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线上问诊:精神科医生的耐心与专业守护我的强迫症之路

健康百科·提供全面的健康知识、疾病预防和保健方法
健康百科
提供全面的健康知识、疾病预防和保健方法

那天,我坐在电脑前,屏幕上的文字跳动着,仿佛是那无形的医生在倾听我的诉说。那天,是2024年8月15日,我再次踏上了线上问诊的旅程。

“你好,如果开药,需要回答我下面三个问题就行。”医生的声音从屏幕的另一端传来,温和而坚定。我深吸一口气,开始了这次交流。

“是你本人服药吗?”医生问。我回答:“是。”紧接着,医生询问了我的病情是否稳定,我回答:“稳定。”然后,医生让我仔细阅读了关于药物风险的排查信息,我回答:“都没有。”

“根据你提供的线下医院病历和口述资料,确定是在线下医院诊断‘强迫症’,线下口服‘舍曲林’,无不良反应,病情稳定,无消极言行,开药不超过4周?”医生再次询问。我毫不犹豫地回答:“确定。”

随后,医生给出了处方详情,并在确认无误后,将处方已送达药师审核的消息告知我。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个医生不仅专业,而且细致入微。

“药开好了,点击‘处方单’预约购药缴费,服药期间有不适请及时就诊。”医生的声音再次传来,让我感到安心。我点击了“处方单”,预约了购药,心中充满了感激。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捷与高效,也让我对这位医生的品质充满了敬佩。我相信,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需要,这位医生都会用他的专业和细心为我提供帮助。

推荐医生列表
肖莉·undefined
肖莉不可处方
其他医院临床心理科
好评100%|接诊量16|响应时长76分钟
擅长:焦虑抑郁强迫障碍,人际关系问题,青少年情绪管理,亲子关系,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
¥50.0
问医生
危琼辉·undefined
危琼辉不可处方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临床心理科
擅长:边缘型人格障碍
¥58.0
问医生
李巧军·undefined
李巧军不可处方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临床心理科
擅长:1、情绪问题咨询 2、亲子教育咨询 3、青少年学习咨询 4、婚姻家庭咨询
¥20.0
问医生
黄燕·undefined
黄燕不可处方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临床心理科
好评100%|接诊量14
擅长:边缘人格障碍,婚姻家庭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焦虑,强迫及其相关等等。不设限。
¥600.0
问医生
钟鸣·undefined
钟鸣可处方
济南军颐医院临床心理科
好评100%|接诊量2
擅长:擅长领域: 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早恋厌学、考前减压、 报考专业选择;家庭情感咨询、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催眠疗愈缓解失眠等。
¥19.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发病与幼年家庭教育、童年创伤、遗传因素有关表现为固执、完美主义、道德感强、谨小慎微等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需长期治疗简介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自幼形成的以过度的完美主义、追求对周围环境有足够程度的掌控为核心特征,并导致适应良,从而影响到患者生活的各个领域的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是最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幼年家庭教育、童年创伤、遗传因素有关。强迫型人格障碍最常见的症状是过分疑虑、谨慎,自我要求高、完美主义、固执、刻板、过分关注细节、缺乏创新精神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强迫型人格障碍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科学的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社交[1][2]。症状表现:强迫型人格障碍最常见的症状是过分疑虑、谨慎,自我要求高、完美主义,固执、刻板,过分关注细节、缺乏创新精神等。诊断依据:医生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固执、道德感强、谨小慎微、完美主义等)、评估和自评问卷等做出诊断。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一种沉湎于秩序、完美以及精神和人际关系上的控制,而惜牺牲灵活性、开放性和效率的普遍模式;起始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之下,表现为下列4项(或更多)症状:沉湎于细节、规则、条目、秩序、组织或日程,以至于忽略了活动的要点。表现为妨碍任务完成的完美主义(例如,因为符合自己过分严格的标准而能完成一个项目)。过度投入工作或追求业绩,以至于法顾及娱乐活动和朋友关系(能用明显的经济情况来解释)。对道德、伦理或价值观念过度在意、小心谨慎和缺乏弹性(能用文化或宗教认同来解释)。愿丢弃用坏的或价值的物品,哪怕这些物品毫情感纪念价值。情愿将任务委托给他人或与他人共同工作,除非他人能精确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对自己和他人都采取吝啬的消费方式,把金钱视作可囤积起来应对未来灾难的东西。表现为僵化和固执。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强迫型人格障碍是最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在3%~8%[1][2][3]。是否可以治愈?可治愈。经过科学的心理治疗和药物,可以调整行为模式,缓解症状。是否遗传?有家族聚集性倾向,发病多在童年创伤、幼时家庭教育经历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是否医保范围?是
健康百科·提供全面的健康知识、疾病预防和保健方法
刘登华副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