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这样哭可能是生病了
宝宝的哭声是他们与外界沟通的第一种方式,对于还不会用语言表达的宝宝来说,哭声是他们表达需求、情绪和不适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宝宝的哭声出现异常时,家长们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这可能是宝宝生病的信号。
以下是一些宝宝哭闹时可能出现的异常哭声及其可能的原因:
1. 双腿屈曲剧烈哭闹:腹痛
当宝宝出现阵发性剧哭,双腿屈曲,满床打滚,额部出汗,面色发白,哭声凄凉,拒绝触摸腹部时,可能是胆道蛔虫或肠套叠。若哭闹不剧烈,忽缓忽急,时发时止,无节奏感,又喜欢让别人揉肚子,则可能是肠道蛔虫症或消化不良。
2. 突然尖叫啼哭:头痛
突然尖叫啼哭,哭声直,音调高,单调而无回声,哭声来得急,消失得快,可能是头痛的表达,是一种危险信号。
3. 哼哼呻吟:无力哭闹
呻吟和啼哭不同,它不带有情绪和要求,似哭又似微弱的“哼哼”声,表现为无助的低声哭泣,是疾病严重的自然表露。
4. 短促连续的急哭:缺氧
连续短促的急哭特点是哭声低、短、急,连续则带急迫感,好像透不过气来,同时伴有痛苦挣扎的表情,这是缺氧的信号。
5. 小鸭子哭声:嗓子难受
小鸭叫样啼哭是指哭声似小鸭叫,若同时出现颈部强直,则应考虑是否有咽后壁脓肿。声音嘶哑是感冒引起的咽喉炎,而咽后壁脓肿较危险,若脓肿溃破,脓汁可堵塞呼吸道危及生命。
6. 抓耳挠腮哭闹不安:耳朵不适
宝宝多表现为哭闹不安,夜间尤甚,同时伴抓耳挠腮,或头部来回摇摆,不敢大声哭,多是急性中耳炎。
7. 边哭边流口水:口腔不适
本来很干净的孩子,突然变得流涎,下颌总是湿辘辘的,每当喂食时总是引起宝宝的哭闹。此时家长应该检查宝宝的口腔是否有溃疡、疱疹、糜烂、齿龈肿胀等。
8. 闹哭时某一肢体不动:关节、骨骼或肌肉病变
宝宝哭闹时多是四肢舞动,小手乱抓,小腿乱蹬,若哭闹时伴有某一肢体不动,或父母触动某一肢体时引起孩子哭闹,则可能有关节、骨骼或肌肉病变。
9. 便便时啼哭:肛门疾病
宝宝排大便时啼哭,多由于肛门疾病引起的,如肛周脓肿、肛裂、痔疮等,排尿时啼哭多由于尿道口炎症所致。
10. 长期半夜惊醒哭闹:补钙过多
宝宝出现夜惊,诊断为缺钙,就开始补充鱼肝油。摄入过多的维生素A时可引起中毒,表现哭闹不安、多汗,类似于缺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