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和小儿多动症的区别有哪些

小儿抽动症和多动症在症状上就很好区分。多动症主要是表现为多动,在各种场合孩子会出现不安分的行为,比如一直动个不停,精神特别好,不知道劳累,也会出现情绪起伏波动,容易冲动,爱跟小朋友打闹。另外,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这样如果在课堂上,很容易影响学习。

而抽动症主要表现为孩子的各种抽动,如出现不可控制的眨眼睛、耸鼻子、歪嘴巴、扭脖子、双手或双脚不停抽动等。这两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和重视的话,对孩子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对心理健康也有影响,两种病很容易同时发病。如果两种症状同时出现,需要早期干预和治疗,一般预后效果较好。

专家提示:小儿抽动症和多动症在症状上区分,多动症主要表现多动,精神特好,不知道劳累,容易冲动,注意力不集中,易影响学习,抽动症主要表现孩子各种抽动,如不可控制眨眼睛、耸鼻子、歪嘴巴、扭脖子、双手或双脚不停抽动等,症状出现需早期干预和治疗。

向本文作者提问
董显燕·主任医师
董显燕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赣州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644|响应时长1分钟
擅长: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99
问医生
#多动症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成人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与遗传、生理、心理及社会等诸多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注意分散、多动、冲动性行为简介成人多动症是一种成人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多动症多在儿童时期发病,持续到青壮年阶段即为成人多动症。成人多动症检出率为1.1%~15.9%,我国的检出率为3.1%~6.3%[1]。成人多动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清楚,可能与遗传、生理、心理及社会等诸多因素有关。临床症状主要为注意分散、多动、冲动性行为,具体可表现为急躁、易怒、焦虑、抑郁等。目前本病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为主要手段。早期经积极规范地治疗,大部分患者精神状态可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但部分患者病情可反复发作,甚至有慢性化改变,对工作和社交产生一定的影响。症状表现:成人多动症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注意分散、多动、冲动性行为,具体可表现为急躁、易怒、焦虑、抑郁等。诊断依据:根据症状表现及相关家族病史,结合实验室相关检查,头颅CT、磁共振可见五羟色胺功能亢进,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功能低下,头颅磁共振可见胼胝体、尾状核体积减小,脑电图多出现异常,慢波活动增加,即可确认该病。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是,成人多动症检出率为1.1%~15.9%,我国的检出率为3.1%~6.3%[1]。是否可以治愈?一般难以自愈。经积极规范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精神状态可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但部分患者病情可反复发作,甚至有慢性化改变,对工作和社交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否遗传?是,成人多动症可能与遗传特质有关。是否医保范围?是
董显燕·主任医师李志刚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