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病人康复训练的方法
在临床上脑溢血病人是非常常见的。首先要知道他进行康复的时机。如果是发生脑溢血的病人,在临床上也就是说脑出血的病人,一般是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尽早开始训练。生命体征稳定一般是在他的72小时之内。也就是说他的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是生命体征都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它的方法有很多。如果是因为有语言的问题,可以进行失语的康复。失语的康复有呼吸的训练、舌肌的训练以及群以及唇肌无力训练等等这些训练。如果是他有吞咽障碍的,可以进行摄食的训练、咽部刺激咽部刺激训练等等。在脑溢血病人当中,最常见的就是偏瘫。
如果是出现偏瘫的情况下,在早期首先要进行他的良肢位的摆放。良肢位的摆放,一定要相对固定,这样可以有效地抑制他的肌肉痉挛。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进行关节主动和被动的训练。
专家提示:脑溢血康复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如果有语言的问题,则要进行失语康复训练,包括呼吸、舌肌以及唇肌无力训练。对于有吞咽障碍的,可以进行摄食和咽部刺激训练。如果出现偏瘫的情况,则要进行良肢位的摆放,抑制肌肉痉挛。
#脑出血
阅读数 1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指脑内血管自发性破裂造成的脑内出血可有头晕、头痛、肢体力及意识障碍等症状发病及病情变化快、易复发、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简介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指在非外伤的情况下,由自身原因引起的脑内血管自发性破裂,从而造成脑内出血。它是脑血管病常见亚型之一,占全部脑卒中的15%左右,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迅猛、病情变化快、复发率高、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的特点,早期死亡率很高,急性期的病死率可达30%~40%,幸存患者会留有多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语言及吞咽功能障碍等,因此需积极治疗,并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1,2]。症状表现: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经常伴有明显的血压升高,且由于颅内压力升高,患者常有头痛、呕吐和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同时伴有一侧的肢体活动受限、偏瘫等。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诊断依据:临床医师结合患者的病史(大多数为45岁以上的患者,而且大多数人伴有高血压病史)、临床症状(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昏迷、偏瘫等颅高压症状)应考虑脑出血的可能,临床医生可结合头颅CT检查,迅速明确诊断。脑出血有哪些类型?基底节区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是世界上脑出血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每年脑出血患者在所有新发脑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为10%~15%,我国脑出血患病率约为112/100000,明显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3]。是否可以治愈?很难完全治愈。脑出血由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由于病因法去除,所以法真正治愈。但可以通过积极手术或药物治疗,并进行康复训练,以提高生活质量。是否遗传?有遗传发病趋势。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