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性耳聋的检查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
健康一点通
首席健康管家

如果一个病人到医院来就诊,说耳朵听力下降,特别是两个耳朵,在仔细询问病史后,他的工作环境是长期处于一种噪声条件下,我们往往怀疑是个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的检查,首先我们要确诊是不是耳聋,因为噪声导致的这种耳聋都是长期噪声,长期刺激的结果。所以他的听力学检查的是非常具有特征性的。

所以来了以后,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听力学检查。那如果听力学检查发现两个耳朵对称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特别是两千到四千赫兹这个地方听力掉下来,我们说一个典型的微型切记,那么如果是慢性的一个过程,高频也掉下来,这种往往高度怀疑是个噪声性耳聋。那么当然我们要确诊噪声性耳聋,作为一个职业病的防护角度出发,听力学检查符合一个噪声性耳聋,我们可能还要去他的工作环境检测一下,他的工作环境是不是真的长期处于一个噪声环境,而且这种噪声是超过了防护的级别,我们就可以确诊是个噪声性耳聋。

专家提示:噪声性耳聋的检查首先可以询问病史,确认工作环境,然后做听力学检查是不是听力在高频的地方掉下来。还可以去工作环境检测一下,是否噪声超过了防护的级别。

#耳聋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听觉传导通路发生病变引起的听力下降临床还可伴有耳鸣、耳闷、眩晕等症状部分可治愈,预后因人而异简介人体耳部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因为某些原因,如遗传、感染、药物、疾病、环境等,导致声音从外耳传导至内耳的听觉通路发生病变,引起同程度的听力损害,这种听力损害一般被统称为耳聋,程度较轻时称重听,显著影响社交能力的称为聋。全球大约7%~10%的人口正在承受着明显的听力障碍,主要表现除了听力下降外,通常还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听觉过敏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联合药物、手术、高压氧舱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部分类型的耳聋可恢复,部分却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预后因人而异,越早治疗,效果越好[1]。症状表现典型临床症状为同程度的听力下降,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听觉过敏等症状。诊断依据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耳科专项检查、听力学检查(音叉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再通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影像学检查(颞骨CT、内耳MRI)、病原学检查(支原体、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毒等)等排除其他疾病,进一步确诊。耳聋有哪些类型?1.根据病变部位与性质,分为:(1)器质性耳聋:①传导性聋;②感音神经性聋;③混合性聋。(2)功能性耳聋:①精神性聋;②伪聋。2.按照发病时间,分为:(1)先天性聋;(2)后天性聋。3.按照发病急缓,分为:(1)突发性聋;(2)进行性聋。4.按照发病原因,分为:(1)原发性耳聋;(2)继发性而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全球大约7%~10%的人口正在承受着明显的听力障碍,我国聋哑人群2780万人,其中7岁以下高达80万人,并以每年3万聋儿的速度递增[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传导性聋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治愈;感音神经性聋主要以药物、高压氧舱等治疗为主,预后因人而异,目前尚能使患者完全恢复听力的方法。最终治疗效果佳者,待听力稳定后,可根据听力损伤程度,选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装置;精神性聋去除诱因,进行心理治疗后多可治愈,效果较好。是否遗传?是,耳聋具有高度的遗传性,在所有耳聋患者中,因遗传所致的耳聋约占50%[2]。是否医保范围?是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魏凡钦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