质等,以及询问患者是否有接触史来进行初步诊断。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进行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来确定病原体类型。 治疗与护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以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以及使用人工泪液减轻眼部不适。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用眼过度,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同时,患者应进行适当的隔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疾病的传播。 预防措施 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避免接触患者用过的物品。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对于已经患病的个体,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隔离,对于防止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案例分析与生活建议 以一位在学校工作的教师为例,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她在一次流行期间不幸感染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通过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她不仅成功控制了病情,还通过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和避免与学生的密切接触,有效防止了疾病在学校内的进一步传播。这一案例说明了及时治疗和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在预防和控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传播中的重要性。 结论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虽为常见眼科疾病,但其传染性强、影响大,需引起足够重视。通过了解疾病的特点、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发生与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眼部健康。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老年健康守护者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因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结膜的急性炎症,伴有明显的眼部出血症状。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视觉健康,还可能对日常生活造成不便。了解其病因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病毒感染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尤其是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奇病毒A24型。这些病毒通过接触传播,例如通过接触受污染的手、物品或水源。病毒性结膜炎通常具有高度传染性,容易在人群中迅速传播。 2. 细菌感染 除了病毒,某些细菌也能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细菌性结膜炎的传播途径与病毒性相似,但通常伴有较为严重的眼部分泌物和疼痛。 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发生。例如,长时间暴露在污染的水中,如游泳池或受污染的湖泊,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此外,空气中的污染物和过敏原也可能引发或加重结膜炎症状。 4. 免疫系统问题 个体的免疫状态也是影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生的重要因素。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 5. 诊断与治疗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上,病毒性结膜炎通常采取对症治疗,如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症状,而细菌性结膜炎则需要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共用个人物品以及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结论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病因多样,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环境因素以及个体免疫状态等。通过了解这些病因,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减轻症状至关重要。

运动与健康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什么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引起。这种疾病以其快速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症状而闻名,尤其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和工厂等地更易流行。 疾病特点与症状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特点是起病急、传染性强、刺激症状重。患者通常会突然出现眼睛红肿、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并伴有大量的眼部分泌物。更为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的眼睛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结膜下出血,使得眼睛看起来非常红。这些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还可能导致视力暂时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诊断方法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观察眼部症状以及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等)来确诊。由于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诊断时还需考虑到流行病学史。 治疗与护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以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以及使用人工泪液减轻眼部不适。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用眼过度,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同时,患者应进行适当的隔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疾病传播。 预防措施 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避免接触患者用过的物品。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隔离,对于防止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案例分析与生活建议 以一位因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就诊的患者为例,该患者在参加完一次大型聚会后不久,出现了眼睛红肿、疼痛和大量分泌物等症状。经过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严格的个人卫生和隔离措施,该患者最终康复。这个案例提示我们,在人群密集的场合尤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的传染源。 结论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但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在短时间内康复。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对于保障个人眼部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我们不仅要重视其治疗,更要注重预防,共同构建健康的生活环境。

医疗科普小站

8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属于中国法定丙类传染病。它的特点是潜伏期短、发病快、传染性强,主要通过水或直接接触传染。该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EV70)和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CA24v)引起,两者均为无外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形态相似,均为球形,直径在20~30纳米之间。 疾病概述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双侧眼部灼热感、剧烈的异物感、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等。由于其传染性强,易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尤其在夏秋季节流行,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诊断方法 确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依靠结膜拭子培养分离病毒、病毒抗原检测以及血清学检查。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明确病原体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治疗与预后 该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病毒药物,及时治疗通常预后良好。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揉眼,减少与他人的直接接触,以防止病毒传播。 预防措施 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共用生活用品等。此外,避免用手揉眼,减少在公共场所的眼部接触,也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 案例分析 例如,一位30岁的男性患者因双眼红肿、灼热感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通过及时的抗病毒治疗和个人卫生管理,患者在一周内症状明显缓解,两周后完全康复。这一案例说明了及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结论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虽传染性强,但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和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公众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共同抵御疾病的侵袭。 总之,了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保护个人及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医者仁心

8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因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结膜的急性炎症,伴有明显的眼部红肿、疼痛、异物感以及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对视力造成威胁,因此了解其病因、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1. 病因解析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奇病毒A24型。这些病毒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手眼接触、共用毛巾等。此外,细菌感染也可导致结膜炎,但通常不伴有出血症状。 2. 诊断方法 诊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接触史、症状持续时间等。临床上,医生通过裂隙灯检查观察结膜的充血、水肿及出血情况。必要时,可能会进行结膜刮片或分泌物培养,以确定病原体类型。 3. 治疗与管理 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使用抗病毒眼药水、人工泪液减轻症状等。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结膜炎,则需使用抗生素眼药水。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等,对预防疾病传播至关重要。 4. 预防措施 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共用个人物品;在公共场所如游泳池、浴室等地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若发现有结膜炎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 5. 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除了遵医嘱用药外,还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减少眼部刺激。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用眼,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结论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虽为常见眼科疾病,但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视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守护者联盟

9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眼睛流血的原因有哪些?

眼睛流血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眼外伤、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眼外伤通常是由于眼部受到撞击,导致眼部组织血管发生痉挛反应性充血,渗透性增加,出现水肿和流血现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则与肠道病毒70型、柯萨奇病毒A组24型感染有关,病毒侵袭眼部组织,引起流血等症状。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主要见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持续升高导致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痉挛、压力增高,若经常揉眼睛或压迫眼睛,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流血等现象。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眼睛流血,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眼外伤引起的流血,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清洁消毒后使用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止血,如有伤口应及时清创缝合。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则需积极控制感染,可使用鱼腥草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抗病毒药物,同时使用生理盐水清洁眼部,减少分泌物。对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关键在于积极控制血压,辅以地巴唑片等药物缓解血管痉挛,减轻症状。

运动与健康

8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用什么药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为阿波罗11号结膜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70型引起的眼部疾病。该病起病急,传染性强,主要表现为结膜充血、红肿、畏光、流泪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下降。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1. 利巴韦林滴眼液 利巴韦林滴眼液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由病毒引起的眼部感染,包括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该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眼部不适症状。使用时需将药液直接滴入眼睑内部,根据病情轻重调整用药频率。病情好转后,应逐渐减少用药次数,但仍需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病情反复。 2. 妥布霉素滴眼液 妥布霉素滴眼液是一种抗生素滴眼液,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眼部疾病。对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妥布霉素滴眼液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减少继发性细菌感染的风险。使用时同样需要将药物滴入眼睑内部,按照医嘱调整用药量。若出现眼部不适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3. 红霉素眼膏 红霉素眼膏是一种外用抗生素软膏,适用于多种眼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包括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该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眼部炎症反应。使用时需将适量药膏涂抹于眼睑内部,建议最后一次用药在睡前进行,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以促进病情恢复。 4. 日常预防与护理 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的预防与护理对于控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发展同样重要。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用手揉眼,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其次,保持眼部清洁,避免使用可能污染的眼部化妆品。最后,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5. 结论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虽然症状明显,但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日常护理,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面对该病,保持冷静,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同时加强自我保护,是控制病情、恢复健康的关键。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应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健康。

健康驿站

9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