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出院后药物用法和燥热问题咨询

健康管理专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包括饮食、运动、心理调适等方面
健康管理专家
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包括饮食、运动、心理调适等方面

我家小孩在上个月被诊断出脑膜炎,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终于可以出院了。然而,出院后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小孩的身体依然很虚弱,时常出现燥热、失眠等症状。我们也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给他调理身体,恢复健康。

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时,我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预约了一个儿科专家进行在线咨询。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完了我们的情况,详细解释了小孩的病情和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对于我们最关心的药物用法问题,医生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甲泼尼龙片早上4颗,晚上2颗;醋酸钙片每天一粒;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每天一粒。同时,医生还提醒我们要注意小孩的饮食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

在医生的指导下,小孩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我们也深深感激医生的帮助和关心。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我们特意给医生送了一面锦旗,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使用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

脑膜炎出院后的调理和注意事项 常见症状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颈部僵硬等。儿童和老年人是易感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防范和治疗。 推荐科室 神经内科或儿科 调理要点 1. 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 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 3.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或复发情况。 4. 加强免疫力,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5. 如果出现不适或疑问,及时向医生咨询和求助。
推荐医生列表
刘义晗·undefined
刘义晗三甲可处方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擅长:头疼 头晕 脑膜炎
¥35.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急性发作的发热、头痛、呕吐病死率、致残率较高尽早使用敏感性抗生素,改善预后简介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一种脑膜炎,又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细菌经血液循环进入蛛网膜下腔脓性分泌物增多,侵害软脑膜导致血管充血、炎性细胞渗出,甚至侵入脑实质,导致局灶性脓肿而产生一系列全身症状(高热、寒战)及神经系统症状(惊厥)。本病隐性感染率高,人群感染该菌后60%~70%为症状带菌者,30%为仅有上呼吸道症状的轻型,仅约1%出现典型流脑表现。本病的治疗需要尽早使用敏感抗生素,可以改善预后,病死率、致残率较高[1]。症状表现[1]:急性起病,有感染症状如高热、寒战、惊厥,还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物模糊、意识障碍,可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偏瘫、各种类型的失语。诊断依据[1]:详细询问患者流行病史,依据急性病程及入院体格检查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即被动屈颈时有阻抗感、Kerning征即屈髋屈膝为直角,再上抬小腿,若角度小于135度疼痛为阳性、Brudzinski征即平卧位时屈颈双髋及双膝同时弯曲为阳性,结合腰椎穿刺脑脊液检出病原菌、血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该病。疾病类型[2]:按照病情进展可分为四型:普通型、爆发型、轻型、慢型。1.普通型:该型最常见。2.暴发型:该型患者起病急、进展快,常常表现为休克,及时治疗24小时内可危及生命。3.轻型:此型患者表现较普通型轻。4.慢性型:病情较轻。是否具有传染性[2]?有传染性:国家乙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2]?传染源:带菌者、流脑病人;传播方式:飞沫传播如咳嗽、喷嚏、说话密切接触如怀抱、喂奶、接吻、同睡。怎么预防[2]?管理传染源:就地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切断传播途径:自身注意外出戴口罩,保持所处环境通风;保护易感人群:15岁以下儿童、新兵入伍、免疫缺陷疾病患者接种疫苗。是否常见[2]?常见,5岁以下儿童好发,发病率最高的人群为6个月-2岁婴幼儿。在温带地区出现地方性流行。全年可有散发,于冬春季出现发病高峰。是否可以治愈[1]?可以治愈,疾病早期未明确病原菌时选用可透过血脑屏障的广谱抗生素,若确定病原菌后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是否遗传[2]?否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