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多少钙片才合理?

全球医疗视野·关注全球医疗动态,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制度、技术和经验
全球医疗视野
关注全球医疗动态,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制度、技术和经验

那天,我坐在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咨询窗口前,心里七上八下的。我今年17岁,正值青春年华,却因为膝关节无缘无故的酸痛而烦恼不已。我听说这可能和缺钙有关,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网上搜索了‘肾虚要吃什么补药’这样的问题。

屏幕那头,医生的头像亮了起来,他温和地问我:‘您好,我是医生,很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咨询服务。’我紧张地回答:‘你好,请问一天吃多少钙片算合理?’医生耐心地回答:‘这个对时间没有要求的,嚼碎吃也没有问题的,很多钙片本来就很大一粒,需要嚼碎吃。’

我接着问:‘我之前一直咀嚼吃是不是没有效果了?’医生微笑着说:‘这个不一定的,建议先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哦。有些怕是半月板的问题,特别是平时运动的多的。’

听到这里,我心里一紧,我不禁想起自己最近确实运动量有所增加。医生的话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缺钙问题,可能还涉及到更深层次的身体健康问题。

我继续问:‘我的膝关节会无缘无故酸痛,是不是代表缺钙?’医生回答:‘这个不一定的,建议先去医院检查一下。’

挂断电话后,我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运动量也不够。我意识到,健康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想解决,也需要时间和耐心。

于是,我决定先去医院做一下检查。在等待检查结果的日子里,我更加关注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我开始按时吃饭,保证营养均衡,晚上早睡早起,尽量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几天后,检查结果出来了,医生告诉我,我的膝关节酸痛并不是因为缺钙,而是因为半月板损伤。医生给我开了一些药物,并告诉我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我的膝关节酸痛明显减轻了。我深深地感受到,健康真的是无价之宝。我想,如果早一点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就不会这么痛苦了。

现在,我每天都会按时服用医生开的药物,也会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我深知,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呢?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让我们一起关注健康,珍惜生命。

膝关节酸痛的可能原因及调理 常见症状 膝关节酸痛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缺钙、半月板损伤等。易感人群包括长期运动、老年人等。 推荐科室 骨科或运动医学科 调理要点 1. 确认诊断,排除半月板等其他问题; 2. 适当补充钙片,但需注意服用方法和剂量; 3. 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改善关节稳定性; 4.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减少膝关节压力; 5. 如有必要,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
推荐医生列表
柳艳松·undefined
柳艳松三甲可处方
苏州市广济医院精神科
好评100%|接诊量42|响应时长656分钟
擅长: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 双相障碍 失眠症 急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多种精神障碍的药物与心理治疗
¥99.0
问医生
于君·undefined
于君可处方
烟台市莱州荣军医院精神科
好评100%|接诊量299|响应时长347分钟
擅长:精神心理问题: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睡眠障碍、人格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脑血管后精神障碍、酒中毒、酒依赖、社交恐惧症、强迫症、惊恐发作、创伤后应激障碍、产后抑郁症
¥50.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典型症状为创伤再体验、回避、麻木、过度警觉需及时治疗,延误治疗可出现自残、自杀行为应重视易感人群的心理预防简介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disorder,PTSD)是因遭遇或目睹实际的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受伤、性暴力等创伤性事件,从而引发个体安情绪的一种精神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创伤后出现或加重的创伤反复体验、回避和麻木症状、情绪和思维的负面改变、过度警觉。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易反复发作、呈慢性化发展,预后差,患者可出现劳动能力丧失、物质滥用(即过度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如毒品、抗焦虑药物等,并形成精神性和躯体性的依赖)、抑郁等其他精神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自残或自杀行为[1,2]。症状表现[1]:主要表现为:创伤性事件反复的痛苦记忆或在梦境中反复再现场景,持续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情绪和思维的负面改变,过度警觉。诊断依据[1]:依据接触创伤性事件后,出现或加重的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创伤性事件反复体验、回避和麻木症状、过度警觉、情绪和思维的负面改变,可确诊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疾病类型[1]:1.根据患者年龄分为:(1)6岁及以下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2)成年人、青少年、6岁以上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2.根据症状出现时间分为:(1)延迟性表达创伤后应激障碍:直到事件发生后至少6个月才符合全部诊断标准;(2)非延迟性表达创伤后应激障碍。3.根据伴随症状分为:(1)伴分离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体症状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且个体持续或反复出现2种症状之一:人格解体、现实解体。(2)伴分离症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2,4]?本病常见,目前发病率报道一。好发于经历或目睹严重事故、性侵犯、虐待、与严重健康问题或分娩经历(如重症监护住院或新生儿死亡)有关的创伤、战争和冲突、酷刑等事件的人群,在军人、医疗工作人员、司机和船长、紧急救护人员、记者、难民等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是否可以治愈[4]?早期识别及诊治多可治愈,临床症状明显、经历多次创伤的患者治愈难度大,至少1/3的患者因疾病的慢性化而终身愈。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以创伤为重点的个体CBT干预(认知行为疗法)、EDMR(眼球运动脱敏再处理)、团队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减轻创伤性事件带来的精神压力,减轻、消除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学习新的应对方式、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是否遗传[5]?是,目前认为本病与遗传易感性有一定关系。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全球医疗视野·关注全球医疗动态,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制度、技术和经验李卫晖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