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肿瘤指标偏高,就是得了癌?医生:别惊慌,它只起提示作用

肿瘤指标偏高,就是得了癌?医生:别惊慌,它只起提示作用
发表人:绿色医疗倡导者

肿瘤标志物偏高,是否意味着患上了癌症?许多人对于体检报告中出现的肿瘤标志物偏高表示担忧,担心自己患上了癌症。那么,肿瘤标志物究竟是什么?它与癌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肿瘤标志物,顾名思义,就是指与肿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它们可以存在于细胞、血液、组织、体液中,并反映肿瘤的存在和生长情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20多种,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并非癌症的特异性指标。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例如,甲胎蛋白在肝癌患者中会升高,但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孕妇体内也可能出现升高。同样,癌胚抗原在肠癌患者中升高,但在吸烟者中也可能升高。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肿瘤标志物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阎钧教授指出,肿瘤标志物的主要作用是提示作用,帮助医生发现潜在的风险。当肿瘤标志物升高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影像学检查等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可以定期复查,观察其变化趋势。如果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或者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如CT、B超等。

除了关注肿瘤标志物,阎钧教授还提醒,预防癌症的关键在于早期筛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等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癌症筛查。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