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肝癌怎么治疗

所谓弥漫型肝癌,是指肝脏左右两叶出现,多发的原发性肝癌的病灶,往往合并有血管侵犯,甚至是肿瘤堵塞胆管,引起黄疸,肝脏在影像学,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而肝脏硬化也比较严重,这种弥漫型肝癌,是不具有外科手术切除的可能。主要的治疗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措施,包括介入治疗、全身化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

肝癌治疗,一方面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数量,有无血管侵犯,有无远处转移,另一方面,也要取决于肝脏的功能,和病人的体力状况。如果肝癌已经合并有,明显的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甚至是肝性脑病,等肝功能衰竭的表现,这种情况,任何的抗肿瘤治疗,恐怕都无法实施,只能采取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专家提示:弥漫型肝癌因病理特殊不具备外科手术切除条件,主要可通过介入治疗、全身化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手段。需根据肿瘤的情况、肝脏的功能、病人的自体情况而采取不同方法。如肝癌已合并、肝性脑病等,则无法实施抗肿瘤治疗,只能保守对症治疗以减轻患者痛楚。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东·主任医师
王东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好评100%|接诊量437|响应时长47分钟
擅长:肝癌、胰腺癌、胆管癌、胆囊息肉、肝囊肿、肝血管瘤、肝转移癌
¥300
问医生
#枯否氏细胞(肝星形细胞)肉瘤
阅读数 3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一种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早期难察觉晚期可有肝区疼痛、乏力消瘦、肝脏进行性增大早期可能治愈,中晚期治疗复杂,疗效因人而异简介肝癌,即肝恶性肿瘤,是一种发生在肝脏部位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两大特征。目前肝癌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明确,常见致病原因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素等。早期肝癌明显症状,患者常难察觉,晚期可出现肝区疼痛、乏力消瘦、肝脏进行性增大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肝癌的治愈,而中晚期肝癌治疗往往复杂,且疗效因人而异。症状表现:典型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多为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全身及消化道症状(可伴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腹泻,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黄疸等)、肝脏进行性增大。诊断依据:肝癌的诊断需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既往病史(尤其是肝病史),并结合肝癌标志物检测、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广泛的肝癌诊断标准为满足以下三项中的任意一项即可诊断: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增强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或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检查)时发现两项典型的肝癌影像学特征,并且病灶大于2厘米;发现一项典型的肝癌影像学特征,病灶大于2厘米,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持续性大于400ng/ml;肝脏病理活检呈阳性:取一小部分病变的肝癌组织进行活检,可观察到肝癌细胞[1]。肝癌有哪些类型?肝癌可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大类。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的具体起源又可分为肝细胞肝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HCC-ICC混合型肝癌,其中HCC最为常见,约占原发性肝癌的90%[1]。继发性肝癌:又称转移性肝癌,顾名思义,是由其他消化系统的原发恶性肿瘤(即原发癌)转移浸润肝脏而继发形成的肝脏肿瘤。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常见。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数据显示,肝癌位居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也是我国主要的肿瘤死因之一[2]。是否可以治愈?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肝癌有可能得到治愈,但一般出现典型症状和体征时,肝癌多已进入中晚期,此时治疗相对困难复杂,多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因人而异,治愈率相对较低。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王东·主任医师孙志伟副主任医师北京肿瘤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