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
健康一点通
首席健康管家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误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很多人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老年人特有现象,其实不然,很多年轻人经常熬夜,染发,接触化学物品,都有可能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

二是经常有患者寻找特效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遵医嘱进行系统的治疗,除了加强对症支持治疗,还可以考虑使用雄性激素类的药物或者是免疫抑制剂来进行治疗,治疗时间通常要比较长。

三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可以进行输血,输注血小板进行治疗,仅仅是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所以不能单纯的靠输血,输注血小板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必须配合使用其他的药物或者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才有可能彻底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

专家提示: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很多年轻人都有可能会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输血,输注血小板仅仅可以缓解病人的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法运输足够的氧常见的全身症状为乏力、头痛、眩晕、皮肤苍白目前治疗强调“对症”和“对因”简介贫血是一种因血红蛋白破坏过多或者血红蛋白生成足,而导致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而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产生的综合征,最常见的全身症状为乏力。贫血的治疗应该强调“对症”及“对因”,但其预后取决于能否根治原发疾病。随着贫血程度的进展,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包含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眩晕、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集中等)、皮肤黏膜(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循环系统(表现为心率加快、心悸等)、消化系统(表现为腹胀、食欲下降、大便规律和形状改变等)、泌尿系统(表现为少尿、急性肾衰竭)等,循环系统受损严重可出现贫血性心脏病,出现严重心功能全,危及生命安全。症状表现:贫血的典型症状是乏力、头痛、眩晕、萎靡、晕厥、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集中。诊断依据: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量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妊娠妇女低于100g/L,即可诊断为贫血。贫血有哪些类型?基于同的临床特点,贫血可分为同的分类。1.按照红细胞形态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按照血红蛋白(Hb)浓度可分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90克/升)、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为60~90克/升)、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为30~59克/升)、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为<30克/升)。3.按照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可分为:增生良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指除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外的贫血。4.按照发病机制或(和)病因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数据显示,全球贫血的患病率约为24.8%,我国孕妇缺乏性贫血的患病率约为19.1%[1]。是否可以治愈?可治愈。贫血属于临床综合征,大多数因营养良导致的贫血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可以恢复正常,预后良好。是否遗传?会。少部分先天性红细胞异常所致贫血、血友病及地中海贫血可以遗传。是否医保范围?是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郑永江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