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精准医疗探秘·深入解读基因测序、个性化医疗等精准医疗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精准医疗探秘
深入解读基因测序、个性化医疗等精准医疗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中国作为乙肝大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数量庞大,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五项,即乙肝两对半,是确诊和了解乙肝病情的重要指标。本文将详细解读乙肝五项的各项指标,以及它们在临床上的意义。

首先,乙肝五项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五个指标。其中,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HBsAb是保护性抗体,HBeAg和HBeAb分别代表病毒复制和复制停止,HBcAb则代表感染或感染期。这些指标的变化反映了患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和免疫状态。

乙肝大三阳是指HBsAg、HBeAg和HBcAb三项指标阳性,表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患者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并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肝B超。乙肝小三阳则是指HBsAg、HBeAb和HBcAb三项指标阳性,表明病毒复制受到抑制,传染性较低。患者需要检查HBV-DNA和肝功能,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除了乙肝五项,其他指标如肝功能、肝B超、HBV-DNA等也是评估乙肝病情的重要指标。肝功能异常可能提示肝脏受损,需要及时治疗。肝B超可以观察肝脏结构和是否有占位性病变。HBV-DNA可以反映病毒复制水平,是判断传染性的重要指标。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是控制乙肝病情的关键。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同时,注意饮食均衡,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病情恢复。

总之,了解乙肝五项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对于乙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做好日常保养,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推荐医生列表
陈丽莎·undefined
陈丽莎不可处方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肝病科
擅长:待补充
¥15.0
问医生
陈所贤·undefined
陈所贤三甲可处方
海南省人民医院肝病科
好评100%|接诊量444|响应时长473分钟
擅长:待补充
¥30.0
问医生
何炎坤·undefined
何炎坤三甲可处方
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肝病科
好评100%|接诊量15|响应时长31分钟
擅长:待补充
¥19.0
问医生
符娟·undefined
符娟三甲可处方
海南省人民医院肝病科
好评100%|接诊量14|响应时长67分钟
擅长:待补充
¥20.0
问医生
程宁·undefined
程宁可处方
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病科
擅长:乙肝,丙肝,脂肪肝等疾病
¥45.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丙型肝炎病毒所致传染病,症状隐匿易发现部分患者可治愈,急性患者部分可转为慢性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控制佳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简介丙型肝炎,是由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本病是一种乙类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易转为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未经及时治疗或治疗效果佳的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1]。症状表现[1]:近一半患者明显的临床症状,起病较为隐匿。部分患者可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疼痛或适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轻度肝脾肿大。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振、厌油腻、低热、关节疼痛、黄疸、肝功能异常等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结果异常,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出现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等。诊断依据[1,2]:抗-HCVIgM或(和)IgG阳性,且HCVRNA阳性或HCV核心抗原阳性,可诊断为丙型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者,诊为慢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有哪些类型[2]?急性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慢性化率达55%~85%。是否具有传染性[3]?是,目前丙型肝炎是较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属于国家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播[2]?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器官移植等。如何预防[2]?由于HCV是RNA病毒,易变异,故目前尚有效预防HCV的疫苗。HCV高危感染人群(如静脉吸毒者、性乱者、职业献血员、接受有创操作治疗者以及职业暴露人员等)应早期筛查血清抗-HCV(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RNA(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治疗。是否常见[3,5]?目前本病常见。丙型肝炎分布较广,且易演变为慢性感染,在全球范围流行,据统计,2015年全球约有7100万人慢性感染HCV,我国HCV感染者约有1000万例。是否可以治愈[1,2]?丙型肝炎的预后情况与疾病的进展情况有关。目前通过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antivirals,DAAs)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情况与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有关,需患者到医院做系统的检查和评估后,才能得到较为客观的预后判断。是否遗传[1-3]?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精准医疗探秘·深入解读基因测序、个性化医疗等精准医疗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曾争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