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虎门医院

小儿消化科

小儿消化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郝建云
郝建云

从事儿内科,儿童消化内科15年,目前副主任医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帮助宝贝早日恢复健康,展现童真笑容!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1.急慢性腹痛,腹泻,呕吐,便血,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肝功能异常,胆汁淤积性肝炎,炎症性肠病,胃食管返流,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 2.发热,感冒,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沈振东
沈振东

在三甲医院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修。“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生病的宝宝们得到规范诊治和合理用药!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儿科呼吸、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规范诊治以及危急重症患儿的救治。
何祖蕙
何祖蕙

主任医师。从事小儿内科临床工作三十五年,擅长儿内科各种疑难疾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胃肠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营养性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小儿胃镜、肠镜的诊疗操作。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小儿内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小儿感染性疾病和胃肠道疾病(胃病、腹泻病、急性/慢性肠炎、过敏性胃肠病、消化不良、厌食、便秘、便血等);小儿胃镜、肠镜的诊治操作。
项立
项立

项立,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1989年获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一直从事儿科一线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主攻方向为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反复腹痛、各种腹泻及便秘、厌食、胃食道返流、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和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学术成就:独立承担并完成广东省卫生厅科研课题“13-碳尿素呼吸试验在诊断反复腹痛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监测疗效中的应用”以及多项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并获得深圳市科研成果鉴定,学术成果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小儿消化学术论文30余篇,多次参加全国儿科消化学术会议,并参与编著学术著作2本。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不明原因的反复腹痛、各种腹泻及便秘、厌食、体重不增,胃食道返流、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和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何志华
何志华

儿科主任,主治医师,德州市十佳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山东省医师协会小儿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抗癫痫协会病友专业委员会委员,德州市医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对儿童常见疾病,如肺炎、哮喘、鼻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紫癜、川崎病、血小板减少症、肾病综合征、矮小症、性早熟、脑炎、癫痫、泌尿系感染、贫血、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水痘、新冠肺炎以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抽动障碍、多动障碍、行为异常等的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急慢性腹泻、便秘、胃炎、肠炎、黄疸、胃食管返流、食物过敏、腹痛呕吐便血的鉴别诊断以及儿童营养的相关指导。
李伟华
李伟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消化科主治医师,主要在食物过敏方面申报了一项卫生局课题和复旦大学的校级课题,并发表国内核心杂志文章两篇。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长期腹痛、消化不良、小儿厌食、小儿肥胖等消化系统疾病,同时对儿内科常见疾病有近20年的临床经验。
姚坤宇
姚坤宇

儿科学硕士,从事儿科近10年,目前为主治医师,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对待患儿热心、细心、耐心!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1.急、慢性腹泻病,过敏性胃肠病 2.消化道出血,便血,呕血等 3.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 4.急慢性腹痛,功能性便秘,消化不良 5.肝功能异常、胆汁淤积性肝炎等
任路
任路

任路,男,医学硕士,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在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工作十余年,主要从事儿内科消化专业,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擅长小儿消化,营养相关疾病,如儿童腹泻,腹痛,呕吐,血便,便秘,营养不良等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从事儿内科工作十余年,对儿童内科常见疾病均可咨询,尤其对小儿消化,营养等方面较为擅长,如儿童腹泻,腹痛,呕吐,血便,便秘,营养不良等,以及小儿胃镜,肠镜相关问题,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杨凯华
杨凯华

杨凯华,女,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小儿消化系统疾病、营养与喂养问题。
宁慧娟
宁慧娟

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得院内优秀医生称号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便秘,腹泻,腹痛,胃食管反流,炎症性肠病等儿科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消化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小儿消化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小儿消化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点击查看
    å

    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造血特点

    胚胎期造血

    生后造血

    胚胎造血期

    中胚叶造血期

    肝脾造血期

    骨髓造血期

    ㈠胚胎期造血

    卵黄囊造血

    胚胎第2~3周开始

    6~8周减退

    肝脾造血期

    胚胎第6周开始

    4~5个月时最活跃

    脾脏第8周开始,终生造淋巴细胞

    胸腺第6~7周出现

    淋巴结第11周出现

    骨髓造血期

    胚胎第六周出现骨髓

    胚胎4个月开始造血

    胚胎6个月后,成为主要造血器官

    生后造血

    骨髓造血

    髓外造血

    骨髓造血

    生后主要是在骨髓内造血

    婴幼期为红骨髓

    5~7岁黄髓逐渐代替长骨中的红髓

    黄髓有潜在造血功能

    骨髓外造血

    当某些异常情况下,造血需要增加,因骨髓造血储备力小,肝、脾和淋巴结可以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

  • 点击查看
    å

    HPV是人乳头瘤病毒的英文缩写,它是一种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毒。目前为止,科学家已发现了100多种亚型的HPV。根据它与宫颈癌的关系分为了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的HPV主要与生殖道疣有关,比如最常见的尖锐湿疣,它的感染并不会导致宫颈癌。主要是高危型的HPV感染会与宫颈癌相关,特别是持续感染。在高危型的HPV中,与宫颈癌最相关的是16和18型,大约70%的宫颈癌与之相关。
     
    感染了HPV肯定会得宫颈癌吗?
    不是的!其实HPV感染非常常见,从有性生活开始到50岁,大概有75-80%的女性至少感染过一次HPV。因为感染了HPV,身体上不会出现任何不适,如果不进行HPV检测,您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曾经感染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HPV感染会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所清除,这个过程大约需要6-24个月,所以短暂的感染没什么可怕的,真正会给我们惹麻烦的是那些持续存在的,若同一亚型的HPV感染持续2年以上,就有可能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但非必然,因为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癌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需要10-15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完全可以通过筛查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我们检查发现自己感染了HPV,我们通常需要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如我们常说的TCT检查,如果宫颈细胞学检查阴性,那我们就可以放心,只需要定期随访就可以,或者进行16和18亚型检测,如果16或18亚型阳性,那么我们就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以除外宫颈癌前病变。
     
    感染了HPV我们需要治疗吗?
    从目前的指南和临床的数据研究来看,目前并没有治疗病毒的特效药,因此并不推荐对HPV感染者进行治疗,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身抵抗力来清除。
     
    所以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戒烟忌酒,规律的生活,适当运动,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紧张,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自身抵抗力。还有我们平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洁身自好,尽量使用避孕套做好防护,这样让我们尽可能减少HPV感染的机会。

  • 乙肝(这里指慢乙肝)患者肝穿活检组织如果出现肝脏明显的炎症(≥G2)和/或纤维化(≥S2),则需要抗病毒治疗。

    然而,很多乙肝患者拒绝肝穿刺活检,这种情况下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呢?存在以下情形,需要抗病毒治疗:

    1、乙肝病毒(HBV)复制引起的转氨酶升高;

    2、存在乙肝病毒复制,存在后述情况,无论转氨酶是否升高:①.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②.年龄>30岁;③.超声、CT或核磁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④.存在乙肝相关肝外表现,如肾小球肾炎、血管炎等;

    3、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无论乙肝病毒是否存在复制,存在后述情形需要抗病毒治疗: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进行肝移植,接受化学治疗、靶向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接受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DAA)治疗等。

    当然,具体情况最好还是咨询专业医生或门诊就诊。

  • 天气暖和起来了,各位小伙伴想出门的心已经按捺不住。毕竟不春游,就辜负了这大好时光。

     

     

    但春游绝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除了要注意防疫,你还需要做一些准备,来预防意外。比如摔倒受伤了怎么办?被蜜蜂蛰了怎么办?春游需要防晒么?Dr.京贴心为大家准备了春游指南,愿友友们都能健康安全的快乐春游!

     

    孩子淘气

    摔倒擦伤了怎么办?

     

    玩起来忘乎所以,一不小心就摔了个大马趴,尤其是带着小孩子一起玩,小孩子喜欢跑来跑去,家长更要小心。

     

     

    如果是普通的擦伤,自己就能处理。有出血的话, 先用干净的纱布按压10~15分钟,让伤口不再继续流血,接着用清水冲洗伤口,将表面的灰尘、沙子等污染物冲洗干净。可以用凡士林或者百多邦等抗生素软膏涂抹伤口,有助于避免伤口感染,且湿润的环境可以帮助伤口更好的愈合,再用无菌纱布覆盖。记得每天检查伤口,更换新的纱布。

     

    处理伤口时,千万不要用酒精或者红药水,它们具有一定刺激性,导致伤口不易愈合。

     

    如果伤口红肿、化脓,伤口深、流血不止,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就不要自行处理,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野菜不是你想摘

    想摘就能摘

     

    春天,遍地都是野菜,野菜鲜美,是难得的美味。每年这个时候,摘野菜大军就该出动了,春游的时候,顺便摘点野菜带回家,听起来是不是很不错?

     

    但先别急着跟风,有些地方的野菜可摘不得!

     

    公园花坛中的野菜、马路边绿化带的野菜,可能已经被喷过除草剂和农药,基本上可以放弃了。郊外的野菜也有着一定风险,因为你不知道,工厂的污染废水,会不会排到这里。

     

    对于新手来说,认识野菜全靠网图,但野菜种类繁多,难免会出差错,万一挖错了,不好吃是小事,吃中毒就得不偿失啦。(野果和野蘑菇也不要乱吃噢。)

     

    所以啊,真想要挖野菜,建议找一个经验丰富熟悉地形的长辈,让他带着你一起去感受春天。

     

    蜂类虽小

    蛰起人来真要命

     

    当你在花丛中穿梭拍照的时候,蜇人蜂们也在忙碌,一不小心,就来了个亲密接触。

     

    蜂类尾部有毒腺和蛰针,蛰针刺入皮肤后释放毒液,引起中毒反应,皮肤会出现红肿、疼痛,严重的会出现头晕、呕吐、腹泻、昏迷、休克等症状。中毒的症状因个人情况以及中毒量而不同。

     

    被蛰伤后,首先查看是否有毒刺残留。如果有,应该尽快用镊子夹出来, 千万不要挤压,以免将毒刺挤到皮肤更深处。

     

    被蜂蛰后,需要区分被哪种蜂蛰的 蜜蜂的毒液为酸性,可以用肥皂水清洗,黄蜂的蜂毒为碱性,可用食醋冲洗。如果没办法辨别是哪种蜂,建议用清水冲洗,冲洗后用碘伏消毒。如果被蛰后症状严重(疼痛难忍、头晕、呕吐、腹泻、昏迷等等),应立即送往医院。

     

    在外游玩碰到蜂在身边飞过,最好不要乱动,也不要用手去挥打;如果有多只蜂围攻,立即趴在原地,用衣物包裹住裸露在外的皮肤;带孩子游玩时,也要教育孩子不要拍打蜂巢。

     

    春季不防晒

    夏季哭唧唧

     

    春天的阳光虽然没有夏天火辣,但也不要小瞧,春游长时间待在户外,如果不做防晒,晒黑晒伤也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儿童,皮肤娇嫩,防晒工作必不可少。

     

    除了必备的防晒霜,也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防晒:

     

    ● 穿防晒衣、防晒帽:在选购时,要选择带有防晒标识的产品。

    尽量 不要在上午11点到下午3点在室外活动,这个时间段紫外线强烈。

    如果需要在室外野餐,最好选 在阴凉处,或者准备防晒伞。

     

    野餐虽好

    也要注意安全

     

    在绿草地上来一场野餐,再拍美美的照片上传社交网站,这大概就是过春天的仪式感吧。

     

     

    野餐虽好,但要注意安全。

     

    ● 餐前记得清洁手部,户外洗手不方便,可携带免洗洗手液或者酒精湿巾。

     

    ● 食物要分类存放,生熟分开,以免污染;食材最好在家就清洗干净,准备足够的纯净水;即便河水清澈,也可能含有杂质或者虫卵,不要用于烹饪。

     

    如果需要在户外烧烤,临走时一定要彻底 熄灭炭火。大人要督促孩子尽量远离烤炉,不要在烤炉附近打闹,以免打翻烤炉引发意外。

     

    ● 选择平坦的草地,避开坚硬的石头等危险物体,方便孩子玩耍。

     

    疫情当前,为了各自的安危,咱还是别乱跑了,家附近的小公园或者是市区郊外也是不错的选择,在外游玩要避免人群密集处噢~

     

    参考文献:
    [1]蒋琪霞.急性皮肤创伤快速处理方法[J].创伤外科杂志,2022,24(2):159-160,封3.DOI:10.3969/j.issn.1009-4237.2022.02.018.
    [2]侯姝林.蜂蛰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2):234-234.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72.215.
  • 究竟哪些人易患胃癌?

    1. 40 岁以上的男性
    40 岁以上的胃癌患者占胃癌总人数的 96% 以上,而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 2 倍多。
     
    2. 重口味的人
    尤其是习惯吃高盐、腌制、烟熏、特别烫的食物,或进食新鲜蔬菜较少者。
     
    3. 生活习惯不好的人
    比如长期吸烟、饮酒,不爱运动,肥胖等。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
    幽门螺杆菌是被全世界公认的头号胃癌致癌因子,据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39%的胃癌发病率。
     
    5. 胃有问题的人
    有胃癌癌前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做过胃部手术的人,或有胃癌癌前病变,如肠化生、异形增生(上皮内瘤变)。
     
    6. 家族有肿瘤疾病史的人
    在两三代直系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
     
    7. 有相关疾病的人
    比如恶性贫血,因为恶性贫血患者常常有萎缩性胃炎。
     
    8.出生在胃癌高发区,或在高发区生活过的人
    胃癌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不同卫生条件、不同身体状况都会有影响。但很多因素是可以预防的,尤其有胃癌家族史或本身有胃病者更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根除幽门螺杆菌,积极治疗胃病来防止胃癌的发生。对那些高危人群更应定期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胃癌的预后与诊断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超过90 %,而且部分早期胃癌可在胃镜下治愈!中晚期胃癌即使经过外科为主的综合性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
     
    但在我国,发现的胃癌极大多数为中晚期胃癌,早期胃癌发现率低于10%,远远低于日本的70%,韩国的55%。
     
    那么,怎样才能发现早期胃癌呢?
     
    过去,我国一直提倡重视器质性疾病的“报警症状和体征”:
     
    45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有消瘦、贫血、呕血、黑粪、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
     
    报警症状当然要重视!但早期胃癌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和体征,有症状者也是非特异性的,因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即使是进展期胃癌(中期)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上腹痛,可伴有早饱、纳差、体重减轻等,而上述症状也无特异性。等到出现报警症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了,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要从症状来诊断早期胃癌,确实很难!很难!而患者大都有症状时才就诊,因惧怕还不愿意做胃镜检查。作为就诊者,千万不要以“我能吃能喝,干嘛要做胃镜”这样的话拒绝胃镜检查。
     
    只有胃镜筛查,才能大大提高发现早期胃癌的机会。
     
    国内早期胃癌发现率低下,主要原因是国内缺乏早期胃癌筛查机制,民众胃镜接受率低下!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同样属于胃癌高发地区,但早期胃癌发现率很高,他们是这样做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日本在 40 岁以上人群中进行胃镜普查,早期胃癌检出率达到70%;韩国在 40 岁以上人群中进行胃镜筛查,胃癌早期检出率在 55% 左右。
     
    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经济条件不一,要广泛胃镜筛查确有难度。但现在胃癌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
     
    2017年最新发布的《国内幽门螺杆菌处理共识》明确指出: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5岁以上的人群就应做胃镜检查,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早期胃癌。
     
    国内胃癌高发,应重视胃镜检查!建议如下:
     
    1. 35岁以上,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应做胃镜检查;
     
    2.40 岁以上的人如果从未做过胃镜,即使幽门螺杆菌阴性,也应马上去检查一次;
     
    3. 如果检查没问题,自己也没症状,此后可 3~5 年复查 1 次胃镜;
     
    4.有家族肿瘤疾病史的人,要比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提前10年左右,做专业的肿瘤筛查,针对胃癌应做胃镜检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为45岁,那么在35岁时就应做第一次胃镜检查;
     
    5.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每 1~2 年复查 1 次胃镜;
     
    6. 病理活检证实伴有肠化生的患者,应每 年复查 1 次胃镜;
     
    7. 病理活检证实有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即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应 3~6 个月复查 1 次胃镜;
    8.病理活检证实有重度不典型增生(即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这已经是早期胃癌了,应立即内镜下治疗。

  • 点击查看
    å

  • 点击查看
    å

    风膜一般指风团,为荨麻疹症状,常用药物治疗,远离过敏原及做好生活护理。1.药物治疗:可以及时服用抗过敏药物,比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也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缓解瘙痒症状。2.远离过敏原:一般是接触过敏原引起,可以留意生活中的过敏物,比如花粉、灰尘、柳絮等,及时远离。3.生活护理:尽量不挠抓患处,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清淡营养,如皮肤症状比较明显,可以适当冷敷帮助皮肤收缩,缓解瘙痒症状。如果发现皮肤出现风团疑似荨麻疹,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谨遵医嘱用药。

  • 点击查看
    å

    贫血是血液科最为常见的疾病,当人体红细胞容量减少时就会出现贫血。它的病因也是多种多样,可能是饮食不当造成,也可能是骨髓造血不足引起,奕或者是红细胞在体内破坏过多或者慢性失血导致,总之,贫血的类型非常多,与多重疾病相关。

    一、那么该如何识别贫血的症状呢?

    贫血的症状与贫血的严重程度有关,轻度的贫血可能让你毫无察觉。贫血常见的常见如下:

    1.头痛

    2.眩晕

    3.全身疲乏无力

    4.眼睑结膜、嘴唇与全身皮肤苍白

    5.轻微运动则出汗多

    6.平时呼吸比较急促

    7.胸闷心悸

    贫血的症状比较多,是因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中,当红细胞数量下降时,会使机体呈现缺氧的症状。

    二、常见的贫血原因有哪些呢?

    最为常见的就是缺铁性贫血,大多数是由于是饮食摄入铁不足导致,这种贫血可以通过改变饮食(多吃肉类、动物内脏等)或者补充铁剂来治疗。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12也会导致贫血,同样可以通过补充剂来治疗。还有的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在体内破坏,称之为溶血性贫血。如果是骨髓的造血不足,也会导致贫血。有些女性病人因为月经过多或者其他妇科疾病导致长期的失血过多也容易造成贫血。

    贫血因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同样多种多样,如果您有贫血的症状,请及时医,寻求医疗帮助,找出贫血的病因,对因治疗才是正确之举。

     

     

     

  • 有一位年轻的女士在线上问诊平台联系到我,她是替家里人咨询肺结节的。我看到她发过来的CT报告,肺里面有6毫米的实性结节。她并没有提供电子版图像,只是把CT胶片拍摄发了过来。拍摄的不是特别清楚,所以我看不到肺结节的细节。我问她有没有电子图像,她说那家医院没有,我说如果在天津的话,可以带着片子过来找我当面看一看。她说距离比较远,可能不方便过来。

    她说当地医生看过片子,建议患者几个月之后再复查一下,她想了解一下这个肺结节需不需要治疗。6毫米的实性肺结节还是慎重点好,从报告看,继续观察也是可以的。看病还是比较严肃的事情,我随口一说不需要治疗,实际上并没有看到真实的片子,万一几个月后有问题的时候,家属就该说了,你不是说当时不需要治疗吗?怎么现在长大了呢?处于对患者负责任的角度,还是让我看到具体的片子为好。

  • 新冠病毒爆发至今已有近两年时间,尽管目前国内对疫情的控制形势不错,全民疫苗接种也在有序的推进中,但疫情却始终反反复复、此起彼伏,甚至在全球范围内的很多其他地区,新冠病毒依旧是一场冲击着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大灾害。目前,所见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同时,无症状感染者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1]。除了新冠病毒的高传染性和无症状的传播特点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影响并增加着人们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你知道都有哪些吗?

     

     

    一、肥胖

     

    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超重人群患新冠病毒重症风险为1.44倍,肥胖人群为1.97倍,而超重人群的死亡风险增加1.27倍,肥胖人群增加2.27倍,且新冠病毒疫苗对肥胖患者的疗效也可能因此而降低。这可能是因为超重或肥胖者的脂肪细胞中含有更多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新冠病毒可利用这种酶侵入人体细胞,而正常体重的人,脂肪细胞少,病毒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侵入人体。同时,肥胖会引起新陈代谢的变化、免疫力的下降,造成肺部抵抗力受损,降低肺功能。

     

    二、饮酒、吸烟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酒精会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如果是已经被感染的患者,饮酒会使病情变得更加严重。同时,有研究显示饮酒与一些传染性、非传染性的疾病有关,而这些疾病可能使一个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吸烟也会使新冠肺炎的风险增加,部分原因可能是一种酶的水平增加,而这种酶会使病毒更容易进入肺部。

     

    三、慢性疾病患者

     

    诸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长期患病破坏了他们机体的免疫力,不仅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且一旦感染,病情进展相对较快,重症率和死亡率都会更高。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低免疫力导致患者的呼吸道疾病迁延不愈,而长期低下的免疫力又使得机体更加容易遭受新冠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

     

     

    四、季节性特点

     

    除了热带地区,许多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在特定季节重复出现。研究表明,冠状病毒在温带地区表现出与流感类似的季节性,冬季流感的发病率较高,因为人们冬季里待在室内的时间较多,由此抑制了人体的免疫功能,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在冬季可能更具传染性。

     

    五、公共卫生防控措施

     

    不同呼吸道病毒之间的传播方式是相似的,所以防控措施是共通的,通过配戴口罩等个人防护设备、增加社交距离、改善卫生条件、减少室内聚集等做法能够减少新冠病毒的传播,也有助于减小季节性流感爆发的压力。

     

    此外,高龄、疫苗接种的时效性,甚至是饮食都有可能对感染新冠病毒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即使是在疫情被控制的当下,大家还是应该做好力所能及之事,如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等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传播地机会。

     

    参考文献
    [1]Anfinrud P.,斯塔德尼茨基 V.,Bax C.E.,和Bax A.,2020,视觉化语音生成的口服液液滴与激光散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doi:10,1056/NEJMc2007800
  • 我家宝宝前天开始突然咳嗽,有痰,还流青鼻涕,喉咙还有点发红。昨晚又出现了拉肚子和呕吐的症状,一晚上吐了4-5次,吃东西就会立刻吐,拉肚子一次,而且是稀黄色的。我赶紧带宝宝去了***互联网医院,医生助理张晓医生询问了宝宝的病情和相关病史,并告知我们接诊医生会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宝宝有验手指血,结果显示有细菌感染,医生开了头孢和祛痰下火的药。但宝宝因为吐的厉害,只吃了头孢,没怎么喂,体温倒是正常的。接诊医生在得知宝宝合并有胃肠炎后,建议暂时先禁食,如果吐的厉害可以吃一些促消化的药物,如健胃消食口服液等。医生已为宝宝开具了处方,包括口服补液盐和止泻的药物,我担心宝宝的病情会变得更严重,医生,请您帮忙开具处方或给予用药建议。经过医生的诊断和开药,我对***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和医生的专业素养感到非常满意,我已经预约了药品并准备按时用药,同时也提前预约了医生复诊。谢谢医生和***互联网医院的帮助和关心!

  • 最近,小明的孩子出现了排便困难的情况,拉出来全是硬块。他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耐心地询问了孩子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情况,并为他开具了详细的处方和用药建议。医生建议小明的孩子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同时多喝水,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医生还建议小明的孩子长期服用小麦纤维素,以帮助调节排便,预防便秘的发生。通过医生的专业指导,小明的孩子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调理,排便情况逐渐改善。

    在医生的指导下,小明的孩子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便秘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始终关注患者的细节,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给予了专业的建议和指导。通过医生的精心诊疗,小明的孩子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 我家孩子最近总是夜里频繁醒来,哭闹不止,还有大便里总是有粘液,甚至出现了血丝。我非常担心孩子的健康,于是决定在线上问诊,寻求医生的建议。

    经过一番等待,终于等到了医生的回复。医生助理向我详细询问了孩子的病情和治疗过程,我耐心地回答了所有问题,并将孩子的体重变化情况也告诉了助理。接着,助理告诉我,主治医生将在24小时内给我答复,我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又详细描述了孩子的病情和治疗经历,包括吃药情况、饮食调整等。我还上传了相关的检查结果和症状图片,希望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

    最终,医生给出了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他提到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导致的问题,建议母亲严格忌口,孩子可以适量服用一些调理药物。医生还给出了详细的饮食和用药建议,让我对接下来的治疗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整个问诊过程虽然是在线上进行的,但医生的耐心倾听和专业建议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温暖和关怀。我对孩子的健康问题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并对接下来的治疗充满了信心。

  • 我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最近一直有些不舒服,眨眼睛、挤眉毛、动嘴巴,甚至肩膀、手腕和下肢都在不自觉地抖动。妈妈带我去了欧乐堡玩过山车,可能是因为害怕,症状变得更加明显了。开学后,压力也越来越大,我有些担心这些症状会影响我的学习和生活。

    妈妈带我去过济南儿童医院,医生给开了一些药,但我忘记了具体是什么了。我听说硫必利可能有点用,但是医生说这种情况需要去医院看看。我在德州这边找到了一位医生,他说可以来找他,我想去看看他。希望医生能帮我找到治疗抽动症的最佳方案。

    医生助理说医生会更快地给我诊疗建议,让我对医生的专业感到很放心。问诊已经开始,希望医生能够帮助我尽快找到解决方案。

    服务已经结束,我对医生的专业能力和耐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果你有类似的症状,也可以尝试线上问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 我家宝宝最近生病了,发烧后竟然出现了大便有血的情况,让我非常担心。于是我决定在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宝宝的病情,让我感到很温暖。医生建议我给宝宝吃易消化的食物,并且告诉我可以继续给宝宝吃头孢。在我提出疑问时,医生也都一一进行了解答,让我感到非常放心。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决定给宝宝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零食,希望宝宝能够早日康复。我对医生的服务非常满意,感到非常感激。

  • 我家宝宝1个月半大,最近有点咳嗽、呛奶和鼻塞的情况。我们去了医院,检查报告显示是肺炎,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但我们很担心再次住院会继续打抗生素,对宝宝身体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通过互联网搜索,我找到了一个医生进行线上问诊。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宝宝的症状和病史,听完我的描述后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医生提醒我可以尝试药物雾化和海水喷鼻液喷喷鼻,同时建议家用雾化机器进行治疗。医生还详细解释了药物的用法用量,并告诉我可以观察宝宝的病情,如果情况没有好转再考虑住院治疗。

    我很感激医生的建议,感觉宝宝的情况有了解决的方向。通过线上问诊,我不仅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还得到了专业的治疗建议。我对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印象非常好,这种便捷的医疗方式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 我最近因为长期便秘的问题咨询了一位医生,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助理先是告诉我,医生可能需要了解我的病情,方便医生更快地给出诊疗建议,让我感谢您的配合。随后医生告诉我问诊已开始,本次问诊可持续2天。

    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情况,我说我长期便秘,总用纽特舒玛和福松,停药就拉粑粑费劲。并且我还提到过去曾在***医院检查,发现我对鸡蛋黄和牛奶过敏,所以现在基本都不怎么吃了。

    医生告诉我,鸡蛋黄和牛奶高度敏感的,是食物不耐受,不是过敏源检查。然后询问我孩子是否用过益生菌,以及是否使用过乳果糖。我回答说益生菌用过,乳果糖没用过。医生建议我可以用乳果糖口服液。

    我又问及关于福松的情况,问医生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或者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医生告诉我可以考虑做粪菌移植,对便秘效果不错。但我表示内蒙古离得太远了,又受疫情影响,不太方便。最后我询问医生是否可以给我开具处方或者用药建议。

    医生最终建议我可以继续吃我的药,并且可以换一种益生菌一起吃。最后医生告诉我问诊已结束,服务已结束。

  • 我在网上找了一家医院进行了问诊,医生很快就回复了我的消息。医生问了我孩子的病情并给出了建议,让我帮孩子敷眼药水。医生很耐心地和我沟通,让我觉得很放心。我按照医生的建议给孩子敷药,效果很好。医生还帮我开了处方,让我可以直接在网上预约药品。整个问诊过程非常方便快捷,让我省去了很多麻烦。非常感谢医生的专业建议和耐心沟通。

  • 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助理很快就了解了我的病情,方便医生更快地给我诊疗建议,让我觉得很贴心。问诊已开始,医生很快就与我联系,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我的。我向医生说明了我一直以来癫痫半年以上的情况,一直服用托吡酯胶囊和德巴金口服液。医生很快就给我开了处方,让我可以提前预约医生复诊,还给我发送了便捷复诊卡片,让我觉得很方便。处方已送达药师审核,医生给我发送了处方详情,告诉我可以一键预约药品,用药期间如有不适要及时线下就诊。我询问了医生关于我的病情,医生很耐心地给我解释了用药的事项,让我觉得很放心。最后,医生提醒我在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中的禁忌注意事项,如果无禁忌,没有过敏史,没有不适,可以使用医生开的药品。我向医生表达了我的担忧,医生也很耐心地给我解释了需要注意的事项。问诊结束后,我感到非常满意,服务也已经结束了。

  • 我家9岁的小孩最近总是在早上起床吃饭的时候咳嗽,还会随时发出哼哼的声音,让我们非常担心。经过线上问诊得知,可能是咽炎或鼻炎引起的抽动症状。医生建议我们尽快带孩子去耳鼻喉科进行详细检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医生助理非常耐心地询问了孩子的病史和症状,并承诺主治医生会在24小时内给出答复。这种贴心的服务让我们感到非常安心。

    孩子的抽动症状让我们非常困扰,但通过线上问诊,我们得到了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医生建议我们去耳鼻喉科做进一步的检查,这让我们对孩子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虽然不能直接开具精神心理科药物,但医生还是给予了非常详细的解释,并建议我们尽快就医,这种关心和贴心让我们感到非常感动。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