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宝妈的育儿日记:互联网医院让我对宝宝的健康更有信心

医疗新知速递·专注于快速传递医疗行业的最新动态、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
医疗新知速递
专注于快速传递医疗行业的最新动态、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

那是一个普通的晚上,夜幕低垂,月亮爬上天空。小宝贝突然哭了起来,声音不大,但是带着一种不安。我赶紧抱起她,试图安抚她。然而,她还是哭个不停,直到我喂了她一些奶,她才渐渐平静下来。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4个月。每次小宝贝哭闹,我都会很担心。白天,她看起来精神很好,但是晚上总是频繁夜醒,大概1-2小时一次。每次醒来,她都会哭,但是不睁开眼睛,听声音总感觉像是不太舒服。

我开始怀疑这是否和她的肠胃有关。于是我决定在网上寻求帮助。我找到了一家互联网医院,预约了一位小儿内科的医生。

医生在了解了小宝贝的情况后,建议我们先做一些检查。她说,小宝贝可能是肠胃功能不协调,导致便秘和肠胀气。医生的建议让我感到很安心,因为她给了我一个明确的诊断方向。

医生还告诉我,可以通过大便常规、食物不耐受测试和腹部b超来进一步评估小宝贝的情况。虽然检查过程可能会有一些不适,但我觉得这是为了小宝贝的健康,值得尝试。

检查结果出来了,大便和b超都没问题。医生告诉我,小宝贝的肠胃功能可能确实有些问题,建议她吃一些调节肠胃的药物。我还收到了一份过敏源测试的报告,虽然结果没有问题,但医生建议我继续观察小宝贝的情况。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感受到了医生的耐心和专业。她不仅给出了明确的诊断和建议,还给了我很多关心和鼓励。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小宝贝会越来越健康。

推荐医生列表
石伟娜·undefined
石伟娜三甲可处方
河北省儿童医院小儿消化科
|响应时长1440分钟
擅长: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35.0
问医生
李桂桂·undefined
李桂桂三甲可处方
河北省儿童医院小儿消化科
擅长: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35.0
问医生
张明波·undefined
张明波可处方
咸阳彩虹医院小儿消化科
好评100%|接诊量3|响应时长437分钟
擅长:主要从事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儿童感染性疾病,儿童胃肠镜下诊断及治疗、并在咸阳地区率先开展儿童无痛胃肠镜诊疗工作,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9.0
问医生
陈志勇·undefined
陈志勇三甲可处方
湖南省儿童医院小儿消化科
好评100%|接诊量19|响应时长308分钟
擅长:儿科消化道疾病,婴幼儿喂养、腹泻及便秘。
¥200.0
问医生
程丽娟·undefined
程丽娟三甲可处方
河北省儿童医院小儿消化科
擅长: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35.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好发生在夏秋冬腹泻、黄色水样粪便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以支持治疗和抗感染治疗为主,预后较好简介小儿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由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肠病原体引起)以及多种因素(如饮食当、过敏及全身疾病)引起,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腹泻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多数呈水样便。因为孩子的血容量较少,频繁的腹泻容易导致脱水现象。本病可以治愈。主要通过支持治疗(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抗感染治疗进行治疗,预后好[1]。症状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呈稀便、水泻、粘液或脓血便。频繁的腹泻容易导致脱水。由细菌引起的小儿肠炎易并发细菌性痢疾,出现腹痛,腹泻,甚至出现血样便[1]。诊断依据:根据患儿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的临床表现可进行初步诊断。要明确病因还需进行其他检查。如血常规、粪常规。粪便细菌培养:可以诊断致病菌[2]。小儿肠炎有哪些类型?1.感染性小儿肠炎,根据病原体分为:(1)病毒性肠炎;(2)细菌性肠炎;(3)真菌性肠炎;2.非感染性小儿肠炎。是否具有传染性?急性细菌性痢疾引起的细菌性肠炎是属于传染病。病毒性肠炎大部分有传染性,如轮状病毒性肠炎;真菌感染传染性。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小儿肠炎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细菌性肠炎主要通过粪-口及接触的方式传播。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为粪-口传播。怎么预防?避免和感染性小儿肠炎的患者进行密切接触,饭前便后洗手,注意环境和所接触物品的消毒,及时杀灭苍蝇等害虫。合理喂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是否常见?本病常见。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较高,细菌性肠炎多发于夏秋季,病毒性肠炎多发于秋冬季,潜伏期12~36小时[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针对细菌性肠炎口服或静滴抗生素即可。若为秋冬季节频发的以轮状病毒为主的病毒性肠炎,一般可以自愈。非感染性小儿腹泻对症支持治疗可治愈。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医疗新知速递·专注于快速传递医疗行业的最新动态、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
张晓蕊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