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早搏能治好吗

心律失常,包括很多种临床类型,其中早搏是心律失常非常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早搏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因此早搏是否能够治好,也需要根据病因来进行判定。比如说电解质紊乱,可以引起早搏,如果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早搏就会得到治愈。

有一些特发性的早搏,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手术的方法来治疗,手术效果良好,则可以根除早搏。如果心律失常中的早搏是因为其他疾病而导致,比如说心肌缺血或者是心肌病,都是引起早搏高发的重要基础疾病,对于这种情况来说,因为基础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对于早搏的治疗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可能通过有效的治疗,使早搏减少或者得到控制,但很难完全治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使早搏减少,但停用药物早搏可能会再次出现。

专家提示:早搏是心律失常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能否治好早搏,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判断,如果是电解质紊乱引起的早搏,及时的纠正电解质,即可治愈早搏。如果是一些特发性的早搏,如心肌缺血、心肌病等,因为这些疾病治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对于早搏的治疗,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向本文作者提问
徐新娜·副主任医师
徐新娜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72|响应时长129分钟
擅长: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心力衰竭的诊治
¥60
问医生
#短阵房速
阅读数 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症状有心悸、头晕等,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引发心脏骤停导致死亡治疗方式有药物、手术、介入治疗等简介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电信号)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明。症状表现[1,2]:通常缺乏典型症状,患者多有头晕、心悸、心慌、胸闷等症状。也有少数患者突然心跳骤停出现晕厥,严重者导致死亡。诊断依据[1,2]:诊断多依据心电图,而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多依靠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有哪些类型[1,2]?1.窦性心律失常(1)窦性心动过速(2)窦性心动过缓(3)窦性停搏(4)窦房传导阻滞(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房性心律失常(1)房性期前收缩(2)房性心动过速(3)心房扑动(4)心房颤动3.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1)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2)房室交界区性逸博与心律(3)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4)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4.室性心律失常(1)室性期前收缩(2)室性心动过速(3)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5.心脏传导阻滞(1)房室阻滞(2)室内阻滞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1,2]?本病常见。生活规律,吸烟、饮酒,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容易患有心律失常。是否可以治愈[1,2]?部分可治愈,可通过原发病的治疗、药物治疗、电复律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法实现治愈或维持正常心律。但也有部分患者因恶性心律失常直接导致死亡。是否遗传[1,2]?部分有遗传倾向,存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徐新娜·副主任医师程姝娟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