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术后的注意事项
不能用力擤鼻子、不能剧烈地咳嗽、不能捂着嘴打喷嚏,因为这些因素有可能会刺激鼻腔鼻窦还没有愈合的黏膜出现出血。鼻腔填塞物取出之后,一般来说可以适当地用鼻腔生理性海水做鼻腔冲洗,但是注意冲洗时不能太用力,力量太大容易刺激还未完全愈合的创面出血。鼻腔冲洗可以减少鼻腔的分泌物存留,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但是一定不要用力太猛,用力太大有可能导致需要二次手术止血,这个情况就要严格注意。
另外在术后还要继续使用鼻喷激素,因为鼻喷激素喷鼻对于术后的鼻腔鼻窦黏膜肿胀有很好的消肿效果,从而就能够使鼻腔鼻窦黏膜在术后能够尽快地愈合。另外必要时要在术后两周、一个月、三个月和六个月的时候,按照医嘱进行定期复查,以清除早期的可能的复发病变,从而保证鼻息肉能够顺利地达到完全愈合的程度。
专家提示:鼻息肉手术后需要避免做用力擤鼻涕、抠鼻子、剧烈咳嗽、捂嘴打喷嚏等活动,防止鼻腔出血。同时在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时,不可过于用力,防止创面出血。鼻息肉手术后还需要继续使用鼻喷激素,并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促使完全愈合。
向本文作者提问

袁先道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科
好评100%|接诊量4507|响应时长23分钟
擅长:耳鼻咽喉科、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咽喉炎、鼾症、耳鸣耳聋、头颈甲状腺肿瘤、中耳炎、嗅觉障碍、眩晕、扁桃体炎、喉癌下咽癌、鼻咽癌、扁桃体癌、咽喉嗓音疾病以及各种耳鼻咽喉头颈疑难重症
¥99起
问医生
#鼻息肉病
阅读数 6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鼻腔或鼻窦黏膜上的荔枝样半透明良性肿物典型症状为逐渐加重的持续性鼻塞、嗅觉障碍药物或手术治疗,易复发简介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部慢性疾病,外观上像新鲜荔枝,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表明光滑、触之柔软、半透明的肿物,可以出现在鼻腔和鼻窦黏膜的任何部位。目前病因仍清楚,考虑和鼻道微环境紊乱、长期炎症刺激或遗传因素等有一定的关系。初发且体积小的息肉一般有任何症状,大息肉或者多发性息肉会造成逐渐加重的持续性鼻塞、鼻痒、喷嚏、多涕、嗅觉减退、耳鸣或听力下降。当鼻息肉堵塞鼻窦窦口时,可诱发鼻窦炎。好发于成年人,男性多见。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易复发。症状表现初发且体积小的息肉一般有任何症状,大息肉或者多发性息肉会造成逐渐加重的持续性鼻塞、鼻痒、喷嚏、多涕、嗅觉减退、耳鸣或听力下降。当鼻息肉堵塞鼻窦窦口时,可诱发鼻窦炎。诊断依据医生会通过病史、症状(如持续性鼻塞、呼吸畅、嗅觉或听力障碍)和体征,结合体格检查、鼻内镜、鼻CT检查作出诊断。有的还需要进一步做病理活检排除恶性肿瘤。鼻息肉有哪些类型?过敏性鼻息肉炎症性鼻息肉后鼻孔息肉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鼻息肉好发于成年人,发病率为1%~4%,男性多于女性,有家族遗传倾向[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能有效缩小或切除息肉,但术后复发率高。是否遗传?是,部分鼻息肉可能是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是多基因遗传[1]。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