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患者如何采取中药利尿
如果肺心病的患者出现心悸、咳喘、咳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脘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胖质黯,脉沉细等症,属阳虚水泛症,应温肾健脾化饮利水,可用真武汤和五苓散治疗。真武汤以辛热药为主,配苦燥渗利之品,少佐酸柔收敛之物,泻中有补,标本兼顾,主以温阳利水,佐以酸敛益阴,温阳利水而不伤阴。五苓散主,淡渗利水湿,辅佐以温通助气化,兼以健脾运湿布津,为温阳健脾利水配伍之药法。
表里同治,侧重治里,邪正兼顾,着眼祛邪,五苓散是利水化气的代表方,但应注意做散剂服用时需多饮暖水,汗出愈。扶助胃阳,温行水气助发汗,使表邪随汗而解,水饮内外分消。
专家提示:肺胀的预后转归与体质、年龄、病程及治疗的及时与否有关,一般来说,本病多积渐而成,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多难以根治,老年患者尤甚。因此,护理上宜认真观察病情变化,防止突变,同时注意饮食及生活调摄。
#肺心病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因肺动脉高压引发的心脏疾病多在春、冬季节和气候骤然变化时急性发作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简介肺心病的全称为肺源性心脏病,是因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导致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疾病,多发于春、冬季节或气候骤然变化时急性发作。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劳动耐力下降(表现为劳动后气急、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表现为劳动后气急、胸闷、呼吸困难等)。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病史、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的主要症状、阳性体征(如发绀、呼吸衰竭、颈静脉怒张等体征)、辅助检查(包括血气分析、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心电图检查、核磁共振等),即可诊断。肺心病有哪些类型?急性肺心病慢性肺心病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普查结果表明,年龄>14岁人群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为4.8‰。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本病常反复急性加重,随肺功能的损害病情逐渐加重,多数预后良,病死率约在10%~15%,但经积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预期寿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