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临床分期
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期:从病程上分急性腹泻,慢性腹泻,迁延性腹泻。急性腹泻时间两周以内,主要有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大便呈蛋花水样,腹泻严重者可能有脱水或者电解质紊乱。迁延性腹泻在两周到两个月的时间。慢性腹泻时间在两个月以上。
如果孩子有腹泻症状,时间比较久,超过一周,用药效果差,胃肠功能恢复差,最好带孩子去儿内科就诊,查大便常规,轮状病毒,乳糖测定等,明确腹泻病因,根据检查结果,对症处理,必要时要调整用药。
专家提示:小儿腹泻从病程上分急性腹泻、慢性腹泻和迁延性腹泻。急性腹泻病程在两周以内,慢性腹泻在两个月以上,迁延性腹泻在两周到两个月。如果孩子腹泻持续时间久,超过一周,需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对症处理。
向本文作者提问

董显燕主任医师
赣州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644
擅长:
问医生
#腹泻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大便稀软甚至水样便按照病程可以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一般腹泻经对症治疗后可彻底治愈简介腹泻俗称“拉肚子”,腹泻的主要病因是肠道出现感染。主要指的是大便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的形状、质地发现改变,以及部分患者出现粘液及脓血情况。严重的腹泻会导致身体脱水、乏力、水电解质失衡。大多数腹泻在数天内可自愈,部分腹泻则需配合药物治疗,及改变良的生活方式来治愈。一般的腹泻经过对症治疗后,腹泻症状会消失,彻底治愈。症状表现腹泻在临床上既多种疾病都可出现的一种表现,也是一个独立的病症,在临床上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粪便质地稀薄等。诊断依据依据腹泻的临床表现、再结合粪便检查、血常规、肠镜等,一般可确诊。疾病类型腹泻根据发病病程可分为两类:急性腹泻:是指起病快,持续时间短,通常1至3天,多由细菌、病毒等感染所致,通常需要配合药物治疗方可好转。慢性腹泻:是指腹泻持续时间超过4周,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多由肠道感染性疾病所致,治疗取决于找到病因,对症治疗。是否具有传染性?部分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具有传染性,比如霍乱、菌痢等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目前成年腹泻病发病率为0.17~0.70次/人/年[1]。是否可以治愈?由感染引起的腹泻,如果针对病原菌进行针对性治疗可治愈;一些病因明或者自身免疫病导致腹泻,法治愈。是否遗传?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