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对于早期胰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来说,需要配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及肿瘤标记物的结果综合考虑。胰腺癌是最常见的胰腺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困难。基于胰腺癌患者的发病特点,目前认为:40岁以上、无诱因腹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泻、腰背部酸痛、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或无家族遗传史的突发糖尿病,应视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就诊时应警惕胰腺炎的可能性。
一般通过定期上腹部的彩超检查,多可发现患者胰腺部位的低回声性肿物,多边界不清,而且伴有患者体重的下降。另外患者也可以考虑定期的抽血查一下肿瘤标记物,监测CA199,CA125是否有升高的情况发生,如果有升高的情况发生,患者就要进一步的考虑行上腹部的彩超检查,或者CT检查,以及每隔3月进行进一步的复查。早期胰腺癌经过规范治疗后可获得较好疗效。
专家提示:胰腺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早期的诊断困难。目前认为:40岁以上、无诱因腹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泻、腰背部酸痛、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或无家族遗传史的突发糖尿病,应视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定期检查彩超及肿瘤标志物。
#圣托里尼管癌
阅读数 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典型症状为腹痛、腹部包块、食欲振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属于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有机会治愈简介胰腺囊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是由胰腺囊腺瘤演变而成的,是一种具有囊性肿瘤性质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尚清楚,可能与经常吸烟、长期服用药物、感染或慢性疾病、遗传等各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上腹、中腹或腰部轻微疼痛,异常包块、黄疸(皮肤、巩膜黄染)、饮食畅等,胰腺囊腺癌患者暂有效药物治疗方法,一般使用化疗及放疗效果显著,办法根治,最好的方法是进行切除手术,这是该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可伴随终生,手术切除后需继续监控,每半年复查一次,配合化疗和放疗等手段。症状表现:典型症状为腹痛、腹部包块、食欲振。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症状为腹痛、腹部包块、食欲振,结合血常规、尿常规检查、B超、CT检查,可见尿糖、血糖等增高,葡萄糖耐量下降,B超可见异常占位病变,CT直接显像为肿块或胰腺局部增大,即可确诊。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常见,近年来,胰腺囊性癌发病年增长近8%,其中胰腺黏液性肿瘤约占胰腺囊性肿瘤的11%~23.3%,而胰腺囊腺癌约占1.75%~17.17%[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一般通过手术治疗,早期发现有机会治愈。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