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半喉手术后拔管指征
就是持续堵管72小时之后,没有人体憋气或呼吸困难的现象,就可以拔管。因为喉癌出现症状比较早就是声嘶的症状。如果出现比较早期的肿瘤,可以把喉部分切除,而保留一部分喉,术后还能正常的交流、说话,还能正常的呼吸。这种情况下,切除了一半的喉,对喉的功能还是有影响的,比如影响了发音功能,术后会有一定的声嘶。
另外,喉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支架,保证呼吸通畅,切除一部分喉之后,这个支架也会有部分受损,这种情况要根据切除的范围来定,有的切除的范围多,拔管比较困难,切除的范围少,拔管就相对容易一些,术后短期内还有术腔的水肿,所以要进行气管切开。如果连续堵管72小时,患者还能正常的经喉部呼吸,就可以拔出气管插管。
专家提示:喉癌半喉术后拔管指征为患者持续堵管72小时后,没有出现憋气或呼吸困难的症状,即患者持续堵管72小时后,还可以正常的经喉部呼吸,就可以拔管。一般喉部切除的范围多,拔管就比较困难,切除范围少的,拔管相对较容易。
#内喉恶性肿瘤
阅读数 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咽部适、颈部肿块男性多见,病因明确早期治愈率较高,治疗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简介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常见。目前喉癌具体病因尚清楚,症状以声音嘶哑、咳嗽、痰中带血、颈部肿块等为主,早期喉癌表现较隐蔽,大部分患者发现病情时,喉癌常常已经处于中晚期,治疗方案多采用手术+放射治疗,预后欠佳[1]。疾病类型[5-6]:喉癌原发部位分声门上型声门型声门下型根据病理分型:溃疡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或包块型混合型肿瘤TNM分期字母T代表肿瘤的大小及原发肿瘤的侵犯的范围,T1:肿瘤局限于喉的一侧;T2肿瘤位于喉的两侧;T3肿瘤已经引起一侧声带运动的障碍;T4肿瘤已经侵犯到喉外。N表示是否有淋巴结受侵犯,分为4级,分别是N0,N1,N2和N3。N0:有证据表明有淋巴结转移;N1:有一个可疑淋巴结,直径小于3cm的转移;N2:在颈部的两侧都发现淋巴结或者在一侧有两个以上淋巴结,或者在一侧直径大于3cm,小于6cm;N3:一个淋巴结直径在6cm以上。字母M表示有远处的转移,M0:表示转移;M1:表示有转移;TNM分期结合起来即为喉癌的分期:I期:T1,N0和M0;II期:T2,N0和M0;III期:T3,N0和M0;T1,T2,或者T3,和N1,M0;IV期:T4,N0或者N1,M0;任何T加上N2或者N3和M0,或者M1加上任何T或者N;肿瘤非常小的时候为T1,当出现远处转移或者侵犯邻近的结构(但包括淋巴结)为T4,已经侵犯到淋巴结的喉癌达到N2或者N3也是T4。症状表现[3]:早期喉癌主要以声音嘶哑、咳嗽、痰中带血、喉部异物感为主;晚期可以出现颈部肿块、耳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还可出现体重下降,当肿瘤坏死合并感染时,呼出的气体有异味或恶臭味。诊断依据[4]:依据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结合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活检显示肿瘤表现(提示鳞状细胞癌或腺癌)确诊。喉部CT、B超、MRI检查可辅助诊断。是否常见[3]?常见,喉癌是咽喉部的常见恶性肿瘤,占每年新发肿瘤的2.4%,在头颈肿瘤中常见程度位居第二。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4:1,年龄在50-70岁。以声门癌最常见,约占60%。声门上癌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否可以治愈[4]?早期治愈率较高。早期喉癌患者可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或放疗,其中放疗能够更好的保存喉功能。局部晚期喉癌常采用综合治疗模式:全喉切除术,结合术后放疗,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同步化疗。是否遗传[4]?否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