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肝炎有哪些症状
黄疸型肝炎顾名思义,它一般是有黄疸的。一般来说急性肝炎分为两种,一种叫急性黄疸型肝炎,一种叫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但急性黄疸性肝炎的症状,并不是一来就表现为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病出,往往有一个前趋的一个表现,就是有一些低热,随之而来可能就会出现食欲的下降,病人可能不思饮食或者一闻到,油烟味就恶心厌油,还有呕吐或者吃完以后,上腹胀不消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必然也会觉得浑身的无力,不爱动就想躺着或者是坐着,一旦活动就会觉得浑身很乏,那么在这个阶段,很多人都想不到自己是出现了肝炎,往往就是去消化科。那么所以黄疸型肝炎在初期的,低热、乏力、消化道症状,都不是那么特别的特异性,不容易区分,那么到消化道症状的末期,出现了尿黄如浓茶,甚至是巩膜皮肤也发黄,这个时候可能才想到是肝炎。
专家提示:黄疸型肝炎并不是一开始就表现为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初期,有一个前趋的表现,会出现低热,随之而来会出现食欲下降、浑身无力。症状末期,会出现了尿黄如浓茶,甚至是巩膜、皮肤也发黄。
#戊型肝炎
阅读数 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性反应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适、食欲减退、乏力、黄疸等以祛除病因和保肝治疗为主,一般预后较好简介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性反应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或其代谢物引起肝脏损害、明原因的自身免疫损伤、过量饮酒、过度肥胖等,常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上腹部适、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皮肤症状(黄染、干燥暗淡、肝掌、蜘蛛痣),神经系统症状(疲倦、乏力、嗜睡)等。一般通过药物治疗,必要时选择手术进行肝脏移植,一般预后较好,但部分肝炎会发展为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感染等,预后往往佳,甚至威胁生命。症状表现:临床常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上腹部适、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皮肤症状(黄染、干燥暗淡、肝掌、蜘蛛痣),神经系统症状(疲倦、乏力、嗜睡)等。诊断依据:临床医生通过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消化道、皮肤、神经系统症状),结合体格检查(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等),血常规,尿常规,病原体检查,抗原体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MRI、CT)等综合做出诊断。肝炎有哪些类型?根据病因可将肝炎分为5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是否具有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属于传染病,其他类型的肝炎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即粪口途径传播,误食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经肠道感染至肝脏);乙、丙、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或体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怎么预防?避免接触急性期病毒性肝炎感染的患者、日常生活用品要分开等,尽早接种甲肝、乙肝、戊肝疫苗。是否常见?本病常见。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甲型肝炎人群流行率约8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7.18%(我国1~59岁人群);丙肝全球感染率约2.8%,我国约0.43%(1~59岁人群);丁肝流行率约1%;戊肝约为20%。我国普通人群药物性肝炎发病率为24.20/10万;21世纪初我国部分省份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为0.50%~8.55%,而酒精性肝炎是酒精性肝病的主要表现之一;[4]其他类型的肝炎流行病学数据尚明确[1][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一般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经过及时的药物治疗,预后较好;但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如治疗及时,可造成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是否遗传?是。乙、丙、丁型肝炎存在母婴传播的情况,患病女性可遗传给子女;自身免疫性肝炎具有一定的基因遗传性。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