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后心情不佳,失眠严重,能否开安眠药?

健康百科·提供全面的健康知识、疾病预防和保健方法
健康百科
提供全面的健康知识、疾病预防和保健方法

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我像往常一样开车回家。突然,一辆失控的货车从对面冲来,我本能地打方向盘,但一切都太晚了。车祸的瞬间,我仿佛被时间定格,然后是剧痛和混乱。

醒来时,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四周是陌生的白墙和消毒水的味道。医生告诉我,我受了重伤,但命是捡回来了。然而,车祸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身体的伤痛,还有心灵的创伤

车祸后,我变得焦虑和抑郁。每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头脑却异常清醒,看着天花板,数着时间,直到天亮。白天,我也无法集中精力,总是感到疲惫不堪。我尝试过吃安眠药,但效果并不好,反而让我感到更加烦躁。

有一天,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咨询了一位医生。我告诉他我的情况,他问我:“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失眠可能是焦虑症引起的?”我愣住了,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医生建议我尝试舒肝解郁胶囊,并给我开了处方。我看着屏幕上的处方,心中充满了希望。然而,医生又告诉我,平台规定不允许开处方,我需要线下就诊。

我感到非常沮丧,但我知道,我必须面对现实。我预约了线下就诊,希望医生能给我一个更好的治疗方案。

当我再次见到医生时,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和生活习惯。他告诉我,我的失眠可能是由于车祸后的心理创伤和焦虑引起的。他建议我除了服用舒肝解郁胶囊外,还要进行心理治疗。

我开始服用舒肝解郁胶囊,并开始了心理治疗。起初,我并不适应,但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开始能够放松下来,睡眠也变得好了很多。

一个月后,我再次见到医生。他问我:“感觉怎么样?”我微笑着说:“好多了,我现在能够正常入睡,白天也感觉精力充沛。”医生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都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如果实在不方便去医院,京东互联网医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里,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治疗,还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经历?或者,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帮助那些像我一样的人?

焦虑症引起的失眠调理指南 常见症状 焦虑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失眠、多梦、焦虑、抑郁等,易感人群主要是经历过重大压力事件的人群,如车祸、卖房等。 推荐科室 精神科或心理科 调理要点 1. 使用舒肝解郁胶囊调理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2.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安眠药物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3.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4. 尝试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缓解焦虑情绪。 5. 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推荐医生列表
陈丽莎·undefined
陈丽莎不可处方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肝病科
擅长:待补充
¥15.0
问医生
陈所贤·undefined
陈所贤三甲可处方
海南省人民医院肝病科
好评100%|接诊量477|响应时长722分钟
擅长: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及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对肝脏疾病、重症肝炎、危重感染、败血病等的诊治
¥30.0
问医生
符娟·undefined
符娟三甲可处方
海南省人民医院肝病科
好评100%|接诊量14|响应时长67分钟
擅长:待补充
¥20.0
问医生
柳艳松·undefined
柳艳松三甲可处方
苏州市广济医院精神科
好评100%|接诊量42|响应时长656分钟
擅长: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 双相障碍 失眠症 急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多种精神障碍的药物与心理治疗
¥99.0
问医生
何炎坤·undefined
何炎坤三甲可处方
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肝病科
好评100%|接诊量22|响应时长55分钟
擅长:肝硬化、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诊治
¥19.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典型症状为创伤再体验、回避、麻木、过度警觉需及时治疗,延误治疗可出现自残、自杀行为应重视易感人群的心理预防简介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disorder,PTSD)是因遭遇或目睹实际的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受伤、性暴力等创伤性事件,从而引发个体安情绪的一种精神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创伤后出现或加重的创伤反复体验、回避和麻木症状、情绪和思维的负面改变、过度警觉。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易反复发作、呈慢性化发展,预后差,患者可出现劳动能力丧失、物质滥用(即过度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如毒品、抗焦虑药物等,并形成精神性和躯体性的依赖)、抑郁等其他精神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自残或自杀行为[1,2]。症状表现[1]:主要表现为:创伤性事件反复的痛苦记忆或在梦境中反复再现场景,持续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情绪和思维的负面改变,过度警觉。诊断依据[1]:依据接触创伤性事件后,出现或加重的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创伤性事件反复体验、回避和麻木症状、过度警觉、情绪和思维的负面改变,可确诊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疾病类型[1]:1.根据患者年龄分为:(1)6岁及以下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2)成年人、青少年、6岁以上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2.根据症状出现时间分为:(1)延迟性表达创伤后应激障碍:直到事件发生后至少6个月才符合全部诊断标准;(2)非延迟性表达创伤后应激障碍。3.根据伴随症状分为:(1)伴分离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体症状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且个体持续或反复出现2种症状之一:人格解体、现实解体。(2)伴分离症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2,4]?本病常见,目前发病率报道一。好发于经历或目睹严重事故、性侵犯、虐待、与严重健康问题或分娩经历(如重症监护住院或新生儿死亡)有关的创伤、战争和冲突、酷刑等事件的人群,在军人、医疗工作人员、司机和船长、紧急救护人员、记者、难民等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是否可以治愈[4]?早期识别及诊治多可治愈,临床症状明显、经历多次创伤的患者治愈难度大,至少1/3的患者因疾病的慢性化而终身愈。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以创伤为重点的个体CBT干预(认知行为疗法)、EDMR(眼球运动脱敏再处理)、团队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减轻创伤性事件带来的精神压力,减轻、消除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学习新的应对方式、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是否遗传[5]?是,目前认为本病与遗传易感性有一定关系。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健康百科·提供全面的健康知识、疾病预防和保健方法李卫晖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