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高海凤

乳腺炎自行评估处理策略(疫情期间)

乳腺炎自行评估处理策略(疫情期间)

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各地感染病例仍在增加,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防控机制,正在群防群控。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哺乳母亲作为特殊的群体,也有感染的风险,可是,一旦母亲患乳腺炎,因担心往返医院会增加自己和家人尤其是年幼宝宝的风险,不到万不得已不愿到医院就诊,为此,我作为专注于该类疾病诊治的乳腺科医生,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教母亲们自己在家简单评估及处理策略,希望能帮助到哺乳母亲们。

一.乳腺炎的典型表现

  • 乳腺炎常见表现为乳房局部疼痛,需要注意的是,疼痛有固定位置,为持续性,或渐加重,或哺乳后无缓解。
  • 局部疼痛部位可出现皮肤发热或红肿。
  • 关于发热,乳腺炎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发热,也有部分患者无发热。
  • 以上情况,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出现。

二.母亲自行处理策略

  • 患侧四指并拢(拇指外),轻轻朝胸壁方向按压疼痛或肿块部位,等待 1-2 分钟(给乳汁流到乳孔足够的时间),观察相对应的乳孔是否有颜色异常(如黄色、黄绿色)、或性状异常(如粘稠)的乳汁溢出。
  • 若有异常乳汁溢出,提示母亲可以把感染乳汁排出,用同样的方法,轻轻按压患病部位 5 分钟,每天 3-4 次,每次按压不要着急,要给乳汁流动的时间。
  • 注意,千万不要暴力推挤,以防乳房组织损伤,继发各种复杂的乳腺脓肿
  • 若未见异常乳汁溢出,提示母亲无法自行排出感染乳汁,若症状明显,且 24 小时症状无缓解,建议尽早服用抗生素。
  • 口服抗生素首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片(西力欣),头孢地尼分散片或头孢地尼胶囊,头孢克肟颗粒或头孢克肟分散片,头孢克洛胶囊或头孢克洛缓释片,用药期间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需监测婴儿是否有皮疹、胃肠道反应(腹泻、呕吐等),如果出现可停止哺乳或使用替代药品。
  • 发热的处理,若高热可服用退热药,(具体发热度数的限定目前尚无循证学数据支持,母亲可暂以≥38.5 摄氏度为界),具体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公认的哺乳期退热和镇痛的最佳选择,不良反应罕有报道。美国儿童协会(AAP)和 Lactmed 数据库认为布洛芬可以是哺乳期退热首选。以上两种药物均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三、处理期间母亲需观察是否存在乳腺炎好转的表现:

  • 乳房局部肿块减小。
  • 乳房疼痛减轻。
  • 热退后无复升。

若局部以上乳腺炎好转的表现,继续同法处理 3 天。若好转表现不明显或逐渐加重,请尽早到医院就诊,就诊时,请配合医院执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相关措施。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文章 反复堵奶怎么办

堵奶不仅会让妈妈们倍感不适,还影响了哺乳,很多哺乳妈妈会因此焦虑不已,希望这样的事情再也不要发生。 于是,妈妈们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各种帮助,获知的办法也多种多样,所谓病急乱投医的妈妈们急于而把重点放在如何选择更好上,看各种评论,浏览各个网页,也分不清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堵奶的后果往往被夸大,效果却被说的天花乱坠,妈妈们不知不觉被洗脑,“堵奶就要定期通乳,就要排空乳汁”的理念也被无限放大,带来的是母亲日益增加的焦虑感受和消费需求。 在短短的门诊交流中,这些焦虑的妈妈们很难冷静下来,让妈妈跳出固有堵奶思维模式,理智分析,做出明智选择,似乎特别难。 所以,我想通过这篇小科普,带着妈妈们理清思路,还妈妈及家庭以和谐与平静,使妈妈们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享受养育宝宝的幸福中。 1. 对堵奶的科学认识: A 在自然状态下 妈妈的乳房 24 小时不间断的在工作,有时在生产乳汁,有时在储存乳汁,有时要有节奏的排出乳汁,这种情况下,不同乳管要协调起来,虽然不一定同步,但一定能做到最好的匹配。如果说,在这种高强度工作状态下,让乳房几个月,或者几年不出任何差错,是不是即使是设计精密的仪器也可能做不到。 再者,有些情况是乳汁聚集形成的小奶栓堵塞乳管,这种大部分妈妈都有,只是,平时没有堵奶,没关注而已。 所以说,我更愿意把堵奶看成偶然,而非必然。 B 在特殊情况下,有明确的诱发因素时,我们处理诱因即可,比如,乳头破损形成的结痂或者角化上皮堵住了乳孔,我们把乳头破损治好,堵奶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如果是奶栓堵塞乳管,我们想办法取出是关键,这是病因预防和治疗。 2. 堵奶的病因有哪些? A: 最为明确的是解剖学,也就是乳管在走形的任何一个位置完全堵塞,都可能造成堵奶。除了乳头破损以外,还可能是乳管本来就发育成局部狭窄的样子,也可能是乳管内长了肿瘤会,但均为小概率时间,妈妈们无法干预; 关于“乳管太细”的说法:首先不一定细就一定会堵奶;其次,乳管从最细的末梢到乳头开口的整个路径中都有细的部位,即使乳管真的细,乳汁冲洗后也有一定的弹性,足够乳汁流过;再次,因为所谓的乳管太细,揉一揉、通一通能变粗吗?答案有两种可能。 要么是能,能的话我只能说,确实能实现,那相当于把皮筋揉的没有弹性,只能拉长不能回缩,就是说,是变长了,也变粗了,但这是对皮筋的破坏。乳管也是,一旦乳管被揉的乳管失去收缩能力,幸运的是乳管局部扩张,不能回缩,而这种乳管粗细不均的状态相当于人工造成后天乳管发育异常,更容易堵奶,如果乳管扩张时局部有破损,就像水管有个洞,奶水就从洞口流出,渗到乳管外,激发乳房的炎症反应,而一发不可收拾。 要么是不能,不能即是说,乳管本身的弹性是在妈妈经历怀孕、分娩而发育限定好的,就像是在皮筋在出厂时就生成的,靠揉一揉而增加弹性能力是不现实的。 关于“乳汁未排空”的说法:首先,乳汁不能绝对排空,任何时候,哺乳妈妈都能挤出乳汁,即使理论上排空了,乳汁也会马上产生进而充盈乳管系统;其次,我们更要知道的是过度排空乳汁会刺激乳汁的大量分泌,而乳汁过多是堵奶的主要原因,乳汁过多本身也为妈妈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 关于“冷敷热敷”的说法:我们问自己一个问题,堵奶是因为该冷敷的时候未冷敷,该热敷的时候未热敷吗?显然不是。 3. 如何面对堵奶 如果是偶然,就放下焦虑,正常哺乳 如果能找到确凿的病因,纠正并积极治疗病因 如果自己不能分辨是否为偶然,或不能找到病因,可以找专业的乳腺科医生或国际认证泌乳顾问帮助评估。

高海凤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116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乳腺炎自行评估处理策略(疫情期间)

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各地感染病例仍在增加,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防控机制,正在群防群控。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哺乳母亲作为特殊的群体,也有感染的风险,可是,一旦母亲患乳腺炎,因担心往返医院会增加自己和家人尤其是年幼宝宝的风险,不到万不得已不愿到医院就诊,为此,我作为专注于该类疾病诊治的乳腺科医生,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教母亲们自己在家简单评估及处理策略,希望能帮助到哺乳母亲们。 一.乳腺炎的典型表现 乳腺炎常见表现为乳房局部疼痛,需要注意的是,疼痛有固定位置,为持续性,或渐加重,或哺乳后无缓解。 局部疼痛部位可出现皮肤发热或红肿。 关于发热,乳腺炎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发热,也有部分患者无发热。 以上情况,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出现。 二.母亲自行处理策略 患侧四指并拢(拇指外),轻轻朝胸壁方向按压疼痛或肿块部位,等待 1-2 分钟(给乳汁流到乳孔足够的时间),观察相对应的乳孔是否有颜色异常(如黄色、黄绿色)、或性状异常(如粘稠)的乳汁溢出。 若有异常乳汁溢出,提示母亲可以把感染乳汁排出,用同样的方法,轻轻按压患病部位 5 分钟,每天 3-4 次,每次按压不要着急,要给乳汁流动的时间。 注意,千万不要暴力推挤,以防乳房组织损伤,继发各种复杂的乳腺脓肿。 若未见异常乳汁溢出,提示母亲无法自行排出感染乳汁,若症状明显,且 24 小时症状无缓解,建议尽早服用抗生素。 口服抗生素首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片(西力欣),头孢地尼分散片或头孢地尼胶囊,头孢克肟颗粒或头孢克肟分散片,头孢克洛胶囊或头孢克洛缓释片,用药期间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需监测婴儿是否有皮疹、胃肠道反应(腹泻、呕吐等),如果出现可停止哺乳或使用替代药品。 发热的处理,若高热可服用退热药,(具体发热度数的限定目前尚无循证学数据支持,母亲可暂以≥38.5 摄氏度为界),具体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公认的哺乳期退热和镇痛的最佳选择,不良反应罕有报道。美国儿童协会(AAP)和 Lactmed 数据库认为布洛芬可以是哺乳期退热首选。以上两种药物均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三、处理期间母亲需观察是否存在乳腺炎好转的表现: 乳房局部肿块减小。 乳房疼痛减轻。 热退后无复升。 若局部以上乳腺炎好转的表现,继续同法处理 3 天。若好转表现不明显或逐渐加重,请尽早到医院就诊,就诊时,请配合医院执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相关措施。

高海凤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117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为什么越排奶越堵奶

有些哺乳妈妈有这样的困惑,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出现一次堵奶,乳房胀痛明显,宝宝吃不开,妈妈疼痛难忍,全家束手无策 最后还是请人通乳,才解决问题。 后来,妈妈一堵奶就寻求通乳 仿佛堵奶也成了家常便饭。 在妈妈群中,似乎妈妈们都接收了这一现象,并把它当成了事实 实际上,这种反复堵奶是什么原因哪? 我们说,哺乳妈妈的乳房 24 小时都在工作 在生产乳汁,储存乳汁,排出乳汁等环节中,在多种激素参与、神经互相协同作用下,有条不紊的按着自己的节奏工作着 偶尔,哪个环节稍开个小差,就可能出问题,也可能堵奶 我们说,堵奶可能只是偶然 堵奶是因为乳腺导管的任一位置发生了完全堵塞,进而乳汁淤积在乳房内无法排出造成的 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找到堵塞点,取出堵塞物或去除堵塞原因,乳汁即可自然流出 不需要通乳 现在大家常做的通乳,更多的是直接在乳房表面上进行揉搓,挤压 试图借助这种间接的力量来排出堵塞物或去除堵塞原因 有时,恰巧排出了堵塞物 有时也排不出 而这种间接作用力,不仅作用于乳管,还会作用于乳管到皮肤之间被挤压的组织 我们临床看到很多因为用力、暴力通乳而造成的乳管破损,乳汁外溢 幸运者,溢出的乳汁可能被吸收或被包裹形成积乳囊肿 不幸者,则会继发的乳腺炎,乳腺脓肿 那反复堵奶又和通乳有什么联系? 如果,这种间接外力没有造成乳管裂口,只是挫伤 乳汁虽然没有外溢 但,这种挫伤会激发乳管壁渗出等一系列修复过程 让原本光滑如滑梯一样的乳管壁磕磕绊绊 乳汁更容易在此沉积 沉积到全部把乳管堵塞 则造成新一轮的堵奶 于是,妈妈的经验就是找人通乳 于是,就形成了“堵奶-通乳-堵奶-通乳”的循环 所以,请妈妈们选择通乳前,一定慎重,慎重,再慎重。

高海凤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117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我在母乳喂养中遇到问题,右边乳房每次可以吸出250毫升以上的奶,而左边最多只能吸出120毫升,宝宝每次吃奶最多10分钟,除此之外,我每天还能多出1000毫升的奶,想知道这是正常现象吗?如果不是,应该怎么办?患者女性35岁

就诊科室:乳腺外科

总交流次数:20

医生建议: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采用交替哺乳的方式,确保宝宝在两边乳房之间均匀地吸吮,以帮助平衡奶量。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休息习惯也很重要。如果需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饮用大麦茶来增加奶量。请定期检查宝宝的体重和健康状况,确保他们得到足够的营养。

高海凤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查看详情

身上出现硬包,伴有瘙痒,疼痛,无发烧症状。患者女性33岁

就诊科室:乳腺外科

总交流次数:8

医生建议:硬包可能是皮肤囊肿或脂肪瘤,需就医确诊。建议保持良好卫生,增强免疫力,避免自行处理硬包,以免感染。如硬包增大或疼痛加重,及时就医。

高海凤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查看详情

早产儿150天大,母乳喂养量少,孩子厌奶,吃奶时容易哭,同时有感冒症状。患者女性35岁

就诊科室:乳腺外科

总交流次数:28

医生建议:疾病:早产儿母乳喂养不足、感冒。用药:感冒清热颗粒等感冒药物。治疗建议:增加哺乳次数,保持哺乳环境舒适,观察孩子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生活建议: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加重。

高海凤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