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刘杰
刘杰

副主任医师

汉滨区第一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尤其是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心血管内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哺乳期是女性生命中一个特殊时期,这个阶段不仅需要妈妈们关注自身健康,更要考虑宝宝的健康。许多哺乳期妈妈因为担心药物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而犹豫是否用药。那么,哺乳期血压高能吃药吗?本文将为您解答。哺乳期妈妈可以用药,但需要谨慎选择。降压药在乳汁中的分泌量不同,大部分药物多少都会进入乳汁。因此,哺乳期妈妈在用药时,应选择进入乳汁量低的药物。以下是一些哺乳期高血压妈妈可以使用的降压药:1. 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呋塞米等。这些药物可能减少乳汁分泌,甚至抑制泌乳。哺乳期妈妈在使用利尿剂时,应密切观察乳汁分泌情况。2. 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纳多洛尔等。这些药物在乳汁中的含量较低,哺乳期妈妈可以放心使用。但新生儿肝脏微粒体酶系统不成熟,可能发生药物蓄积,需密切观察。3. 甲基多巴:在乳汁中的浓度较低,但可能抑制催乳素的释放,导致乳汁减少。目前没有发现对新生儿有不良反应的报道。4. 利血平:可分泌到乳汁中,但已报道无有害作用。5. 卡托普利:在乳汁中的含量约为母亲的0.6%,哺乳期妈妈使用时应注意剂量,避免对胎儿和新生儿造成影响。6. 周围血管扩张剂:如肼屈嗪等。对婴儿无害,哺乳期妈妈可以放心使用。7. 钙离子拮抗剂:如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革等。维拉帕米被列为哺乳期可应用药物,但地尔硫革的安全性尚未确定。除了药物治疗,哺乳期高血压妈妈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2. 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 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4.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血管,如同人体内的一条条高速公路,承载着血液的运输,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血管堵塞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本文将为您揭秘血管堵塞的成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您守护血管健康。 一、血管堵塞的成因 1. 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导致血管堵塞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内壁会逐渐沉积脂质、胆固醇等物质,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 2. 高血压: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3. 高脂血症: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水平过高,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 4.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严重,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5. 吸烟、酗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痉挛,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酗酒则会损害肝脏,影响脂质代谢,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二、血管堵塞的危害 1. 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可能导致瘫痪、失语、昏迷等严重后果。 2. 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3. 肺栓塞: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胸痛、休克等严重后果。 4. 四肢血管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性静脉炎等,可能导致肢体疼痛、麻木、坏疽等严重后果。 三、预防血管堵塞的措施 1. 健康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 适量运动:坚持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管堵塞风险。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导致血管堵塞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是预防血管堵塞的有效措施。 4.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血管堵塞。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查,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疾病。 6.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有助于预防血管堵塞。 四、结语 血管健康关乎生命安全,预防血管堵塞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疾病,才能有效预防血管堵塞,远离疾病困扰。

  • 医学相关科普文章:如何预防高血压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水平。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疾病等多种严重疾病。 二、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那么患病风险会相应增加。 2. 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会导致血压升高。 3. 肥胖: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血压。 4.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血管逐渐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导致血压升高。 5. 疾病因素: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也可能导致高血压。 三、如何预防高血压? 1. 健康饮食:建议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2. 适量运动:坚持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建议戒烟限酒。 4.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5.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及时发现高血压。 四、总结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预防高血压需要从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等方面入手。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保护身体健康。

  •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更容易患上痴呆症。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患痴呆症的风险。 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可能与大脑中的炎症反应有关。流感病毒感染可以激活免疫反应,引发炎症,从而损伤大脑细胞,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而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病毒感染,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减少痴呆症的风险。 这项研究纳入了2000年至2012年间诊断为心力衰竭的20509名患者。其中,10797名患者接种了流感疫苗,而另外9712名患者没有接种。研究结果显示,接种流感疫苗的心力衰竭患者患痴呆症的风险降低了35%,接种三次以上疫苗的患者风险降低了55%。 研究还发现,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降低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患者患痴呆症的风险。对于70岁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降低44%的痴呆症风险;对于60-69岁的患者,风险降低26%。对于男性患者,风险降低40%;对于女性患者,风险降低31%。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心力衰竭患者患痴呆症的有效方法。建议所有心力衰竭患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痴呆症的风险。 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心力衰竭患者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以降低痴呆症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控制血压、血糖等慢性病,以减少对大脑的损害。 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早期发现痴呆症。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疾病。 总之,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心力衰竭患者患痴呆症的有效手段。同时,患者还应该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以降低痴呆症的风险。

  •   受访专家: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曾伟杰   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曾伟杰副主任医师接诊的心衰患者不计其数,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对自身疾病不够重视,发展成严重心衰甚至失去生命。每每想到这些,都十分痛心。因此,增进对心力衰竭这一疾病的了解非常必要。   要想搞清楚心力衰竭是怎么一回事,首先需要明白的就是心脏的功能。心脏如同人体泵血的动力源泉,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维持生命活动。如果心脏功能出现问题,无法正常泵血,就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当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血液无法顺利回流,就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出现心衰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乏力、呼吸困难、水肿等。严重时,还会引发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很多,包括心脏结构异常、心肌细胞损伤、心脏瓣膜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此外,糖尿病、高血压、肺栓塞等疾病也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   预防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患有相关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定期监测病情,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可帮助改善心脏功能,缓解症状。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体重、限制盐摄入、戒烟限酒等。手术治疗适用于部分患者,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再同步治疗等。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家庭医生的指导至关重要。家庭医生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