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远程医疗新视界·探讨远程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包括在线问诊、远程手术等
远程医疗新视界
探讨远程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包括在线问诊、远程手术等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其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和抗休克治疗两大方面,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一、病因治疗

1. 抗菌治疗:在病原菌未明确前,可根据原发病灶、临床表现,推测最可能的致病菌,选用强力的、抗菌谱广的杀菌剂进行治疗。待分离得病菌后,宜按药物试验结果选用药物。剂量宜较大,首次给冲击量,由静脉滴入或缓慢推注。常用者为一种β-内酰胺类加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2. 支持治疗:及时处理原发感染灶和迁徙性病灶。重视全身支持治疗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二、抗休克治疗

1. 补充血容量: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是感染性休克的突出矛盾。故扩容治疗是抗休克的基本手段。扩容所用液体应包括胶体和晶体。常用胶体液有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白蛋白和全血等;晶体液中碳酸氢钠复方氯化钠液较好。

2. 纠正酸中毒:根本措施在于改善组织的低灌注状态。缓冲碱主要起治标作用,且血容量不足时,缓冲碱的效能亦难以充分发挥。纠正酸中毒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恢复血管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性,并防止DIC的发生。

3.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旨在调整血管舒缩功能、疏通微循环淤滞,以利休克的逆转。

4. 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包括强心药物的应用、维持呼吸功能、防治ARDS、肾功能的维护、脑水肿的防治、DIC的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和β-内啡肽拮抗剂等。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治疗和抗休克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尽早康复。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病原体侵入引发严重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伴持续性低血压多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嗜睡等需及时救治,否则可危及患者生命简介感染性休克又称脓毒性休克,是一种由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及其毒素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造成各器官(脑、肾、肺、心、肝等)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正常范围: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嗜睡、少尿或尿等[1]。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较高的致死率,需要及时救治,通常预后良好,但如果未能及时救治,则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脑水肿等),最终导致死亡。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嗜睡、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等。诊断依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嗜睡、少尿或尿等),并结合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血象、血气分析、病原学检查等)做出诊断。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发病率逐年增高[5]。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通常情况下,及时救治可痊愈。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远程医疗新视界·探讨远程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包括在线问诊、远程手术等
李侗曾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