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脚跟骨骨折术后34天,伤口未完全愈合且挤压有少量血水流出,怎么办?

医疗趋势观察站·分析医疗行业的最新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
医疗趋势观察站
分析医疗行业的最新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

我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向我微笑。可当我低头看向自己的左脚时,心情瞬间跌入谷底。左脚跟骨骨折术后34天了,伤口却依然未完全愈合,轻轻一挤压,少量血水便流出。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无法呼吸。

我急忙打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APP,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医生接诊后,仔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手术情况。我告诉他,伤口外面结了一层黑色的疤,虽然不疼不痒,但总感觉不对劲。医生安慰我说,这可能是皮肤坏死的表现,需要及时处理。

“你打了内固定吗?”医生问道。我点头回答:“是的,一板十钉。”医生沉思片刻,建议我先换药,观察伤口能否自行愈合。如果长不上,后期可能会露钢板,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听到这话,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仿佛一座大山压在胸口,无法喘息。

医生继续解释说,痂皮退掉才能看是否露钢板,希望我能耐心等待,给伤口足够的时间去恢复。我默默地点头,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医生最后鼓励我说:“长长看看吧!如果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我们。”

挂断视频后,我独自坐在家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左脚跟骨骨折的经历已经让我付出了太多的代价,我不想再次面临手术的风险。于是,我开始认真执行医生的建议,每天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希望能尽快看到好转的迹象。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时刻关注着伤口的变化,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进展。有时候,我会在深夜醒来,心中充满恐惧和疑惑,担心伤口是否会再次恶化。可每当我打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APP,看到医生们的专业建议和温暖关怀,我的心情便会稍稍平复一些。

现在,伤口已经基本愈合,虽然还有一些小问题,但我知道,只要我坚持下去,总会有好转的一天。回想起这段经历,我深深感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存在,感谢医生们的耐心指导和无私帮助。他们让我在最困难的时刻找到了希望和勇气,重新站起来,迎接新的挑战。左脚跟骨骨折术后伤口未愈合指南 常见症状 左脚跟骨骨折术后伤口未完全愈合,挤压时有少量血水流出,可能伴随皮肤坏死现象。这种情况多见于手术后伤口恢复不良的患者。 推荐科室 骨科 调理要点 1.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2. 如果伤口出现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使用抗生素。 3. 避免对伤口施加过大压力,减少血水流出的可能性。 4. 如果伤口长时间未愈合,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特别是如果钢板外露。 5.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

推荐医生列表
张晓萍·undefined
张晓萍三甲可处方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好评100%|接诊量14|响应时长1440分钟
擅长:常见皮肤病,皮肤肿瘤,皮肤病理,毛发
¥49.0
问医生
陈志诚·undefined
陈志诚三甲可处方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接诊量1
擅长:擅长肝胆胰脾相关疾病诊治
¥25.0
问医生
张小强·undefined
张小强三甲可处方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好评100%|接诊量10|响应时长1440分钟
擅长:腹腔镜下手术及肝胆胰脾疾病、门脉高压症、疝疾病的诊断治疗。
¥20.0
问医生
苏然宇·undefined
苏然宇不可处方
辛集市中医院神经外科
擅长:待补充
¥9.75
问医生
刘雯敏·undefined
刘雯敏三甲可处方
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
好评100%|接诊量373|响应时长26分钟
擅长:临床工作十余年,主要从事于皮肤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其他损容性皮肤病诊疗与皮肤美容咨询。
¥50.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典型症状为创伤再体验、回避、麻木、过度警觉需及时治疗,延误治疗可出现自残、自杀行为应重视易感人群的心理预防简介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disorder,PTSD)是因遭遇或目睹实际的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受伤、性暴力等创伤性事件,从而引发个体安情绪的一种精神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创伤后出现或加重的创伤反复体验、回避和麻木症状、情绪和思维的负面改变、过度警觉。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易反复发作、呈慢性化发展,预后差,患者可出现劳动能力丧失、物质滥用(即过度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如毒品、抗焦虑药物等,并形成精神性和躯体性的依赖)、抑郁等其他精神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自残或自杀行为[1,2]。症状表现[1]:主要表现为:创伤性事件反复的痛苦记忆或在梦境中反复再现场景,持续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情绪和思维的负面改变,过度警觉。诊断依据[1]:依据接触创伤性事件后,出现或加重的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创伤性事件反复体验、回避和麻木症状、过度警觉、情绪和思维的负面改变,可确诊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疾病类型[1]:1.根据患者年龄分为:(1)6岁及以下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2)成年人、青少年、6岁以上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2.根据症状出现时间分为:(1)延迟性表达创伤后应激障碍:直到事件发生后至少6个月才符合全部诊断标准;(2)非延迟性表达创伤后应激障碍。3.根据伴随症状分为:(1)伴分离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体症状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且个体持续或反复出现2种症状之一:人格解体、现实解体。(2)伴分离症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2,4]?本病常见,目前发病率报道一。好发于经历或目睹严重事故、性侵犯、虐待、与严重健康问题或分娩经历(如重症监护住院或新生儿死亡)有关的创伤、战争和冲突、酷刑等事件的人群,在军人、医疗工作人员、司机和船长、紧急救护人员、记者、难民等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是否可以治愈[4]?早期识别及诊治多可治愈,临床症状明显、经历多次创伤的患者治愈难度大,至少1/3的患者因疾病的慢性化而终身愈。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以创伤为重点的个体CBT干预(认知行为疗法)、EDMR(眼球运动脱敏再处理)、团队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减轻创伤性事件带来的精神压力,减轻、消除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学习新的应对方式、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是否遗传[5]?是,目前认为本病与遗传易感性有一定关系。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医疗趋势观察站·分析医疗行业的最新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李卫晖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