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一个月,最近更严重了,医生说是腰肌劳损,需要开药吗?

数字健康领航者·介绍电子病历、健康监测设备、移动医疗应用等数字化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
数字健康领航者
介绍电子病历、健康监测设备、移动医疗应用等数字化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

我记得那天早上,腰部的疼痛像一把锐利的刀子,狠狠地扎进了我的身体。起床时,我几乎无法直立,仿佛每一个动作都在挑战我的极限。这种感觉已经持续了一个月左右,但最近几天却变得更加剧烈。

我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这里的医生总是那么专业和耐心,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医生问我是否经常久坐,我点了点头,解释说因为工作原因,经常需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医生听完后,告诉我可能是腰肌劳损引起的疼痛,并建议我进行一些治疗和调整生活习惯。

我感到一丝安慰,但同时也很担心。毕竟,腰疼已经影响到了我的日常生活,甚至连最简单的动作都变得困难。医生似乎看出了我的焦虑,温柔地安慰我说:“别担心,我们会尽力帮助你恢复健康。”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治疗。每天早上,我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帮助缓解腰部的紧张感。同时,我也注意调整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这些小改变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对我的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腰疼逐渐减轻了。每当我想起那段艰难的日子,总会感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们。他们不仅提供了专业的医疗服务,还给予了我无尽的支持和鼓励。现在,我已经完全恢复了健康,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要犹豫,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记住,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它。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

腰肌劳损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腰肌劳损的常见症状包括腰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尤其在久坐或长时间站立后加重。易感人群主要是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久坐工作的人群。 推荐科室 骨科或康复科 调理要点 1. 休息和避免过度活动,减轻腰部压力。 2. 使用热敷或冷敷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3. 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牵引和理疗等。 4. 如果疼痛严重,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或阿司匹林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5. 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改善体位和工作习惯,预防复发。
推荐医生列表
司徒树标·undefined
司徒树标可处方
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2072
擅长:待补充
¥200.0
问医生
郑志明·undefined
郑志明三甲不可处方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
擅长:擅长:(1)脑胶质瘤外科。运用多模态影像、电生理监测、术中唤醒和脑功能定位等多种新技术,安全精准地切除大脑半球和中线深部脑胶质瘤,为患者提供快速的一站式诊疗方案。(2)颅底神经外科。运用磨开内听道、硬膜外硬膜下开颅、神经内镜等技术切除听神经瘤、脑膜瘤、垂体瘤;运用神经内镜技术视神经管骨折减压、脑脊液鼻漏修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35.0
问医生
杨林·undefined
杨林可处方
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擅长:待完善
¥29.0
问医生
刘亮·undefined
刘亮可处方
衡阳湘中医院神经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6560
擅长:擅长于内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
¥29.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典型症状为创伤再体验、回避、麻木、过度警觉需及时治疗,延误治疗可出现自残、自杀行为应重视易感人群的心理预防简介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disorder,PTSD)是因遭遇或目睹实际的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受伤、性暴力等创伤性事件,从而引发个体安情绪的一种精神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创伤后出现或加重的创伤反复体验、回避和麻木症状、情绪和思维的负面改变、过度警觉。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易反复发作、呈慢性化发展,预后差,患者可出现劳动能力丧失、物质滥用(即过度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如毒品、抗焦虑药物等,并形成精神性和躯体性的依赖)、抑郁等其他精神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自残或自杀行为[1,2]。症状表现[1]:主要表现为:创伤性事件反复的痛苦记忆或在梦境中反复再现场景,持续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情绪和思维的负面改变,过度警觉。诊断依据[1]:依据接触创伤性事件后,出现或加重的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创伤性事件反复体验、回避和麻木症状、过度警觉、情绪和思维的负面改变,可确诊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疾病类型[1]:1.根据患者年龄分为:(1)6岁及以下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2)成年人、青少年、6岁以上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2.根据症状出现时间分为:(1)延迟性表达创伤后应激障碍:直到事件发生后至少6个月才符合全部诊断标准;(2)非延迟性表达创伤后应激障碍。3.根据伴随症状分为:(1)伴分离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体症状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且个体持续或反复出现2种症状之一:人格解体、现实解体。(2)伴分离症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2,4]?本病常见,目前发病率报道一。好发于经历或目睹严重事故、性侵犯、虐待、与严重健康问题或分娩经历(如重症监护住院或新生儿死亡)有关的创伤、战争和冲突、酷刑等事件的人群,在军人、医疗工作人员、司机和船长、紧急救护人员、记者、难民等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是否可以治愈[4]?早期识别及诊治多可治愈,临床症状明显、经历多次创伤的患者治愈难度大,至少1/3的患者因疾病的慢性化而终身愈。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以创伤为重点的个体CBT干预(认知行为疗法)、EDMR(眼球运动脱敏再处理)、团队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减轻创伤性事件带来的精神压力,减轻、消除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学习新的应对方式、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是否遗传[5]?是,目前认为本病与遗传易感性有一定关系。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数字健康领航者·介绍电子病历、健康监测设备、移动医疗应用等数字化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李卫晖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