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手术它主要是把我们浑浊的晶体取出,在我们眼内有一个类似照相机镜头的结构,这个叫晶状体,那么晶状体它通过光线、经过晶状体进行汇聚,形成这个焦点在视网膜上,这样就产生了这个视觉。一般来说我们白内障之后,我们的晶状体就会出现了浑浊,那么我们就要把它摘掉,换上一个人工的透明的晶体,这样我们的视觉就恢复了。当我们摘了白内障,这个晶体它实际上本身有大概2000度左右的这么一个屈光力。

  它摘了之后我们就要把装的这个晶体要根据它的计算的结果算上一个合适的度数装到眼内。当我们的眼睛同时伴有近视远视甚至散光的时候,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一起计算在这个晶体的度数的范围之内。这样我们装的这个晶体,假如它原来伴有近视和远视,可能通过手术就一次都解决了,这就是我们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专家提示:晶状体是具有通过光线、汇聚光线功能的眼部结构,具有2000°左右的屈光力。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不断浑浊。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指摘除浑浊的晶体,并通过晶体计算结果,安装具有一定度数的人工晶体的手术方式,可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问题。

向本文作者提问
肇龙·副主任医师
肇龙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眼科
好评100%|接诊量626|响应时长4分钟
擅长:近视预防和不同阶段的控制、OK镜验配、儿童功能性斜视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成人美容性斜视手术、弱视诊断与治疗、视疲劳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各类屈光不正的矫正及其他眼病。
¥390
问医生
#白内障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晶状体混浊导致的一系列视觉障碍,严重可致盲老年性白内障最多见,50岁后高发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疗效确切简介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为晶状体(为眼球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病变,以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白内障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任何影响眼内环境的因素,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局部营养障碍以及某些全身代谢性或免疫性疾病,都可能导致晶状体混浊而发生白内障,常见症状为视力下降。白内障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多数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如合并眼底病变、青光眼等其他疾病,视力恢复会受到影响。症状表现:白内障患者最明显、最重要的症状是视力下降,其他还会出现对比敏感度下降、屈光改变(光线进入眼球后发生前进方向的改变称为屈光,屈光改变是指视力度数发生改变,如原有近视,出现了近视程度的下降等)、复视或多视(表现为看东西时出现重影或多个影像)、色觉改变、视野缺损等症状。诊断依据:白内障通过检眼镜或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晶状体,根据晶状体是否出现混浊以及混浊的形态和视力情况可以做出明确诊断和分型。白内障有哪些类型?1.根据病因可分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中毒性白内障、辐射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2.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后天获得性白内障;3.根据晶状体混浊形态分为:点状白内障、冠状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4.根据晶状体混浊部位分为: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囊膜下白内障、混合型白内障;5.根据晶状体混浊程度分为:初发期白内障、未成熟期(膨胀期)白内障、成熟期白内障、过熟期白内障;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我国西藏地区紫外线辐射较多,是白内障高发地区。新生儿中先天性白内障的患病率约为0.5%。在天津、上海和北京盲童致盲原因的调查提示22%~30%盲童由先天性白内障致盲,占儿童失明原因的第二位[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白内障可通过手术方式治愈。是否遗传?部分类型有遗传。先天性白内障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代谢性白内障中的半乳糖性白内障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是否医保范围?是
肇龙·副主任医师赵阳副主任医师北京美尔目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查询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