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烫伤是日常生活中遇到比较多的意外伤害事故。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为烧伤,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等等,由电、化学物质所致的损伤。儿童烫伤极为常见,家长在处理时手忙脚乱,有人说要赶紧冰敷,也有人说涂药膏比较好,民间甚至有涂龙胆紫、酱油或者麻油的土办法,对于水泡的泡皮的处理也是众说纷纭,以至于错过了减轻伤害、改善预后的最佳时机,甚至由于不正确的处理加重烫伤情况。误区一:胡乱扯下衣服 当烫伤发生时,会马上脱掉身上衣服以查看伤势,这一点是应该的,但是如果胡乱扯下衣服,尤其是手臂烫伤时扯下衣袖,在这样的处理过程中由于衣物对烫伤的表皮产生的摩擦会加重对烫伤皮肤的损害,甚至会将烫伤的表皮拉脱,正确的方法是:拿剪刀将衣服剪开,避免衣物伤面的摩擦。误区二:烫伤部分涂抹牙膏、龙胆紫、酱油等 涂上牙膏非但没有什么治疗作用,可能还会引起感染,其凝结粘连伤口会增加意思处理创面的难度,所以勿在烫伤创面涂抹牙膏等没有确切治疗效果的东西。民间土方法中常用的龙胆紫、酱油、牙膏、化妆品、红药水、牛油、肥皂或者食用油也不可取,除了引起感染也可能因为颜色渗入组织而影响医生的正确判断创面的深浅程度。误区三:烧伤水泡不可弄破 应急处理,总结为“冲、脱、泡、盖” 1、冲:马上以流动冷水尽早处理伤处,直至疼痛感缓解为止(或30分钟)。 2、脱:将烫伤的肢体浸在冷水中轻轻退去衣物,脱衣不便时可用剪刀沿衣缝剪开后卸下。 3、泡:在冷水中连续浸泡30分钟除尽余热,夏季时也可在水中加冰块降温,注意不要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4、盖:必要时,可选择消毒敷料、光滑无毛边的布类,或经高温熨烫过的干净床单,覆盖伤口后抓紧时间送医院处理。

  • 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在多年的诊疗经历中,总结出心血管病的六大常见误区:误区一:维生素能预防心血管病。中国老百姓买维生素的积极性特别高。实际上最近20年做了大量研究,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吃维生素E,能减少心肌梗死或预防冠心病、脑血管病。而且,维生素应该从食物中获取,而不是靠胶囊药片。误区二:盲目接受起搏治疗。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很普及。心房颤动患者尤其无症状的老年患者,做Holter容易发现夜间有心跳的长间歇。过去长间歇2秒、3秒,可能就会被植入起搏器。现在指南提出,长间歇5秒(最慢心率12次/分),这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植入起搏器。没有症状,夜间有长间歇,别盲目被起搏。误区三:早搏是疾病。早搏不是病,也没独立的风险,早搏很常见,很多人一生中都可能发生。早搏可毫无症状,或因其它病就诊偶然发现。早搏有无症状与早搏多少无关。早搏可见于正常心脏,也更易见于心脏病的患者。早搏不要轻易被射频。一定慎重。误区四:女性ST-T波改变一定冠心病。女性ST-T波改变大多不是冠心病。我不止一次看到一些六、七十岁女患者,忧心忡忡地讲起她们的病史,很认真地说自己被诊断冠心病三、四十年了,最近接受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中青年女性,如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不吸烟,没有家族中早年患冠心病家族史,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这些心电图上的ST-T,改变不代表有心肌缺血和冠心病。这些中青年女性中,不少人因心电图报告ST-T改变被造影,从而接受大量放射线,这样不仅花了钱,大量射线还带来一生癌症的风险。这是当前过度医疗的一个大风口!误区五:认为窦性心律不齐就是心律失常。不少人看到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不齐”时,误认为自己有了心律失常。实际上,窦性心律不齐不但正常而且健康。误区六:换季定期输液稀释血液。血液粘稠度很容易被老百姓关注。“稀释血液”成了一个荒谬的大市场:各种保健品、洗血、定期输液、稀释血液。很多老年人在换季的时候,去医院打点滴,点的不是糖就是盐,树皮、树叶做成的东西放到输液瓶里,“五彩缤纷”,这安全吗?真的很不安全!也没有效果。解决“血粘稠”最可靠的方法是: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多饮水,多运动。(胡大一大夫公众号授权转载)心脑血管专场,优选医生点击下图直达

  • 作者:六滴滴,第十一诊室

  • 早泄和阳痿是一种病吗?是常见的男性病,但早泄和阳痿是不同的两种疾病。因为早泄是从射精的快慢来定的,而阳痿是从勃起的硬度来看的。大家要区分清楚这两种情况,这很重要的。因为这两种病的发病原因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 怎样理解射精控制力对早泄的影响?如果你是一个正常男性,你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射精控制力,可以随时决定自己的射精时间,想要3分钟就3分钟,想要5分钟就是5分钟。但对于早泄患者来说,他的意志力是无法控制自身射精的,因此,有人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改善早泄,降低龟头的刺激和敏感度,期望达到延时的效果。 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会降低性快感吗?手淫是造成早泄的原因吗?因为性生活是两个人的事情,双方只有在很投入的时候才会有满足的性生活。至于手淫,因为长时间的手淫都是在一个不正常的环境中进行的,希望是越快越好,赶紧射精。这样长时间就会脑中会形成一个兴奋点,只要一过性生活,脑子里面就会催促它快点快点,赶快射精。那么,这个人以后出现早泄的机率就会比较大。即便你把这个手淫的习惯戒掉了,但是兴奋点的消除、刺激的减弱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他比那些没有长时间手淫的病人要消除得慢,治疗效果也要差一些。 西医认为,早泄跟大脑神经有关,那么早泄的治疗可以通过神经方面的影响去实现吗?医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五羟色胺,是一个神经递质,神经互相传递信息的中间需要这个东西。如果五羟色胺减少了,对神经的刺激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性生活。如果产生多了,它就会产生一些转移或者是抑制性的信号,这样抑制了你的性冲动,从而达到延长性生活的时间。 以前用抗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早泄,为什么现在放弃了?因为采用治疗抑郁症药物时,药的功能不是专一的,医生要多方面考虑。另外,采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药量相对较大,随着药量的增加,药的副作用同等增加,对于患者的损害会很大。 现在出现必利劲这种专门治疗早泄的药,对患者信心会有影响吗?会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以前患者的时间可能是几十秒或者1分钟,但是服用必利劲后,早泄的情况可能大大改善了,信心自然也提高了。另外,我要强调几点:首先,早泄跟不良的性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第二,早泄并不可怕,一般情况下它并不影响生育所以不必过分害怕;第三,治疗早泄需要夫妻双方配合,要互相理解,这样有助于患者的治疗顺应性。虽然是小小的一个早泄,往小了说事关夫妻生活的和谐,往大了说关乎整个家庭甚至牵涉许多社会问题,因此,早泄的问题一定不能忽视。

  • 通过基因检测改变命运,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好莱坞巨星安吉丽娜·朱莉。朱莉有乳腺癌的家族史,母亲曾与癌症斗争10年,最终因卵巢癌离世。在2013年的一次基因检测中,朱莉发现自己从母亲那里遗传了突变的癌症易感基因,未来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高达87%和50%。于是她接受了预防性的手术,将风险降到最低,多活几十年! 神奇的基因检测还有哪些用途?除了预测疾病风险,解除人体的“定时炸弹”,基因检测还可以及早发现胎儿是否有健康缺陷、判断是我们会不会得家族遗传病等等,并且辅助药物治疗。产前胎儿DNA检测产前胎儿DNA检测,是为了降低了新生儿缺陷的几率。尤其是唐氏综合症的检查,已逐渐成为各大医院的妇产科的常规检测项目。与唐筛和羊水穿刺相比,这种方法有无创、快速、精确(准确率高达99%)的特点。既避免了传统唐筛的筛错、漏筛,也避免了羊水穿刺的创伤、宫内感染危险等。基因检测,遗传病早发现父母体内“藏着”致病基因,我们就很有可能被遗传,当两个相同的致病基因相遇,就会产生这种疾病的患者。对于有治疗方案的疾病,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早期诊断、尽早治疗。例如对苯丙酮尿症尽早治疗,就可以让小孩发育正常、智力正常。对于现阶段还没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也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确诊病因,从而避免盲目、过度的治疗。基因检测与个性化药物治疗传统的千人用一药,对大部分人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一些人来说是没有治疗效果的,甚至会对少数人会有毒副作用。医生根据每个人基因的差异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保证药物疗效的同时,避免药物造成的毒副作用,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可见,解码基因的秘密,命运就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

  • 前列腺是男性的生命之腺,与男性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前列腺的健康,而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前列腺造成伤害;前列腺疾病有以下症状。人有七情六欲,前列腺有着“七伤六保”,前列腺容易受到以下“七伤”:1.嗜烟酗酒:男性嗜烟酗酒会伤害生殖系统的功能,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并可导致内分泌紊乱,诱发前列腺炎和性功能障碍。2.久坐不动:男性久坐会导致会阴部血液循环大大减慢,且会对前列腺形成压迫,造成前列腺充血,导致前列腺腺体阻塞、代谢产物不能排出、前列腺液无法顺利排泄,最终诱发慢性前列腺炎。3.嗜好辛辣:辛辣食物会刺激前列腺和尿道,并可能造成血管扩张,使前列腺和膀胱颈充血水肿,降低前列腺的抵抗力,容易受到细菌入侵,诱发前列腺炎。4.经常憋尿:男性经常憋尿会导致膀胱充盈胀大,压迫前列腺,诱发前列腺炎。5.长期便秘:男性便秘会导致直肠积聚大量粪便,压迫前列腺,诱发前列腺炎。6.风寒受凉:男性受寒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引发肾上腺收缩,增加尿道内的压力,造成排尿困难,诱发前列腺炎。7.滥用药物:某些男性在出现前列腺疾病症状时选择自行用药,殊不知胡乱用药可造成病情的加重、迁延。 如何更好的保护前列腺,应做到以下“六保”:1.定期检查:40 岁以上的男性应定期到医院接受身体检查,以期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早发现、及早治疗。2.规律性爱:规律的性爱有利于前列腺液的排出和循环,保持内分泌的平衡、生殖系统机能的正常运作,能有效预防前列腺炎。3.增强体质:适度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能有效预防细菌、病菌的入侵。4.补充有益微量元素:平时多食用富含锌的食物,如海产品、白瓜子、花生仁、南瓜子、芝麻等,因为锌能增加前列腺的抗炎和抗癌作用。5.避免长时间久坐或骑车:久坐、骑马等会压迫前列腺,造成前列腺充血。避免长时间久坐或骑车,能降低前列腺受到伤害的风险。6.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会杀死人体的正常菌群,导致泌尿生殖系统菌群构成复杂化,使一些条件致病菌增加,并有利于外来菌群的定居、生长及繁殖,加大了前列腺炎治疗的难度。

  • 要知道如何做好尖锐湿疣的护理工作以及平时注意事项,我们首先要认识这个疾病发生的原理和病原体的喜好环境条件。引起尖锐湿疣的病原体中文名称叫“人乳头瘤病毒”,英文名为“Humanpapillomavirus”,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 HPV 病毒。这种病毒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它好发于人体私处、肛周等部位。当人体感染上 HPV 病毒以后,病毒侵犯的鳞状细胞会逐渐发生空泡样改变,逐渐增生增大,进而突起于皮肤表面,形成典型的菜花状、鸡冠状或乳头状等增生物,也就是我们肉眼可见的“疣体”。 日常的护理须知: 保持局部干燥 切忌用手搔抓 注意个人卫生 1、保持局部干燥 由于 HPV 病毒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持患处局部干燥,可以用一些药物的处理使其干燥。如果条件允许的可以休假,平时在家可以裸露着使其干燥。这样一来,干燥的局部环境可以有效地抑制 HPV 病毒的复制,从而阻碍病情的发展,降低复发几率。 2、切忌用手搔抓 尖锐湿疣通常是不疼不痒的。但有些人可能会有痒感,此时要到医院检查,看痒感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在医生的指导下做正确的止痒处理,而不是自己用手搔抓。因为搔抓导致的皮损,会使得 HPV 病毒侵犯皮损处,引起病毒扩散,致使病情更严重。 3、注意个人卫生 由于 HPV 病毒离开人体后还有活性,临床上也有患者因为接触了感染者刚用过的浴巾、毛巾或马桶等物品,发生感染的案例。因此,尖锐湿疣患者平时在家要注意个人用品分开使用,尤其是一些贴身的东西,千万不要和家人混用。平时尽可能地不用坐式马桶,即使使用也可以用薄膜隔开,或者用完之后也可以进行消毒。 综上所述,是平时护理需要知晓的一些常识,希望大家引起重视,避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大的伤害,祝大家早日康复。

  •    少年儿童肥胖问题愈发明显   洋洋(化名)尽管只有5岁大,但体重却已经达到86斤,哪怕是配上1.2米的身高,也是个标准的“小胖墩”。究其原因,就是管不住嘴,还迈不开腿——饿了就吃,幼儿园吃了回家还要继续吃,却基本上“零运动”。   与洋洋遭遇的超重问题相比,11岁的小刚(化名)的问题更严重。1.6米高的他,体重已达148斤。更令他郁闷的还有外形问题:明明是个男孩子,胸部却比一般的女生都大。为了避免同学的嘲笑,他基本上走路都不敢抬头挺胸。   “一点都不挑食,尤其喜欢吃米饭,越长越胖。”小刚的妈妈意识到问题,赶紧带他就诊。一查才发现,外形问题仅仅是冰山一角:除了超重,小刚被发现有较严重的脂肪肝,胸部过大则是出现了乳腺增生的问题。   两个小朋友的超重问题尚能通过营养、运动处方改善和控制,15岁的小花(化名)作为一名极重度肥胖患者,只能通过外科减重手术解决由肥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为家长的过度溺爱,小花每天的进食数量只能用“不计其数”形容,到青春期时体重已经高达194斤,血糖、肝功、胆固醇等指标无一正常……   “肥胖低龄化的趋势近年来非常明显。”有医生表示,门诊收诊的低龄肥胖患者大幅增加,其中以10岁左右的少年儿童为主,最小年龄仅5岁。不但吃得好,连咀嚼都有人代劳 宝宝嫌苹果太硬,家长用勺子刮成苹果泥喂;宝宝觉得青菜咬不动,家长干脆切成碎末拌在饭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本就变得愈加精细,儿童大多以软性、甜性食物为主。现在连咀嚼都少了。长此以往,食物对颌骨发育刺激不够,导致乳牙根难以吸收,形成滞留。本应萌出的恒牙,只能‘退后’,在乳牙后排长出来。 家长应循序渐进地给孩子吃一些硬度适中、可撕咬的食物。比如多吃些甘蔗、苹果、玉米等耐嚼食物,保持对乳牙良好刺激,促使乳牙按时脱落。   “越帮越忙”:爸妈盲目帮娃减肥适得其反   未成年人和青少年超重可能会引起生长周期缩短,发育时间提前等不良后果;同时,容易导致成年疾病低龄化,甚至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可能是正常体重儿童患病的数倍乃至十几倍。此外,由肥胖引发的不良情绪也是日益凸显。   但对于超重,如果不采取正确的处置方法只能“帮倒忙”。例如洋洋的母亲,为了阻止孩子发胖,竟然停了他的肉食和牛奶,同时还要求小朋友每天超负荷运动。但结果是,洋洋不仅没有减肥,反而经常膝盖酸痛难忍。   对于超重的小朋友,既要注意不能影响生长发育期的成长,又不能在超重的情况下用不科学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进行锻炼,否则会对孩子尚未发育成熟的关节造成负面的影响。   以小花为例,肥胖问题已经无法单纯通过饮食、康复锻炼等手段解决,而是需要外科减重手术。经过手术治疗,3个月后的她,体重减掉50斤,异常的指标逐步回归于正常范围之内。因为明显的变化,她的性格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自卑逐渐走向开朗。   想要真正遏制肥胖,首先需要找到原因,其中可能涉及内分泌代谢、营养、神经内科、康复、呼吸等多个学科,家长们切忌自行“开方处置”。 儿童超重有没有遗传因素、原发病因?如何控制饮食,如何开展运动?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