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会引起视网膜病变吗
高度近视是会引起视网膜病变的。大于600°以上的近视叫高度近视。原则上讲如果大于800°,眼轴长约26.5mm,就可以产生病理性的近视。病理性的近视就会出现高度近视的视网膜的病变。因为高度的近视,就是眼轴过长的这些患者,因为眼轴过长,看到做B超的时候,眼睛是一个长椭圆形的。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相应的视网膜上的一些问题,比如说视网膜的变薄,视网膜的萎缩。还有就是豹纹状的视网膜的眼底,在视盘的旁边视盘可以出现斜入。
像这样的患者他的周边的视网膜也是非常不健康的,经常会出现一些变性的这种地区,这样的变性的地区,也有的可能就会出现视网膜的裂孔。视网膜裂孔是指椭圆性视网膜脱离的一个主要高风险因素,因此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很容易出现视网膜脱离。再有就是说一些黄斑的,高度近视的视网膜病变黄斑这个地方,容易出现一些变性,出现新生血管。这些新生血管如果出血的话,会导致黄斑的这个地方的出血,会导致失明。
专家提示:高度近视是会引起视网膜病变的,因为当患者近视大于800°,眼轴长约26.5mm,就可以产生病理性的近视。病理性近视会导致眼部结构多处病变,如:视网膜变薄、萎缩、裂孔等病变,严重者可能失明。
#近视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视近物正常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或手术治疗矫正定期检查视力,关注眼底,防止视力进一步退化简介近视是屈光正的一种类型。当眼睛处于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光线有聚焦到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远处物体模糊清。这通常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过度弯曲、晶状体屈光力增加造成的[1]。症状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视近物正常。诊断依据:根据近视典型症状,并结合专业的视力检查、自动电脑验光等方法,可进行诊断。国际近视研究协会将近视的诊断阈值设定为≤-0.50D[1]。*注:视力检查结果提示“-0.50D”,即为生活中通常所称的近视50度。近视有哪些类型?近视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三种:1.按屈光成分分类,近视可分为:屈光性近视(由晶状体等屈光因素改变引起的)、轴性近视(最为常见);2.按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近视可分为:单纯性近视(近视度数一般在600度以内)、病理性近视(一般近视度数略高,伴有眼底并发症等,如夜间视力差、闪光感);3.按近视度数分类,近视可分为:轻度近视(近视50度~300度)、中度近视(近视300度~600度);高度近视(近视度数≥600度)。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近视在生活中非常常见。近年来,全球近视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青少年近视呈发病早、进展快、高度近视比例增加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发表的《世界视力报告》显示,全球近视人数约为26亿,其中19岁以下近视者约有3.12亿,并特别指出:中国城市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较高,达67%[2][3]。是否可以治愈?近视一旦产生,法治愈,需要终身进行视力矫正。视力的矫正一般对正常生活有特别影响。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