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皮肤科专家:互联网医院,让医疗服务更便捷

医疗科普小站·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普及医疗常识和健康知识
医疗科普小站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普及医疗常识和健康知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一个普通的上班族,突然发现自己胸口和背后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痘,不痛不痒,但看着实在影响美观。我回想起来,这些小痘已经长了一两年了,前几次有肿起发脓疼痛,挤出脓就好了。我试着用护肤品来改善,但效果并不明显。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了解到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线上问诊服务。于是,我鼓起勇气,决定尝试线上咨询。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我预约了一位皮肤科专家进行线上咨询。

在咨询过程中,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详细了解了小痘的分布情况。医生告诉我,这些小痘可能是皮脂腺瘤,建议我可以考虑激光处理。我心中有些犹豫,毕竟手术总是让人心生畏惧。医生看出了我的担忧,耐心地为我解释了激光处理的原理和效果,并告诉我,这个方法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安全性较高。

我决定尝试激光处理。医生告诉我,具体的费用需要去线下咨询,每个医院的收费标准不一样,还要评估治疗效果。我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医生的建议。在咨询结束后,我心中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服务充满了感激。

不久后,我按照医生的指导,前往线下医院进行了激光治疗。虽然治疗过程中有些不适,但想到能够摆脱这些小痘,我咬牙坚持了下来。经过几次治疗,小痘果然消失了,皮肤恢复了光滑。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这里,我不仅得到了专业医生的帮助,还感受到了医生们敬业、耐心的品质。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将从中受益。

推荐医生列表
李长梁·undefined
李长梁可处方
新郑华信民生医院皮肤科
好评100%|接诊量198
擅长:皮肤科性病科各类常见病多发病
¥29.0
问医生
张晓萍·undefined
张晓萍三甲可处方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好评100%|接诊量14|响应时长1440分钟
擅长:常见皮肤病,皮肤肿瘤,皮肤病理,毛发
¥49.0
问医生
马东来·undefined
马东来三甲可处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好评100%|接诊量405|响应时长204分钟
擅长:各种疑难少见和重症皮肤病这诊断和治疗、白癜风、遗传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等
¥900.0
问医生
杨欢·undefined
杨欢可处方
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
好评99%|接诊量501|响应时长3分钟
擅长:皮肤科常见病,激光美容,皮肤外科
¥25.0
问医生
刘雯敏·undefined
刘雯敏三甲可处方
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
好评100%|接诊量367|响应时长30分钟
擅长:临床工作十余年,主要从事于皮肤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其他损容性皮肤病诊疗与皮肤美容咨询。
¥50.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可表现为肤色或红色的珍珠状斑丘疹。较少发生转移,及时治疗后可临床治愈。简介皮肤基底细胞癌是一种来源于表皮基底细胞或皮肤附属器的肿瘤,是最常见得皮肤恶性肿瘤,占所有皮肤恶性肿瘤的75%[2]。皮肤基底细胞癌好发于人体易受阳光照射部位,大多数病灶位于头部和颈部,很少发生在黏膜、手脚掌上。皮肤基底细胞癌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的临床表现特异性。随着肿瘤进展可表现为肤色或红色的珍珠状斑丘疹,上面伴有溃疡或毛细血管扩张。该病较少发生转移,但可侵犯和破坏局部皮肤组织,尤其是头面部,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和美观,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手术切除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症状表现典型症状为病灶边缘有卷曲的半透明小结节,呈“珍珠样”。诊断依据本病通过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见癌巢及其他特异性表现可以明确诊断。皮肤基底细胞癌有哪些类型?按皮肤镜下组织形态的特点可以分为4种基本类型:结节溃疡型皮肤基底细胞癌:最为常见,患者经常有病灶部位脱皮和反复出血的病史,最常见的部位为面部,尤其是鼻子、脸颊、前额、鼻唇沟和眼睑。浅表型皮肤基底细胞癌:常发生于肩部、胸部或背部,且有存在多个病灶的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浅表型可转变成结节型。色素型皮肤基底细胞癌:多位于颜面部,且在部分病例中与结节型共存,可认为是结节溃疡型的变异类型。硬斑病样或纤维化型皮肤基底细胞癌:较少见,以颜面部多发。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比较常见,多见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男女发病差异大,东亚地区黄种人以色素型基底细胞癌为主,人年发病率约2/10万[1,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主要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外用抗肿瘤药物等。是否遗传?可能遗传,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增加该病的发生风险。是否医保范围?是
医疗科普小站·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普及医疗常识和健康知识
郭昊副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