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在临床当中脑脓肿的治疗方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往往它整体的治疗病程相对比较久,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先采取内科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因为有很多情况下,如果贸然开颅手术很容易造成感染的扩散,因此先采取内科药物的方式来控制病情的进一步的发展,促使脑脓肿形成完整的包膜,这样在后期的手术过程当中才能有一个更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的药物最重要的就是抗感染类型的药物,尤其是对于颅内感染来讲,一般都是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美罗培南等特殊使用级的抗生素,有的情况下如果技术相对比较高超,也可以先采取穿刺取脓液进行培养,这样也可以更加明确细菌的相关敏感程度,到包膜完整形成之后,再进一步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包括脓肿的切除,所以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专家提示:脑脓肿的治疗方式选择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先采取内科药物治疗,后期再结合相应的手术治疗,但是它的时间相对比较久,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脑脓肿
阅读数 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主要症状有头痛、发热、神经功能损害、癫痫等多发于儿童、青壮年,严重可致死,应及早治疗治疗以静脉应用抗生素、某些需要穿刺引流,很少需手术切除。简介:脑脓肿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原因是化脓性感染直接侵入颅内,在脑实质内形成脓肿。本病罕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多见于儿童、青壮年。主要症状包括局部或全身感染的症状、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以及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如发热(>37.2摄氏度)、头痛(多与病灶在同一侧,位置固定,以后脑勺、额头多见)、神经功能障碍(失语、偏瘫、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癫痫等。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其预后至关重要,如果有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病情持续进展,最终可导致死亡的发生。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生素)和手术治疗(如脓肿抽吸、切除)。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痊愈,但易遗留后遗症。预后与诊治是否及时、致病菌的毒力、感染源及患者年龄等因素相关。心源性、肺源性和多发性脑脓肿预后差,婴幼儿患者预后较成人差。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做好预防措施,积极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去除诱发因素,如心脏疾病、肺部感染、中耳炎、局部皮肤感染灶、糖尿病等[1-3]。症状表现:有脓肿的特性表现,许多是由于病症周围脑水肿引起临床症状。多数由颅内压增高所致,如头痛、恶性、呕吐、嗜睡等。癫痫和偏瘫可在30-50%的患者中出现。两岁前少有视乳头水肿。症状进展比肿瘤快。新生儿脑脓肿患者,因颅缝未闭和脑组织抵御感染的能力差可导致颅腔增大。常见有:癫痫、脑膜炎、易激惹、枕额径增加、生长停滞。诊断依据:临床医师可通过询问病史、观察临床症状(如头痛、神经功能损害、癫痫等),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头部CT、核磁共振等)等检查来确诊。脑脓肿有哪些类型?根据感染途径,本病可分为:(1)邻近部位化脓性感染的脑脓肿:多为耳源性、鼻源性(2)血源性脑脓肿(3)损伤性脑脓肿(4)隐源性脑脓肿等[1-2]。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罕见。美国每年约1500~2500例左右新增病例,在经济落后、卫生条件差的国家发病率较高,约占所有颅内占位病变的8%,而发达国家仅为1%~2%。我国发病率在2%~8%。男性较女性多见,比例约(2~3):1,以儿童及青壮年多见[1-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生素)和手术治疗(如脓肿腔穿刺抽吸或引流、脓肿切除)。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