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血压血糖高,头晕眼花,可能有栓塞,应该看哪个科?

医疗新知速递·专注于快速传递医疗行业的最新动态、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
医疗新知速递
专注于快速传递医疗行业的最新动态、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

我妈的健康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她的血压和血糖都很高,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甚至有时候会感到手麻和站不稳。我们一家人都很担心,尤其是我妈自己,她总是说自己像个废人一样,干不起活。我们曾经带她去过几家医院,但每次都不知道该挂哪个科室,医生也总是说要先控制血压和血糖再做其他检查。我们都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决定试一试,毕竟我们家离大医院很远,去一次也很不方便。于是我注册了账号,填写了我妈的基本信息和症状描述,然后等待医生的回复。

很快,一位神经内科医生联系了我。他详细询问了我妈的病情,包括血压、血糖的具体数值,头晕的程度和频率,视物模糊的具体表现等等。然后他告诉我,根据我妈的症状,可能存在脑血管病的风险,需要做头部磁共振检查来排查。同时,他也建议我们先去心内科和内分泌科控制血压和血糖,避免病情恶化。

我非常感激这位医生,他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答让我对我妈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们按照他的建议,先去心内科和内分泌科就诊,控制了血压和血糖。然后再去神经内科做了头部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我妈的脑血管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幸好还不算太严重。医生给她开了一些药物,并建议她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现在,我妈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虽然她还需要继续服药和定期复查,但我们一家人都感到很欣慰。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真的很方便和实用,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来说。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使用这种服务,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脑血管病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高血压、高血糖、头晕、视物模糊、手麻、站立不稳等症状可能是脑血管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推荐科室 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都可能涉及到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具体需要根据病情而定。 调理要点 1. 控制血压和血糖,避免病情恶化; 2. 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4. 如果需要,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 5.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和生活。
推荐医生列表
黄云·undefined
黄云不可处方
洪江市第一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508|响应时长1分钟
擅长: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心衰、扩张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呼吸内科: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男科:前列腺炎,勃起障碍,早泄,艾滋病,梅毒等综合诊疗及相关咨询。 康复保健:中风,偏瘫,术后疤痕恢复,腰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综合诊疗及相关咨询。
¥19.0
问医生
李金喜·undefined
李金喜三甲可处方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99%|接诊量197|响应时长1分钟
擅长: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
¥20.0
问医生
林伟·undefined
林伟三甲可处方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接诊量1|响应时长1440分钟
擅长:擅长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喝、病毒性心肌炎、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脂等疾病的诊治。
¥49.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糖尿病的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急性并发症表现为神志恍惚、定向障碍、嗜睡、昏睡、昏迷以药物治疗为主,法治愈,总体病死率仍较高简介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的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是在糖尿病胰岛功能全的基础上受到饮食当、感染、脑血管病、严重肾脏病等影响而诱发。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多发于老年人,早期症状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进一步发展至神志恍惚、定向障碍、嗜睡、昏睡、局部或全身抽搐,最后昏迷。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法治愈,只能延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目前总体病死率仍较高,死亡率高达15%~20%,预后较差[1]。症状表现: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早期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等进一步发展至神志恍惚、定向障碍等,最后昏迷。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神志恍惚、定向障碍、嗜睡、昏睡、昏迷等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血糖>33.3mmol/L、有效血浆渗透压>320mmol/L(有效血浆渗透压指计算血尿素氮提供的渗透压)、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即可诊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较为少见。目前有权威的流行病学数据。是否可以治愈?法治愈。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只能延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死亡率高达15%~20%,预后较差[1]。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医疗新知速递·专注于快速传递医疗行业的最新动态、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董爱梅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