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影像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影像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怀集县人民医院影像科疾病推荐专家
广东肇庆市影像科疾病推荐专家
影像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判断有无内部损伤可以从症状、检查两方面进行。

    1.症状:如果患者摔伤后皮肤表面没有出现破裂、出血等不适的症状,此时可能是没有出现内脏损伤的情况。但建议患者及时使用清水冲洗伤口,并通过局部冰敷的方式来缓解局部不适的症状。

    2.检查:如果患者摔伤后出现严重的皮肤破损,并伴有疼痛、意识不清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比如CT检查、X线检查等,来确定是否存在内脏损伤等现象。由于摔伤后可能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并且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失血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血常规检查来判断是否存在内脏受损的情况。

    患者如果有任何疑虑或者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医生的检查和诊断来确定是否存在内部损伤。

  • 牙龈炎的联合用药方案主要包括局部用药、抗生素类药物和抗病毒药。1.局部用药:常用药物有碘甘油、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这些药物可以起到消炎杀菌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牙龈炎症反应。2.抗生素类:如果牙龈炎症状较重,除了局部涂抹药物外,还需要配合口服用药治疗,可以遵医嘱口服头孢克肟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类的药物,从而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3.抗病毒药:如果牙龈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比如病毒疱疹性龈口炎,可以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等进行抗病毒治疗。出现牙龈炎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检查后根据牙龈炎症程度和类别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利于病情恢复。

  • 点击查看
    å

    腕骨软骨病根据病程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等表现。

    1.早期: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腕疼痛,特别是在手腕背部伸直时,有明显疼痛感。在进行X线片检查时,X线片无明显变化。

    2.中期:中期,患者手腕疼痛明显加重,握力度降低,在X线检查时,发现月骨密度有所升高,骨小梁有不规则变化,但月骨形态正常。

    3.晚期:晚期,患者手腕可能会有明显的肿痛,疼痛可向前壁放射,腕背伸明显受限。在X线检查时,月骨受压变扁,骨密度明显不均匀。

    患者发生腕骨软骨病后建议及时就医诊治,进行X线等相关检查,明确病程,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建议下进行科学治疗。

  • 晒后胳膊上起小疙瘩可能是因为太阳照射后,局部出现过敏性反应,形成紫外线过敏而导致日光性皮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

    1.一般治疗:首先要注意脱离晒伤的环境,特别是外出的时候,需要做好防晒工作,如戴帽子或者打伞,也可以涂抹防晒霜。同时注意做好皮肤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小疙瘩出现破裂或破损的情况,可以采用生理盐水或凡士林浸透的纱布覆盖,可缓解不适。

    2.药物治疗:可以外涂炉甘石洗剂、锌霜等,可以起到收敛和止痒的作用,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还可口服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抗炎治疗。

    一旦晒后胳膊出现小疙瘩等异常表现,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点击查看
    å

    外耳道癌是一种相对较为严重的恶性肿瘤。应积极就医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持续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外耳道癌的发病可能与慢性炎症、外耳道损伤、长期紫外线照射等因素有关。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会出现耳痛、听力下降、耳道肿物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会出现耳鸣、耳聋等症状,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对于外耳道癌的治疗,需要通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用耳,以免引起耳部不适症状。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耳道清洁干燥,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确诊为外耳道癌,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 肝癌(这里主要指肝细胞癌)的治疗是针对不同分期合理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疗效最大化,使患者最终获益。肝癌的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消融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放射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等多种手段。
           
    作为非根治的肝癌局部治疗手段,什么情况下需要做TACE治疗呢?主要见于下列情况:
    1、不考虑外科手术的早中期肝癌(尤其富血供者),TACE联合消融或系统抗肿瘤治疗等;
    2、不能外科手术的早中期肝癌(尤其富血供者),TACE缩瘤或降期后外科切除、消融或肝移植等;
    3、CT平扫显示不清的小肝癌,TACE或TAE碘油标记病灶后消融;
    4、肝癌肝移植等待期的桥接治疗;
    5、肝癌破裂出血的止血治疗;
    6、肝癌伴肝动脉-门静脉瘘致门脉高压出血的堵瘘治疗;
    7、高危复发肝癌根治治疗后的辅助防复发治疗;
    8、肝癌伴门静脉癌栓(主干无栓塞、不全栓塞或完全栓塞但有代偿性侧枝循环形成)或下腔静脉癌栓,TACE联合系统抗肿瘤治疗、放疗等;
    9、肝癌伴肝外转移,TACE联合系统抗肿瘤治疗、放疗、消融、手术等。
           
    肝癌是否做TACE治疗需要专业医生来确定。

  • 脊髓损伤可能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肌力减退、平衡和协调问题、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呼吸异常等后遗症。

    1.运动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可以导致肢体运动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损伤的程度和位置决定受影响的运动范围和能力。

    2.感觉障碍:脊髓损伤可能导致感觉功能的丧失或减退,患者可能无法感受到触觉、温度、疼痛或位置信息。

    3.肌力减退:脊髓损伤可能导致肌肉无力或肌肉萎缩,使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感到困难。

    4.平衡和协调问题:脊髓损伤可能导致平衡和协调能力的丧失,使患者在行走、站立或保持身体姿势时感到困难。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可能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尿失禁、排便困难、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6.呼吸异常:严重的脊髓损伤可能影响呼吸肌肉的功能,导致呼吸困难或需要辅助呼吸设备。

    脊髓损伤后遗症比较多,但不是每个患者都会出现,具体的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治疗。

  • 大三阳患者总是失眠可能是由于精神因素、药物因素以及疾病本身因素等导致。

    1.精神因素:患有大三阳,出现焦虑、紧张、情绪不安等因素,加上过度关注睡眠本身的问题,产生焦虑,从而又加重失眠,导致长期失眠的存在。

    2.药物因素:某些大三阳药物会导致失眠,比如恩替卡韦。由于摄入之后机体的应激反应,服用后大脑皮层波动,影响到睡眠。

    3.疾病本身因素:乙肝大三阳患者会出现肝脏代谢,转化,合成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疼痛等,以上不适会导致睡眠受到影响。所以建议大三阳伴有失眠患者应该及时就医,完善检查,必要时配合医生治疗。

  • 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统称大肠癌)是恶性肿瘤家族中“天良未泯”的一种,因为发展迟缓、易于发现和预防,因此被医生们称为傻子癌;

    然而,就是这个傻子癌,却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每年有近20万生命被它无情吞噬!
    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表的数据,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死亡和发病排名中,结直肠癌分别列于第5和第3位,新发病例约40万,死亡近20万,几乎每半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结直肠癌。
    2020年9月16日,在第四届“国之名医”盛典上,“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的中期结果正式对外发布。该报告的统计数字实在令人痛心疾首,一起来了解一下。

    统计数字触目惊心,令人震惊——

    64%:超过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85%:85%的患者 不知道怎么筛查结直肠癌;
    97%:97%的结直肠癌患病前未做过肠镜;
    85.8%:85.8%的被调查患者首次就诊原因是发现便血、严重腹泻或腹痛等进展期症状;
    7.3%:7.3%的患者是在诊治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
    6.9%:仅6.9%是主动体检时发现;
    83%:首次确诊时,83%的结直肠癌患者都处于中晚期,且44%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
    透过这些令人震惊不已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
    并非肠癌太过猖獗,而是我们没有足够重视。实际上,原因非常简单,缺少一次肠镜检查!
    世所公认,结直肠癌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在早期发现也是很容易治疗的癌症,早期肠癌的治愈率>90%;极早期的粘膜内癌,几乎可100%治愈。
    而晚期的5年存活率在20%以下。
    结直肠癌是最好预防的癌症
    专家们戏称结直肠癌是“傻子癌”,是最好预防的癌症。
    结直肠癌的发病套路非常简单,超过90%的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慢慢发展而来。
    从正常肠黏膜、到长出息肉,大约需要10-30年;从息肉到变成肠癌,一般需要5-15年时间,因为个体差异不同,有的可需要数十年时间。
    从息肉到肠癌形成的这段时间,平均有10年时间;
    在这三千多天里,哪怕你有一天想起来做个肠镜检查,就能发现并干掉这个息肉,那么肠癌的隐患就消除了。
    真这么简单吗?是的,就这么简单。
    因为肠息肉是突出于肠壁的肉疙瘩,在肠镜下非常容易看见,对于小的息肉,在肠镜检查时候就可以简单粗暴地夹掉;对于较大的、数目多的、性质无法判定的,可以择期进行内镜下切除术。
    此后,只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就可以了。这样做,基本上就能免于肠癌上身。
    发现癌前疾病和早期肠癌,肠镜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
    由于肠道是一个空腔器官,目前其他的检查手段,比如CT、彩超、核磁等,都缺乏敏感性;难以发现早期肠癌,对于肠癌的前身——肠息肉,更是无能为力;
    等到CT能发现的时候,往往是中晚期了;
    消化道钡餐虽然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然而,对于粘膜面的观察,钡餐造影远不如胃肠镜清晰,也同样无法对病变进行活检或治疗,所以钡餐造影也是无法取代肠镜的。
    肿瘤标志物由于较差的敏感性,不能作为肠癌筛查的主要手段;
    肠镜检查是最直观的检查,它是一个带有高清摄像头的管子,进到我们的肠道后,就比如我们走进一个房间,可以全方位地仔细观察地板、墙壁、天花板等处的瑕疵;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可以取点活检拿到显微镜下看看性质;
    还能对息肉、早癌等进行切除。
    什么时候开始做肠镜?
    对于毫无症状的普通人群,我国指南建议是50岁开始做肠镜检查;美国建议是45岁;前几天又有专家建议修改我国指南,也建议45岁开始检查;
    实际上,在这方面,战斗在肠镜检查一线的基层内镜医生最有发言权;
    绝大多数的内镜医生都建议不能大于40岁!因为近几年肠癌年轻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二三十岁患上肠癌的也不在少数;
    因此,安全起见,还是建议40岁前无症状做第一次肠镜,此后根据首次检查情况决定复查的频率。
    但是对于高危人群则需要提前5-10年做第一次胃肠镜;出现症状者,则不分年龄,立即肠镜及相关检查:
    什么是高危人群呢?
    ①大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35岁者;
    ②有肠道症状的人群。如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潜血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未能发现病变者,还有排便异常如慢性腹泻或长期进行性便秘的人群;
    ③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
    ④炎症性肠病(克罗恩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药物治疗后者;
    ⑤大肠癌或息肉手术后或内镜治疗后者;
    ⑥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
    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肠癌早期没症状
    肠息肉几乎没有症状,只有个别大的大的才可能有腹痛便血的情况;
    早期肠癌也是如此;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我没症状做什么肠镜?结果就耽误了。
    就像这个调查报告所说的那样,85.8%的患者是发现便血、严重腹泻或腹痛等症状才去检查的,结果一查就是进展期或者晚期;
    只有约不到7%的肠癌患者,是无症状时候去体检发现的;
    我还看过另一组数据,我国的大肠癌只有15%是早期癌,而这些人大多是无症状体检才发现的;
    因此:无症状体检才是真正的体检,有症状去检查,那就是诊断性检查了。
    多久做一次肠镜合适?
    一般来说,首次做肠镜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或者只有个别炎症性息肉,5-10年再做下一次即可;
    如果发现问题;或者有显著症状,就要根据情况进行复查;
    一般来说,单个良性大肠息肉摘除术后,刚开始每年需复查一次大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复查一次大肠镜;
    多个良性大肠息肉,为保险起见,还是要每年做一次大肠镜检查;
    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病人可2~3年随访1次;
    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有上皮内瘤变的,病人随访时间要适当缩短,一般为6个月~1年;
    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瘤变和锯齿状腺瘤容易复发和癌变,应当在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复查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6个月~1年。
    有家族史的,要根据病理结果,遵医嘱进行更为频繁的复查和监测。
    小结
    1、大肠癌90%起源于肠息肉,40岁前做第一次肠镜,发现切掉,就能免于患癌;肠镜检查,既是预防手段,又是治疗手段;
    2、肠息肉、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烟酒、遗传、久坐、肥胖、缺乏锻炼、炎症性肠病等因素相关,在生活上要多改掉不良习惯、摄入新鲜蔬果,适度锻炼等等;但也不能完全避免;因此及时肠镜检查最为保险;
    3、早期肠癌可以治愈;
    4、没有任何检查能够替代肠镜;
    5、肠镜检查不再痛苦,可以选择无痛肠镜。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