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可以治疗子宫肌瘤

可以选择的药物包括,激素类的药物,主要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类似物,它的主要的作用是使雌激素的生长和分泌降低。使用药以后体内的内分泌环境达到绝经期的改变,因为长期应用会引起骨质疏松,会引起绝经期的更年期的症状,所以在临床上不推荐长期使用。米非司酮,它主要作为手术前的用药,它指的子宫肌瘤萎缩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和副损伤。因为长期使用它可以增加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所以不建议使用。

中药,包括桂枝茯苓胶囊、宫瘤清等等的药物,它主要的是通过活血、化瘀、消肿的作用来达到抑制肌瘤生长的作用。但是任何的一个药物都不能使子宫肌瘤完全消失,它的最终有效的方式还是手术治疗。药物的治疗适用于症状比较轻的、近于绝经年龄的,或者是全身状况不适宜手术的这样的一类的病人。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缓解临床的症状,纠正月经过多以及贫血等等的情况,或者是在子宫切除之前使子宫肌瘤的萎缩,减少出血和损伤的机会,避免切除子宫。 

专家提示: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主要包括:第一,西药,如激素类药物,主要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以及米非司酮,考虑到副作用的影响,不建议长期使用;第二,中药,包括桂枝茯苓胶囊、宫瘤清等。但任何药物均不能使子宫肌瘤完全消失,其有效方式是手术治疗。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少为·主任医师
王少为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不可处方
北京医院产科
好评100%|接诊量98|响应时长1440分钟
擅长:围产医学各类疾病的诊治,在产科复杂并发症、难产处理、产科危重症抢救、宫颈机能不良的诊断与治疗、遗传咨询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300
问医生
#子宫肌瘤
阅读数 1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白带增多。严重时可有下腹痛,伴呕吐、发热、局部压痛。一般需治疗,症状明显者可行药物或手术治疗。简介肌壁间子宫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肌瘤位于子宫肌壁间,周围均被肌层包围。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生育年龄女性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常见于30~50岁妇女,据尸检统计,30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因肌瘤多症状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道发病率远低于肌瘤真实发病率。常见症状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白带增多等。本病可以治愈,症状者一般需治疗,特别是近绝经期妇女,绝经后肌瘤多可萎缩,症状消失。症状明显者可行药物或手术治疗,行药物治疗者有复发可能,行手术治疗者一般预后良好。症状表现:常见症状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白带增多等。诊断依据:依据常见的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白带增多、压迫等症状,联合超声提示子宫增大,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在瘤周可以显示较丰富的环状或半环状的血流信号,可以呈分支状进入瘤体内部,磁共振表现为T1W1出现等或者低信号,T2W1上会出现低或者混杂信号,瘤体周围在T2W1上可以见到高信号或者等信号带等可协助诊断。肌壁间子宫肌瘤有哪些类型?宫体肌瘤:较常见,指肌瘤生长在子宫体部。宫颈肌瘤:较少见,肌瘤生长在子宫颈部,易镶嵌在盆腔内,从而导致出现压迫症状。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是,生育年龄女性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三十岁以上女性发病率20%~50%[2]。一项包括100例全子宫切除病例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一般女性子宫肌瘤发病率高达80%,且受绝经状态影响[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可行子宫切除术[3]。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王少为·主任医师俞梅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