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会引发脑出血后遗症
临床上引起脑出血后遗症可能与以下的因素有关系:
第一,出血量,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
第二,出血的部位,不同部位的出血脑功能受损的程度不一。出血若在基底节区、内囊区就会出现临床上常说的“三偏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对侧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同侧偏盲。较大范围或多次反复脑出血的可留有精神和认知功能的障碍;若发生在额叶、颞叶等脑出血会出现精神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继发性癫痫等等。
第三,康复期的治疗和护理,是因为首先肯定与后遗症有关的,但后遗症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病变的大小部位和急性期的治疗措施是否恰当。除了要用药物积极治疗之外,还要配合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比如早期对瘫痪肢体进行按摩及被动运动,逐渐进行主动运动,同时配合针灸、理疗等综合的治疗。
专家提示:一般脑出血后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破坏和脑功能障碍。出血若在基底节区、内囊区会出现三偏综合征。额叶、颞叶等出血会出现精神障碍、语言障碍、继发性癫痫。虽然经过治疗,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脑出血
阅读数 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指脑内血管自发性破裂造成的脑内出血可有头晕、头痛、肢体力及意识障碍等症状发病及病情变化快、易复发、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简介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指在非外伤的情况下,由自身原因引起的脑内血管自发性破裂,从而造成脑内出血。它是脑血管病常见亚型之一,占全部脑卒中的15%左右,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迅猛、病情变化快、复发率高、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的特点,早期死亡率很高,急性期的病死率可达30%~40%,幸存患者会留有多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语言及吞咽功能障碍等,因此需积极治疗,并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1,2]。症状表现: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经常伴有明显的血压升高,且由于颅内压力升高,患者常有头痛、呕吐和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同时伴有一侧的肢体活动受限、偏瘫等。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诊断依据:临床医师结合患者的病史(大多数为45岁以上的患者,而且大多数人伴有高血压病史)、临床症状(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昏迷、偏瘫等颅高压症状)应考虑脑出血的可能,临床医生可结合头颅CT检查,迅速明确诊断。脑出血有哪些类型?基底节区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是世界上脑出血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每年脑出血患者在所有新发脑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为10%~15%,我国脑出血患病率约为112/100000,明显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3]。是否可以治愈?很难完全治愈。脑出血由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由于病因法去除,所以法真正治愈。但可以通过积极手术或药物治疗,并进行康复训练,以提高生活质量。是否遗传?有遗传发病趋势。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