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管瘤有可能自行消退吗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
健康一点通
首席健康管家

生后一周到45天左右,是最常发现血管瘤的时间。但血管瘤生长最快的,是生后3个月内,是快速生长期。之后3-6个月生长就缓慢了,6个月之后到1岁就更慢了。1岁到1岁半期间,一般不生长。1岁半到2岁开始慢慢消退,2岁半到10岁期间完全消退。大部分到5岁左右就到了生长的一个静止期。典型的症状是早期症状,皮肤充血性、擦伤性,或者毛细血管扩张性、半片。而增值性的症状,出生后6个月内为早期增殖期,瘤体迅速增殖隆起皮肤表面。6-9个月为晚期增值期,少许的患儿持续至生后两年。之后就是消退期了,大部分在1岁左右停止生长,逐渐进入消退期。消退期皮肤可呈暗紫色或者花冠状,皮肤可形成挛缩性疤痕。患儿1岁时的血管瘤的消退率约10%,5岁时约50%,7岁时可达70%以上。未经治疗的血管瘤消退后,有一部分残存退行性的一些改变。相当一部分的患儿,血管瘤消退后,不会有明显的痕迹。

专家提示:小儿血管瘤可以自行消退。出生6个月以内为早期的增值期,之后就是消退期了。大部分孩子在1岁左右停止生长,逐渐进入消退期。消退期是皮肤可呈暗紫色,皮肤可形成萎缩性的疤痕。患儿1岁时血管瘤的消退率达到10%;5岁时达到50%;7岁时消退率已经达到70%以上了。

#血管瘤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可影响外貌和功能常见表现为皮肤颜色及形态的改变恶性血管瘤可并发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死亡简介血管瘤是常见的发生于血管的肿瘤性病变,由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异常增殖所致,可有良性、恶性及交界性之分,常见表现为皮肤颜色及形态的改变,皮肤局部可隆起。血管瘤可通过局部或全身用药、手术、化疗、放疗等进行综合治疗,良性血管瘤部分可自行萎缩或经过治疗后可治愈,交界性血管瘤经过积极治疗多可获得良好预后,需警惕交界性及恶性血管瘤容易复发和转移,如合并卡萨巴赫-梅里特综合征,死亡率高达20%~30%。症状表现:血管瘤常见的表现为皮肤颜色及形态的改变,皮肤局部可隆起。诊断依据:血管瘤的诊断常依靠患者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如影像学检查发现皮肤及皮下、肌肉、内脏部位异常血管影像即可确诊,此外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血管瘤的性质和具体分型。血管瘤有哪些类型?一、2014年国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研究学会(ISSVA)依据良恶性程度,将血管瘤分为以下类型:1.良性血管瘤(1)婴幼儿血管瘤(2)先天性血管瘤(3)丛状血管瘤(4)梭形细胞血管瘤(5)上皮样血管瘤(6)化脓性肉芽肿(又称分叶状毛细血管瘤)(7)其他2.交界性或局部侵袭性血管瘤(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1)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2)网状血管内皮瘤(3)乳头状淋巴管内血管内皮瘤(PlLA,Dabska瘤)(4)复合性血管内皮瘤(5)卡波西肉瘤(6)其他3.恶性血管肿瘤(1)血管肉瘤(2)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其他二、根据血管瘤的结构分类,可分为:1.毛细血管瘤2.海绵状血管瘤3.蔓状血管瘤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发病率约为3‰~1%,婴幼儿及30~50岁为发病高峰。是否可以治愈?1.良性血管瘤患者可治愈,良性血管瘤部分可自行萎缩或经过治疗后可治愈。2.交界性血管瘤经过积极治疗多可获得良好预后。3.交界性及恶性血管瘤容易复发和转移,如合并卡萨巴赫-梅里特综合征,死亡率高达20%~30%[1]。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