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如何控制近视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就是隐形眼镜,它是一个硬质的角膜接触镜,夜间佩戴白天摘镜,那么达到两个作用一个是白天可以脱镜,第二点的话它可以有效的控制青少年近视的一个快速增加。那么它的控制近视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在我们的角膜前表面形成一个离焦环,那么达到控制近视快速增长的一个目的,我们的眼球有这样一个特点,当你的图像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的时候,那么这个眼球是不太喜欢往后面长的,所以他利用了咱们眼视光学当中的一个原理,叫做正离焦图像的一个原理。什么意思就是把你的视网膜的成像,有一部分甩在了视网膜的前方,那么这样的话它就能够有效的抑制眼轴的一个拉长,所以角膜塑形镜佩戴以后我们能够看到两个效果,一个是白天的时候他可以看东西基本上脱镜,当然视力的清晰度可能比框架镜要稍微差一点点,但是我们佩戴塑形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近视眼的一个快速增长。所以从控制近视快速增长的目的,它能够通过我们角膜前表面所形成的正离焦环,通过正离焦的原理来延缓眼轴快速加长的一个目的,所以从这点来说的话我们塑形镜的这种使用的话它是一举两得,第一白天脱镜,第二的话有效的延缓近视度数的一个快速加深。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那么戴完塑形镜以后控制效果都好,当然这里面正确的用眼习惯用眼卫生尤其重要。
专家总结: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隐形眼镜,它控制近视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在我们的角膜前表面形成一个离焦环,达到控制近视快速增长的目的,通过正离焦的原理,来延缓眼轴快速加长的一个目的。是一举两得,第一:白天脱镜,第二:有效的延缓近视度数的快速增长。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视光中心
好评100%|接诊量6|响应时长1440分钟
擅长:近视激光手术、ICL植入手术、角膜塑形镜验配、白内障手术
¥300起
问医生
#近视
阅读数 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视近物正常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或手术治疗矫正定期检查视力,关注眼底,防止视力进一步退化简介近视是屈光正的一种类型。当眼睛处于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光线有聚焦到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远处物体模糊清。这通常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过度弯曲、晶状体屈光力增加造成的[1]。症状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视近物正常。诊断依据:根据近视典型症状,并结合专业的视力检查、自动电脑验光等方法,可进行诊断。国际近视研究协会将近视的诊断阈值设定为≤-0.50D[1]。*注:视力检查结果提示“-0.50D”,即为生活中通常所称的近视50度。近视有哪些类型?近视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三种:1.按屈光成分分类,近视可分为:屈光性近视(由晶状体等屈光因素改变引起的)、轴性近视(最为常见);2.按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近视可分为:单纯性近视(近视度数一般在600度以内)、病理性近视(一般近视度数略高,伴有眼底并发症等,如夜间视力差、闪光感);3.按近视度数分类,近视可分为:轻度近视(近视50度~300度)、中度近视(近视300度~600度);高度近视(近视度数≥600度)。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近视在生活中非常常见。近年来,全球近视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青少年近视呈发病早、进展快、高度近视比例增加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发表的《世界视力报告》显示,全球近视人数约为26亿,其中19岁以下近视者约有3.12亿,并特别指出:中国城市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较高,达67%[2][3]。是否可以治愈?近视一旦产生,法治愈,需要终身进行视力矫正。视力的矫正一般对正常生活有特别影响。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