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硬皮病
这个诊断标准里边总共分六个区块,每个区块有自己的评分。如果是有弥漫性的皮肤硬化就评9分,如果有手指的皮肤的硬化或者是手指的肿胀,可以评2-4分。如果有指尖的凹陷或者是指端的溃疡,可以评2-3分。
如果有其它的检查,比如甲皱微循环的异常可以评2分,如果有雷诺现象,可以评2分。如果有自身抗体,包括ACA抗体或者SCL70抗体,可以评3分。有肺间质病或者是有肺动脉高压,可以评2分,这些总分加在一块,如果大于9分就可以诊断硬皮病。从这一点上来看,只要有皮肤的弥漫性硬化就可以诊断硬皮病。
其它的各项,多项加起来超过9分也可以诊断硬皮病。硬皮病的诊断其实经过很多诊断标准的演变,在以前大家认为有了皮肤的硬化,或者是有了肺间质的病变就可以诊断了。
专家提示:硬皮病的诊断标准总共分六个区块进行评分,总分相加大于9分即可诊断硬皮病。如果有皮肤的弥漫性硬化,则评9分,可直接诊断硬皮病;或者其它各项加起来超过9分也可以诊断硬皮病。
#硬皮病
阅读数 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发病罕见,多种因素参与发病过程皮肤和内脏器官的纤维化病程呈慢性,特效治疗方法,对症治疗,预后差简介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炎性、变性、增厚和纤维化进而硬化和萎缩为特征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属于罕见的慢性疾病,发病原因并是十分明确。可能与免疫因素、胶原合成异常、血管异常、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在临床中主要分为局限性硬皮病和系统性硬皮病,其中系统性硬化除皮肤、滑膜、指(趾)动脉出现退行性病变外,消化道、肺、心脏和肾等内脏器官也可受累。对于它们的治疗主要是给予抗炎、免疫调节、改善血循环、减少纤维化、软化皮肤。其中局限性硬皮病主要局限于皮肤,早期的损害往往只限于肢体远端,或手指以及面部的皮肤,内脏一般受累,预后较好。系统性硬皮病广泛分布的皮肤硬化,雷诺现象和多系统受累,预后定,大多预后较好,弥漫性硬化症预后良。症状表现:局限性硬皮病典型症状:一般自觉症状,偶尔会有感觉功能异常,较常见的类型为斑块状硬皮病,蜡样光泽,周围紫红色晕,触之为皮革样硬度,头皮处可引起硬化萎缩性斑状脱发;系统性硬皮病典型症状是:前驱症状为雷诺现象,较常见的类型是肢端型,皮肤硬化从手和面部开始,逐渐肿胀硬化萎缩,表现为“假面具脸”,逐渐出现骨关节、肌肉、血管、内脏的损害。诊断依据:通过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如局限性硬皮病患者皮肤呈象牙色水肿硬化,活动期其周围有淡红色晕;系统性硬皮病除了皮肤的改变,还会累及四肢、关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并结合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硬皮病有哪些类型?局限性硬皮病:仅局限于皮肤,内脏一般侵犯,包括斑块状硬斑病、点滴状硬斑病、线状硬斑病、泛发性硬斑病、深部硬斑病、致残性全硬化性硬斑病、大疱性硬皮病、结节性硬皮病(前四个统称为硬斑病,后两个统称为特殊类型硬皮病)。系统性硬皮病:广泛分布的皮肤硬化,雷诺现象及多系统受累,包括肢端硬皮病、弥漫性硬皮病、CREST综合征。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2018年被纳入罕见病,局限性硬皮病好发于11-40岁,系统性好发于21-50岁[1],女性多见,国内鲜有报道,国外患病率为50-300/百万[7]。是否可以治愈?目前能治愈。需要根据硬皮病同的类型进行个性化治疗:局限性硬皮病有自限性,在发病早期可能外用抗炎、免疫抑制剂可以达到一定的疗效,另外物理疗法,如光疗、蜡疗、按摩、推拿等可明显改善关节挛缩和活动受限的症状;系统性硬皮病可以通过抗纤维化、血管活性药物、免疫调节及抑制剂等缓解症状。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