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治疗的得力助手

医疗之窗·健康和医疗常识科普
医疗之窗
健康和医疗常识科普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是一种用于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这种药物适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包括癌症化疗、骨髓移植后的恢复、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或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在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一些不良反应。肌肉骨骼系统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痛、骨痛、腰痛、胸痛等现象。消化系统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或肝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其他不良反应可能包括发热、头疼、乏力及皮疹,以及ALP、LDH升高。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休克间质性肺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幼稚细胞增加等情况。

尽管如此,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在预防和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方面仍然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24-48小时开始使用,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

在使用该药物时,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象,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数目变化的情况。对于骨髓中幼稚粒细胞未显著减少的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或外周血中检出幼稚粒细胞的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应慎重使用。长期使用该药物的安全有效性尚未建立,因此需要医生指导使用。

此外,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在使用该药物前应咨询医生,儿童患者慎用,并给予适当监测。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比较低下,需要观察患者的状态,注意用量及间隔,慎重给药。药物过量可能会出现尿隐血、尿蛋白阳性、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提高等症状,但这些变化在恢复期后可以消除或减轻。

总之,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潜在的不良反应和用药指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推荐医生列表
王童·undefined
王童可处方
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血液科
擅长:擅长内科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19.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系统疾病发病与基因缺陷、药物、射线、中毒等有关治疗方式主要为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简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以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减少(成人低于2.0*10^9/L,10~14岁儿童低于1.8*10^9/L或10岁以下儿童低于1.5*10^9/L)为主的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减少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或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及继发性(或获得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又以继发性多见。发病与基因缺陷、药物、射线、中毒等有关。轻度患者可症状表现;中重度患者,可存在头晕,四肢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治疗方式主要为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1]。症状表现:其临床表现常因减少程度及原发病而同。轻度患者的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1.0×109/L、中度(0.5~1.0)×109/L和重度<0.5×109/L。轻度患者可症状表现;中度和重度患者,可存在头晕,四肢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1]。诊断依据:根据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即可作出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的诊断。必要时需反复检查或采取骨髓检查(涂片或活检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1]。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有哪些类型?1.根据病因,可将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分为以下两大类:(1)原发性(或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伴随其他先天性综合征(如免疫缺陷和代谢异常综合征)同时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继发性(或获得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药物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损伤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感染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其他2.根据发病机制,可将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大致分为以下三类: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破坏过多或消耗过多中性粒细胞分布异常3.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可将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分为以下三类:轻度(1.0~2.0)*10^9/L中度(0.5~1.0)*10^9/L重度<0.5*10^9/L,又称为粒细胞缺乏症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血液科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病率日益上升,约为6%~8%[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轻、中度患者治愈率较高,重度患者死亡率较高。是否遗传?是。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多于婴幼儿时期发病[4]。是否医保范围?是
医疗之窗·健康和医疗常识科普郑永江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