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董淑晓

品牌外科——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胃肠外科介绍

品牌外科——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胃肠外科介绍
文章转载自:山东省立三院手术室
 
胃肠外科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省消化病医院胃肠外科,目前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国疝病专科联盟疝病治疗和研究中心,山东省胃肠疾病联盟成员单位,山东省肛肠疾病联盟成员单位。

 

目前包括多个亚临床专业:

 

1. 胃肠肿瘤专业: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为主要病种,能熟练开展腹腔镜下的微创治疗,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开展腹腔热灌注治疗,通过温控技术加热化疗药物,进行腹腔灌注,能明显改善晚期胃肠肿瘤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2.疝与腹壁专业:腹股沟疝脐疝白线疝切口疝食管裂孔疝盆底疝造口旁疝等为主要病种,开展以微创、无痛为主的外科治疗。

 

3.减重代谢专业:胃肠外科联合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科、消化内科对肥胖患者及糖尿病患者开展多学科治疗,针对于肥胖症、糖尿病等患者开展微创减重手术及旁路手术。

 

4.便秘专业:针对多学科治疗效果差的便秘患者,进行便秘的诊断及分型,开展个体化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对各种原因不明、病情复杂的肠梗阻,开展手术为主的多种诊治手段。

 

5.十二指肠及小肠肿瘤专业:对十二指肠肿瘤、小肠肿瘤病情复杂、诊断困难的患者,进行早期明确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针对十二指肠肿瘤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治愈率高。

 

6.内镜外科专业:对无症状的患者进行胃肠道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胃肠镜下熟练进行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局部切除,对其他胃肠粘膜及粘膜下病变能熟练进行微创治疗,避免了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

 

7.食管返流外科专业:针对药物治疗效果差、难治性食管返流性疾病,联合胃镜及腹腔镜进行微创外科治疗。

 

8.溃疡性结肠炎外科专业:针对内科治疗无效、合并严重肠外症状,以及发生大出血、穿孔、考虑癌变的患者,进行微创治愈性手术。

 

9.肛肠专业:针对直肠肛周疾病、痔疮肛瘘等,开展经肛切除直肠病变的微创治疗;针对复杂的混合痔可进行经肛超声引导下行痔动脉结扎的微创治疗,效果可靠。

 

以上专业均达到同等医院前列水平,获得良好社会效益。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胃肠外科在腹部外科疾病的诊治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全省处于领先低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科室开放床位50张,年收治患者2000人。目前已常规开展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腹腔间质瘤切除手术,腹腔镜下减重手术,各种腹壁疝腹腔镜手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腹腔及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尤其是针对便秘疾病开展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一期吻合,避免二次手术,减少病人痛苦。

 

特色专业简介---胃肠肿瘤治疗

 

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为胃肠肿瘤专业主要病种,能够对胃肠肿瘤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早期胃肠癌及癌前疾病能在胃肠镜下行粘膜下剥除术和切除术;对胃肠肿瘤熟练开展腹腔镜下的微创治疗,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开展腹腔镜下热灌注治疗,通过温控技术加热化疗药物,进行腹腔灌注,能明显改善晚期胃肠肿瘤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对晚期胃肠肿瘤致肠梗阻的患者可进行内镜下胃肠短路手术、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等个体化治疗。

 

特色专业简介---减重代谢外科专业

 

肥胖症及其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与日俱增,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与生命质量。肥胖症及其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减重手术改善患者代谢途径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降低肥胖症患者的总体病死率,大幅改善甚至治疗疾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对节食、运动等减肥效果差的患者,进行微创的外科治疗(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手术),可取得良好效果,减少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节约了医疗资源。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减少了糖尿病并发症,社会效益明显。

 

特色专业简介---便秘外科

 

目前便秘主要为四种类型:1.结肠传输障碍型便秘 2.出口梗阻型便秘 3.混合型便秘 4.结肠传输正常型便秘。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便秘的影像诊断,包括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试验、核磁共振直肠排粪造影试验、胃肠动力试验等,对便秘能进行准确的诊断与分型。率先在国内开展针对便秘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对结肠传输障碍型和出口梗阻型便秘进行微创外科治疗,对结肠传输正常型便秘进行生物反馈、骶神经刺激等康复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便秘引起的急性肠梗阻,可进行手术治疗,一期肠吻合,避免二次手术。

 

专家介绍

 

董淑晓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省消化病医院)胃肠外科

便秘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东京医科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胃肠动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微创医学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普外科学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学会结直肠学组委员等

擅长胃肠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顽固性便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胃食管返流病及肥胖的外科治疗。

 

刘培喜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山东省医学会肛肠医师协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医院协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普外学会委员

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四十余年,擅长顽固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高位复杂性肛瘘直肠脱垂藏毛窦炎直肠阴道瘘、重度混合痔、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及肛周常见疾病的手术治疗。熟练掌握电子结肠镜下结肠息肉、早期腺瘤的微创手术治疗。

 

王宏

 

胃肠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熟悉掌握胃肠、肛肠、盆底、疝与腹壁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及规范治疗。开展腹腔镜下消化道良恶性疾病、各类疝疾病的常规及微创手术治疗。应用微创手术治疗常见肛肠疾病,在便秘及盆底功能性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宋飞

 

胃肠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外科学硕士

熟练掌握普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胃肠外科、疝与腹壁外科、小儿普外科、肛肠外科疾病的诊治及手术操作,熟练开展腹腔镜胃、结直肠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术,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及其他普通外科常规手术。

 

姜宁

 

主治医师、外科学硕士

从事胃肠外科十余年,擅长腹腔镜胃肠、结直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各种急腹症及腹壁疝的治疗。致力于结直肠外科肿瘤手术及加速康复外科的推广。

 

孟猛

 

主治医师、外科学硕士

从事普通外科工作多年,擅长胃肠道肿瘤、成人疝、小儿疝和腹壁疝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尤擅长腹部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治疗。

 

韩悦

 

住院医师,医学硕士

从事胃肠、肛肠外科工作多年,熟悉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熟练开展胃肠外科疾病的微创手术及常规手术,擅长胃肠道恶性病变的腹腔镜治疗及综合治疗。

 

管敏

 

住院医师,医学硕士

熟悉胃肠外科多发病及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擅长便秘、混合痔、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直肠脱垂、炎症性肠病等肛肠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熟练掌握电子胃肠镜检查操作及内镜下粘膜病变的手术治疗。

 

周哲

 

住院医师,外科学硕士

擅长胃肠、肛肠疾病及腹壁疝的诊治及腹腔镜胃肠治疗,胃结直肠肿瘤的规范化治疗,熟练掌握电子胃肠镜检查操作及内镜下粘膜病变的手术治疗。

 

李汝东

 

住院医师,外科学硕士

熟练掌握胃肠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镜下治疗,擅长消化道良恶性肿瘤、疝疾病的诊断及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擅长输液港置入手术。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文章 病因复杂不清、顽疾治愈困难,他却在山东省立三院看到痊愈的希望

有一种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它病程漫长,反复发作,内科治疗效果差,需要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的多学科协作诊疗。它往往可以陪伴患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此反复不断,消磨了患者的意志,改变了患者的生活,影响了患者的一生,这种疾病叫做溃疡性结肠炎。 反复腹泻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往往缓解与发作交替出现,严重时每天排便多达10余次,发展成结肠癌的几率非常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令人绝望的是,溃疡性结肠炎很难痊愈。 被疾病折腾了十几年, 终于听闻手术治疗可根治 近日,山东省立三院胃肠外科手术治疗了一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利用手术的方式,从根本上斩断疾病,确保不再复发,令患者看到了痊愈的希望。 王老师今年55岁,年轻时,他就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这个病折腾了王老师十几年,光住院治疗就几十次,漫长的病程和反反复复的症状,让王老师逐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随着年龄增长,基础病增多,王老师身体越来越吃不消。近日,王老师在家人陪伴下来到山东省立三院胃肠外科就诊,胃肠外科医生为王老师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并收治入院。 此时,王老师的溃疡性结肠炎已达到严重程度,内科治疗已不起作用,在胃肠外科主任董淑晓、副主任王宏的带领下,科室专家团队进行了病例讨论,最终认为实施手术治疗是根治病痛的唯一办法。 科室与王老师耐心细致的沟通后,王老师坚决要求手术治疗。“这么多年了,我算明白了,一般的治疗对我不起作用,太痛苦了,只要有一丝痊愈的希望,我也不会放弃”。王老师说道。 为了保证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不下降,生活方式不改变,胃肠外科专家团队制定了周密的诊疗计划。手术方案为全结直肠切除并回肠造口术,目前这一手术仍作为处理该病的首选,且安全有效。手术顺利完成后可彻底治愈该疾病。 手术切除完整,顽疾终获治愈 “医生给我讲诊疗计划及手术方案的时候,非常详细,我非常相信咱们三院的医生,我要手术治疗,我要彻底与溃疡性结肠炎说再见。”病痛多年的折磨,让王老师坚定了手术的信心。 胃肠外科主任董淑晓表示,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证明,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要切除整个结肠,还包括直肠。一旦手术没有切除完整,直肠的黏膜或结肠黏膜还存在的话,春风吹又生,完全有可能还会复发。所以一定要切除全部黏膜,这对外科医生的要求很高。对于急性重症患者首选的急诊手术方式是结肠次全切+回肠末端造瘘术,待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后可行二期手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及周密的安排部署,在董淑晓主任的指导下,胃肠外科团队通力合作,为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手术切除彻底,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溃疡性结肠炎虽是顽疾,但山东省立三院胃肠外科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坚持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对症施治,力争帮助患者早日解除病痛,重归正常生活。 山东省立三院胃肠外科 山东省立三院胃肠外科在腹部外科疾病的诊治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科室开放床位45张,年收治患者2000余人。目前已常规开展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腹腔间质瘤切除手术,腹腔镜下减重手术,各种腹壁疝腹腔镜手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腹腔及腹膜后良恶性肿瘤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尤其是针对便秘疾病开展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一期吻合,避免二次手术,减少患者痛苦。 目前包括多个临床亚专业: 1.胃肠肿瘤专业:以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十二指肠及小肠肿瘤等为主要病种,能熟练开展腹腔镜下的外科治疗,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开展腹腔热灌注治疗,通过温控技术加热化疗药物,进行腹腔灌注,能明显改善晚期胃肠肿瘤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目前还在积极准备开展机器人手术,胃肠肿瘤治疗水平走在同等医院前列。 2.疝与腹壁专业:开展腹股沟疝、脐疝、白线疝、切口疝、食管裂孔疝、造口旁疝等手术治疗。 3.减重代谢专业:胃肠外科联合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科、消化内科对肥胖患者及糖尿病患者开展多学科治疗,针对于肥胖症、糖尿病等患者开展微创减重手术及旁路手术。 4.肠梗阻及便秘专业:针对多学科治疗效果差的便秘患者,开展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对各种原因不明、病情复杂的肠梗阻,开展手术为主的多种诊治手段。 5.十二指肠及小肠肿瘤专业:针对上述疾病诊断困难,病情复杂,尤其是出血、肿瘤、狭窄等给予明确诊断及规范的外科治疗,针对十二指肠肿瘤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治愈率高。 6.内镜外科专业:胃肠镜下熟练进行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局部切除,对其他胃肠粘膜及粘膜下病变能熟练进行微创治疗,避免了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 7.肛肠专业:针对直肠肛周疾病,开展经肛切除直肠病变的微创治疗。 8.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周期长,病情复杂,容易出现癌变和穿孔,胃肠外科可根据病情发展制定相应的外科治疗方案,效果良好。 专家介绍 董淑晓,山东省立三院(山东省消化病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日本昭和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普外科学会结直肠学组委员,山东省疼痛学会化疗专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常务理事,胃肠动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在研课题有山东省医药卫生计划1项,市级课题2项,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 擅长: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外科治疗及综合治疗,肠梗阻及顽固性便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肥胖症及糖尿病的外科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董淑晓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120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主诊医生有话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董淑晓主任专访

文章转载自:医案第一线 主诊医生介绍 本期病例主诊医生-董淑晓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省消化病医院)胃肠外科、便秘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东京医科大学访问学者。 专业:擅长胃肠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顽固性便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胃食管返流病及肥胖的外科治疗。 兼职: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胃肠动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微创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普外科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学会结直肠学组委员等。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主诊医生有话说: 一、什么是结肠癌? 结肠癌(colon cancer)是胃肠道中常见恶性肿瘤,我国以41~65岁人群发病率高。近20年来尤其在大城市,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有结肠癌多于直肠癌的趋势。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分型呈溃疡型、隆起型、浸润性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 结肠癌临床表现主要有下列症状: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 2、腹痛 3、腹部肿块 4、肠梗阻症状 5、全身症状如贫血、低热、乏力、消瘦等,病程晚期可出现肝大、黄疸、水肿、腹水,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恶病质等。 右半结肠肠腔大,粪便为液状,癌肿多为溃疡型或菜花状癌,很少形成环状狭窄,不常发生梗阻。若癌肿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可有腹痛、大便改变、腹块、贫血、消瘦或恶液质表现。左半结肠肠腔细,粪便干硬,左半结肠癌常为浸润型,易引起环状狭窄,主要表现为急、慢性肠梗阻。 二、结肠癌的诊断? 结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常被漏诊。凡40岁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现者应列为高危人群: ①、Ⅰ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者; ②、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③、大便饮隐血阳性者。对以上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出现下列症状时,应考虑结肠癌的可能: 1.近期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部隐痛;2.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3.粪便稀或带有血液和黏液;4.腹部可扪及包块;5.不明原因出现乏力、贫血、体重减轻等,推荐行结肠镜检查取病理活检明确诊断。相关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还包括:腹部平片、钡剂灌肠、腹部CT、全身PET-CT、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此外多种分子标志物应用于粪便DNA检查以早期筛查结直肠癌正逐步推广。 三、结肠癌的治疗? 早期癌内镜下可以根治的病变可以采取内镜微创治疗,中晚期癌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他支持治疗的综合方案,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手术治疗的原则:尽量根治,保护盆腔植物神经,保存性功能、排尿功能和排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手术方法如下: 1.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部的癌肿。 2.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 3.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癌肿。 4.乙状结肠癌肿除切除乙状结肠外,还应做降结肠切除或部分直肠切除。 5.伴有肠梗阻的手术原则,应在进行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等适当准备后,早期行手术治疗,病人情况允许,可作一期切除吻合。如病人情况差,可先作结肠造口术,待病情好转后行二期根治性切除术。 6.不能作根治术的手术原则,肿瘤浸润广泛,或与周围组织、脏器固定不能切除时,肠管已梗阻或可能梗阻,可作短路手术,也可作结肠造口术。如果远处脏器转移而局部肿瘤尚允许切除时,可用局部姑息切除,以解除梗阻、慢性失血、感染中毒等症状。

董淑晓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120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胃肠外科:守“胃”健康 让患者如愿以“肠”

当前,体检已成为全民健康的重要防线,然而胃肠镜下的肠胃检查,却时常被人们忽略。作息不规律、饮食无节制、重口味……久而久之,胃肠道生态发生异常、病变,严重者胃癌、结直肠癌、肠梗阻、便秘等疾病不请自到。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省消化病医院)胃肠外科董淑晓团队,积极探索执着攀登,采用微创诊疗技术,精心施治,守“胃”健康,让每一位患者如愿以“肠”。 三种凶险疾病袭来 精准施治患者转危为安 现年 70 岁,家住泰安新泰的曲刚(化名),一个月前出现了上腹疼痛的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胃癌。为了寻求理想的治疗效果,经朋友介绍,曲刚被家人送到了省立三院胃肠外科。 入院后,科室主任董淑晓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最终诊断为:病人患有胃癌合并食管早癌、食管裂孔疝。 综合各方面因素,对患者施行一次麻醉,三处病灶先后进行手术的方案确立。“虽然各部位手术难度不大,但先后顺序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经过消化病医院消化内科、胃肠外科、麻醉等团队细致的研讨,最终确定执行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裂孔疝修补+食管 ESD 术。 胃癌手术中,董淑晓主任在患者腹壁打了 5 个直径 1cm 的小孔,将腹腔镜镜头插入患者腹腔内探查,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的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图像,利用操作柄操作不同的手术器械,将肿瘤成功切除。随后,团队又先后为曲刚进行了裂孔疝修补和食管 ESD 术。 6 月 2 日上午,历经 4 个小时,董淑晓团队成功为 70 岁老人先后进行了三个部位手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经顺利出院。 99 岁老太突发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疾病 全力救治老人成功闯过生死“关” 省立三院胃肠外科不但擅长胃肠肿瘤的治疗,对突发性胃肠血管性栓塞性疾病的诊疗也是游刃有余。 2020 年 9 月的一天,99 岁的张老太感觉持续的腹痛,并且在 5 天里没有排气、排便。家人迅速将老人送到了省立三院就诊。在急诊科,医生通过细致的初步检查,发现老人患有非常凶险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遂即将其紧急转入胃肠外科。 主任董淑晓接诊后立即行动,一边安排老人住院,一边紧急联系手术室、麻醉科准备手术,同时与科室团队认真讨论,制定出详细的手术方案。“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临床上比较少见,一旦发生,病情极其凶险,病死率极高,老人又是高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较多,手术的风险和难度可想而知。”董淑晓介绍。 一切准备妥当,医务人员火速将张老太送入手术室。术中,治疗团队无缝对接、密切配合,董淑晓主任为患者开腹后,通过精准定位将阻塞的肠系膜上动脉切开,成功将血栓取出。同时,他发现患者的部分回肠已经坏死,又将坏死小肠全部切除,手术顺利,老人成功闯过了生死“关”。 饱受便秘痛苦不敢吃饭 精准施治解救粪石性肠梗阻 继发性巨结肠患者 在普通人的眼里,便秘算不上什么大病,发作时却令人痛苦不堪。作为山东省首家治疗便秘的医院,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便秘外科发展,在省立三院胃肠外科加挂便秘外科的牌子,在山东省消化病医院的组织下,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针对便秘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让众多患者摆脱了尴尬的烦恼。 去年 2 月的一天,家住山东临沂,便秘病史 10 余年的李先生,突然觉得肚子不舒服,并且 10 余天未排便。 经当地医院治疗,李先生便秘的症状有所缓解,但过不了几天,老毛病又会卷土重来。因为病情不敢吃饭的李先生,很快消瘦下来。每天饱受便秘折磨的他痛苦不堪。 经熟人介绍,李先生慕名来到省立三院,找到了董淑晓主任。经过详细问诊后,董淑晓做出诊断——顽固性便秘伴粪石性肠梗阻。 2020 年 10 月 14 日上午,历时 2 个小时,董淑晓团队为李先生进行了结肠次全切除术。整个手术在腹腔镜下进行,切除的大肠从肛门取出,避免了开腹产生的 20CM 的刀口。病人术后四天即开始排便,经过一周的观察,李先生的病情恢复良好。 “当前,胃肠道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为了提高我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治能力和学术水平,经省编办和省卫生健康委批准,依托我们省立三院建设,正式成立山东省消化病医院,医院整合肝胆外科、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肝病科、超声介入等优势学科资源,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消化病诊疗新高地,也极大地带动了胃肠外科的发展。作为一名胃肠外科医师,我将带领团队竭尽所能为推迟胃肠肿瘤的发病率不懈努力,守‘胃’患者健康,他们如愿以‘肠’。”董淑晓深情地说。 专家介绍 董淑晓,山东省立三院(山东省消化病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日本昭和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普外科学会结直肠学组委员,山东省疼痛学会化疗专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常务理事,胃肠动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在研课题有山东省医药卫生计划 1 项,市级课题 2 项,已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6 篇。 擅长: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外科治疗及综合治疗,肠梗阻及顽固性便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肥胖症及糖尿病的外科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董淑晓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120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胃炎到胃癌,只有这4步!

2018 年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胃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五位,其死亡率居第三位。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 2 倍以上。东亚地区是全球胃癌的“重灾区”,其中尤以我国发病率最高。近 5 年来,我国 19-35 岁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比 30 年前翻了一番,胃癌防治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健康焦点。 除了高发病率外,据 2019 年我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胃癌的死亡率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许多人,特别是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许多人对胃癌并不在意,认为胃癌离的过于遥远,但其实在中国绝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胃炎,而胃炎到胃癌中间只有“4 步之遥”。 医学研究发现,胃癌的发生其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正常的细胞逐渐发展为胃炎,之后发展为癌前病变,最后才形成胃癌的。目前临床上关于胃癌的发展过程,Correa 模型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一个模型: ①正常胃→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的炎症,而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病理学上的诊断,意思是胃黏膜的炎症仅仅局限为胃的表层。这个病其实是个实打实的常见病,一般来说,只要你去接受了胃镜检查,几乎都会被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但由于这个疾病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症状,离胃癌也还遥遥无期,因此总是被大家所忽视; ②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当慢性浅表性胃炎存在时,如果患者不注意平时的饮食习惯,或是有了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又没治疗,浅表性胃炎就会继续进展,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这两者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变性,细胞形态发生变化,正常细胞形态缩小,萎缩变性。 有人可能会说,萎缩性胃炎相比浅表性胃炎更加严重,那肯定会表现出临床症状,我身体出现不舒服了再去检查治疗不就好了吗?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萎缩性胃炎同样是没有特异性的,意思是虽然部分患者会出现以隐痛,饱胀不适及消化不良为主的症状,餐后较明显,有时也可合并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其它消化不良症状。但仍然有部分患者没有任何不适,并且炎症的炎症程度与患者的症状也没有相关性,炎症可能很重,胃镜下看胃黏膜到处都是病变,但患者可以就是没有症状。因此胃镜检查在萎缩性胃炎的诊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胃炎反复发生,胃粘膜反复受损又修复,结果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 在胃黏膜细胞反复修复增生的同时,细胞基因发生突变的概率也就相应地增加了,这时部分细胞就会过度增生和分化缺失,增生的上皮细胞拥挤、有分层现象,核增大失去极性,有丝分裂象增多,腺体结构紊乱。简单来说,就是这部分细胞已经长得不像正常细胞,反而更像癌细胞了,并且被称为异型增生,或是不典型增生。 发展到了这一步,患者就离胃癌更近了一步,临床上也称出现了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为胃癌的癌前病变,意思就是由良性病变向恶性病变过渡的中间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前病变并不是癌,其本身并非恶性,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很容易变为恶性肿瘤。癌前病变大多数不会演变成癌,仅仅是其中部分可能演变成癌症。对于萎缩性胃炎来说,大约只有 1%的患者最终会演变为胃癌。 ④异型增生→胃癌 经过前三步的逐渐发展累积,慢慢就胃癌就来了。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因而经常导致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这时候从胃炎开始诊断、监测、预防就显得十分重要。 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你要警惕了:不能缓解的腹部不适。包括胃部闷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且多没有诱因,口服药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时好时坏,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的特点;体重减轻,同时伴有疲倦无力的感觉。大便明显变黑。因为胃内肿瘤破溃导致出血,从胃部渗出的血液到达肠部变成了黑色,再与大便一起排出体外。 总体来说,胃癌的发展过程是通过胃炎的恶化而来的,患者先出现胃炎,此时如果患者并不在意,放任不管,在其他危险因素的累积、叠加下,经过时间的沉淀发展,胃癌最终就会“露出它的尖牙”。目前认为胃癌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 感染:主要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认为是 I 类的致癌物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一方面会对胃黏膜造成破坏,导致胃炎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炎症的长期存在,胃粘膜细胞长期处于增生修复的状态,这时细胞就更容易发生突变,导致癌细胞,癌症的发生。 环境与饮食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腌菜、腌制烟熏食品、霉变食品,以及过多摄入食盐,均可增加胃癌风险。此外,火山岩地带、高泥炭土壤、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或化学污染可直接或间接增加胃癌风险。 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对于胃黏膜造成的损伤有时也很可怕,这些因素导致胃黏膜持续受损且不能及时修复,渐而而被肠上皮细胞代替,导致了“肠上皮化生”的癌前病变,进一步发展为胃癌。 遗传因素: 10%的胃癌病人有家族史,具有胃癌家族史者,其发病率高于人群 2-3 倍。 年龄因素:大于 60 岁的老年人发生萎缩性胃炎、胃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虽然胃炎到胃癌的过程只有 4 步,但其实这中间是个漫长的过程,一般快速型的胃癌发展期需 7-8 年时间,普通型则长达 20-22 年,而从早期胃癌演变至中、晚期胃癌还需约 3-5 年时间,从幽门螺杆菌感染到胃癌的进程则为 l0-20 年。可见只要引起重视,完全有足够的时间预防胃癌的发生。这里给大家列举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需要从胃癌的发生过程中开始,及早诊断干预胃炎。对于无症状,没有 HP 感染的浅表性胃炎患者可不进行处理。但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来说,就要及时干预,一方面需要根治 HP 的感染,一方面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除胃癌的危险因素。同时对于一些药物无法逆转的高级别异型增生,可以在胃镜下行粘膜剥离术进行切除; 补充抗氧化作用的营养元素,长期补充抗氧化剂可有效预防和阻断萎缩性胃炎的进展,流行病学证据提示,大量摄入水果和蔬菜是预防胃癌的保护性因素,维生素 C 干预使胃萎缩消退率显著增加。 改善不良饮食习惯。改变饮食习惯可预防萎缩性胃癌进展为胃癌,如不吃辛辣、脂肪含量高以及腌制食物,可以适当减少饭量,控制高盐食物摄入以及增加易消化食物。 定期复查:一般性慢性萎缩性胃炎 3 年复查 1 次;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者 1 年 1 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 3 个月 1 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应看作是癌变,可考虑将局部病变组织切除或手术切除,以绝后患。切除后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对于没有胃炎的患者,我们也推荐 40 岁以上的人群每年体检一次胃镜,特别是对于那些存在胃癌危险因素的人,更应该进行定期体检。 最好,还需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胃癌的发展过程中,只有第一步是可以完全逆转的,而到了第二步之后,经过治疗胃黏膜的病变也难以逆转,通过治疗干预预防胃癌的效果也就逐渐降低,因此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对于预防胃癌的发展十分重要! 专家介绍 董淑晓,山东省立三院(山东省消化病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日本昭和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普外科学会结直肠学组委员,山东省疼痛学会化疗专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常务理事,胃肠动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在研课题有山东省医药卫生计划 1 项,市级课题 2 项,已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6 篇。 擅长: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外科治疗及综合治疗,肠梗阻及顽固性便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肥胖症及糖尿病的外科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董淑晓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11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